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先将临海市将来打算怎么发展规划写好,然后再根据对未来展望‘合理’安排火车站位置。
要在一个市内安排五个火车站,不可避免就得考虑五个火车站之间如何连通问题,叶知秋脑子里闹出了一个词——轨道交通。
要知道轨道交通可是在一八六三年就出现了,那时候日已落帝国在伦敦修建了第一条地铁线,而现在一百年过去,国内才开始修建铁路。
等到了国内需要修轨道交通时候,高楼大厦都已经盖了起来,到时候建设轨道交通难度更大,好多地方都得推倒重建,挖坑坑洼洼。
倒不如一开始就将轨道交通路线给规划好,还有就是召集工农兵大学机械系内那些专家学者开始研究轨道交通建设。
要是哪里发现需要请外援,就赶紧趁现在风头还没完全紧下来去请,可别等到时候紧箍咒都带上了再去挖人,那就有些逆天而行了。
-------------------------------------
叶知秋回家仔细盘点了一下可能会影响后世关键技术,尤其是那几种将在未来占据主导地位技术,都写在了小本本上。
如今已经进了深秋,她这个冬天打算在家好好陪陪孩子,不出去走动了,等来年春天再出去走走,看能不能再寻摸到一些人才。
在临海市内建设轨道交通事情已经安排了下去,工农兵大学机械系那边专家学者们已经开始着手研究,叶知秋让他们举荐一些国内知名专家,最好是能将那些人给喊来,机械系那边专家教授们都挺高兴。
他们中很多人都见识过外界那对于读书人至暗时刻,说不害怕都是假。幸运是,他们遇到了叶知秋,来到了临海市这一座避风港,不仅让他们免受那种种折辱,保住了尊严,还给他们提供了十分不错生活,能让他们安心待在自己最喜欢实验室中搞研究。
若是能帮自己老朋友一把,工农兵大学中很多专家学者都愿意。
一通通电话拨了出去,很多原先还不打算背井离乡专家学者都动摇了,经过了一宿天人交战后,最终还是决定前往临海市避难。
底下人一举一动,上层负责监察领导都看得清清楚楚,他有些忧心临海市会崩盘,由红转蓝再转绿,赶紧去请示大领导。
大领导心态相当稳,他眉目含笑,“放心吧,是好事。临海市那夫妻俩可小心得很,两年来,他们搞了那么多事,哪件违规了?如果真有那些背景不干净,目不纯粹人,都不用我们动手,他们夫妻俩发现之后肯定就揪出来了,绝对不会让少数人害了临海市。”
“而且啊……坏分子确实有,但我们也不能一杆子打死所有人,给这些人一条活路吧,未来能发展到哪里,关键技术都得仰仗这些人。哪怕真有坏分子伪装好,潜入到了临海市,就那夫妻俩德行,好吃好喝供着你,条件是你得给我没日没夜搞研究,和剥削这些人有什么区别?对于一心治学学究,这种心无旁骛日子再好不过,可若是对于心底不太干净人,这种日子比坐牢还累。”
“先是避震技术,最近好像又搞什么地下铁路……我有一个预感,临海市会给我们更大惊喜。”:,,,</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