第 181 章:第 181 章

沈间知道自己穷学生的生涯不知道还要过多久,这次他回去心里已经有了想法,所以也没有拒绝肖敏这次给他的钱。

虽然肖敏也多次跟他说,自己在京市买的房子升值了不少,这些钱就当是给他的分红,但是他还是不能心安理得的拿着这些钱,他知道京市的那栋四合院还会继续升值,在多年以后甚至成为有钱都买不到的东西,但是这又怎样呢,这些都不是自己的。

他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挣到第一桶金,这对他来说非常重要!

“刚好到了饭点,我请你们两个去搓一顿好的,地点你们两挑选,我有正事跟你们商量——”

“好事情?”

“赚钱的小项目,你做家教也赚不到钱,咱们做个小项目怎么样?”

半个月后,一批小型的充电电风扇在京市上市,迅速的就取得了市民的青睐,三十元的售价,相对于一百多块钱的电风扇来说简直是便宜极了。

这个小技术是沈间上辈子做过的一个充电项目的技术,他也是穿越过来以后发现,自己竟然带了一个金手指,把他上辈子做过的所有的小项目的技术材料,都牢牢的记在心里。

王爱民和郑敏是机电自动化专业的人才,电机方面他有着很深的研究,这一点能用的上他们帮忙。三个顶尖的技术人才,就因为缺钱,找了个地下室和代工厂,把第一批一百个电风扇给加工了出来。

原本沈间都做好了血本无归的准备,没有想到第一批电风扇很快就销售一空。

“卖完了,这才多久就卖完了,真是让人不能相信!”

“别兴奋,如果只产了一百台,其实咱们还是亏损的。”量产开模的价格并不低,尽管沈间找了关系,但是第一批投入就上了万元,所有的产品只有等到量产后期才能赢来收益。

这笔钱是他打了借条找肖敏借过来的。

“现在是八月份,还是京市的旅游旺季,我找工厂加单做了一千台。”沈间挺自信的说道。

“一千台!”王爱民跟郑敏觉得特别惊讶,一千台如果都能卖完,就是三万块钱的销售额,不光是开模费用能够出来,还能大赚一笔,但是他们怀疑一千台是不是真的有这么好卖。

扣除现在的开模成本,零售渠道的佣金成本,加上批次产的量太少,加工成本的问题,一千二百台以内才能回本。

沈间的这次量产,是要奔着回本去的。

“你觉得一千台多吗?”沈间轻描淡写的问。

“你觉得不多吗,别看头一百台卖的好,后面还真不一定好了,京市到了八月中旬就没有这么热了。”

“没有关系,你们继续优化电机,我这里安排量产和联系销售渠道,其他的事情你们不用担心,按照我们之前的约定,成本和风险我摊,你们两个负责技术,到时候盘点利润,一成的利润给你们拿去分红。”

“沈间,虽然我也想要赚钱,但是也不想你担这么大的风险,这个技术咱们再优化一下,以后做别的项目也可以啊。”

“咱们这个技术成不成熟你能不知道,能做小风扇,但是大风扇的量产需要的技术难度更高,咱们做的小商品是无证商品,能赚一点算一点,到了九月份,这种风扇就彻底没有了销路,咱们现在要的是赚快钱,你相信我,我一定会用这段时间赚到一笔大钱的。”

沈间的风格向来不是什么稳打稳扎的类型,他有信心这批风扇不会出太多的问题,那是他从几十年以后带回来的成熟技术,但是电机技术并不是很成熟,对比一些已经拥有成熟电机技术的风扇厂来说,他们三个人做的这些东西,就跟玩具一样的可笑,也非常容易模仿,等到了明年,满大街说不定都是这种小风扇。

沈间的这种态度让两位同学很担心,不过这个项目他才是**oss,其他两位虽然有意见,但是也知道自己的意见不做主导。

反正暑假是没事情做的,做家教也好做兼职也好,两个人的时间排的并不是很开,对比一些奇葩的学生家长,在实验室做技术研究,哪怕是没有收益,他们也愿意钻研这些东西。

他们担心的是沈间的投入太大,得不到回报而已。

这些同学对比几十年以后的工作伙伴,其实要单纯很多,这些学子都是从山里面好不容易考到这所高校,他们还从没有见到过上万元,一听到沈间投入这么多,瞬间就被吓到了。

他们都知道沈间是从小地方来京市读书的,谁都不知道其实沈间家里的养父母的背景竟然这么深。

“别担心,每年暑假来京市旅游的人数超过五十万人次,来这里旅游的也不差这点钱。”前世他就是精明的商人,这辈子他更是跟着从小本钱买卖做起来的肖敏陈小军长大的,深刻的意识到市场跟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三十块钱诚然是很多了,很多小城市的保姆一个月的工资也才百来块钱,但是不要忘记了,在这个年代,电器类的商品都不便宜,不少人怀念的七八十年代的物价,可不包括这个年代的电子产品,后世几块钱能买到的电子手表,放在这个时候要几十块钱一块,对比机械表的价格,几十块钱在普通人眼里那还是便宜的。

所以沈间很有自信,这批风扇很好卖掉,而且他针对的就是来京市旅游的游客。

这个时候的风扇做的其实挺不成熟,充满电能吹的时间不过也就是一个小时,但是胜在这个从没有出现过的理念,一旦出现在街头,

试想想,这玩意儿只有京市能够买得到,也就成为来一趟京市必须要带回老家的“特产”之一了。

这一千台很快就在京市销售一空,很快就开始了下两千台的量产。

哪怕到了八月底,京市天气都不热了,不少游客还去火车站和景区附近的小店问,有没有这种小电扇带回去。

“大爷,我们也是南方城市的,您看看有没有这种小风扇,给我弄两台,我们这不都要走了,下次来京市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真没有了,我要是能弄到货我能跟自己过不去嘛。”

景区卖冰棍的大爷也帮着卖这种小风扇,进货渠道未知,审批渠道未知的东西,但是在这个年代并不鲜见,刚开始沈间只是把这种小风扇放在景区外面以“寄卖”的形式跟零售商合作,第一批迅速卖完以后,就需要这些店家囤货。

一台小风扇的利润非常可观,可以赚到五元钱,这一天卖汽水卖折扇的也不知道要卖掉多少才能有五块钱,所以在寄卖的阶段,报刊亭和零售摊点的大爷大妈们就费力去推销这种小风扇。

等到市场跟口碑做起来了,需要大量进货的时候,沈间就不会再给他们赊账了。

囤货需要成本,小商贩们就不敢多进货,也就造成了现在这种一货难求的现象。

消费者有这种“真香”定律,出门的时候明明跟自己说千万别买特产的,结果现在跑去求大爷能不能找几个货源出来。

就这样带着遗憾回去的全国各地的旅客不知道有多少,不少人都是带着钱到处问,但是买不到这种小风扇只能失望而归,谁叫这批风扇总共量产了才三千台呢。

三千台过后,沈间决定再优化一下电机跟充电技术,他初步赚钱的目标也已经实现了。

“我盘点了一下利润,撇开开模费用,材料加工成本,还有零售商的利润,到手里的利润也并不是很可观。”

“这个你也不用专门跟我们讲,大家本来也是说好了做一做技术研究,你给我们的技术资料也很好,就当是工钱也说得过去了。”

这些学生也真是太单纯了,沈间只是觉得没有达到他自己的预期而已,本身这个产品技术其实是很成熟的,他还想再优化一下,所以就没有大批量的量产。

但是钱是有赚的啊同学!

沈间有些无奈“我没有说我没赚到钱,只是没有到达预期。”

郑敏无奈的摆摆手“其实也没有关系的了,咱们做这个项目自己也是有收获的——”

突然好像觉悟了什么“你说什么啊沈间,真的有赚到钱吗?”网,网,大家记得收藏或牢记, .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