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必须有箭羽,箭羽为翎羽,越硬越好,譬如雕翎、鹰翎,但落雁堂‘走量’的羽箭,最高档的箭羽用的是鹅毛。
若买家看不上眼,可以买了箭镞、箭杆,自己找来更好的箭羽制箭。
或者提供好箭羽,找落雁堂代工也行。
当然,若只是买来用于打猎、练习,落雁堂的鸡毛鸭毛箭也是堪用的,还便宜。
毕竟打仗时,小兵们用的箭可都是便宜的鸡毛鸭毛箭,他们在战场上射箭,多为抛射,对箭没那么多讲究。
落雁堂以及其他几家邸店,专门做弓和箭的买卖,因为弓箭不是违禁之物,所以官府允许他们经营,甚至鼓励这一行业的发展。
所以顾客上门购买箭矢,不需要担心什么。
因为几家店都有水力作场,可大批量制作各种箭镞、箭杆,物美价廉,所以吸引了大量商贾前来进货,然后贩卖各地。
而寒山城居住着大量官吏、军人,又有各地豪杰云集,这些人私下里无论是打猎、博射、练习射箭,对于箭矢的需求都很大。
但官办作场制作的箭矢要入库、发放给军队使用,不对外销售,那么私人用途的箭,就只能找制箭工匠订做。
所以几家店的生意一直红火,名声传开之后,外地商贾也来这里买箭镞、箭杆。
图的就是量大、物美价廉。
这些箭镞、箭杆被当做半成品外销,由最后的买家自行制作成羽箭,只有做到物美价廉,这些半成品才会有销路。
“你们这的箭镞、箭杆,真是做的不错,还便宜...”
那顾客反复打量着箭杆和箭镞,赞不绝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就像同一个模子刻出来一般。”
“箭杆一千支起订,不怕忙不过来么?”
“小店吃的是这碗饭,当然忙得过来。”
吕二又自夸了一番,“一不留神”,透露了生产能力:“原料足的话,一昼夜,本店就能做木箭杆四千支。”
“四千支?这不能吧,木箭杆干燥后容易弯,所以还得调直,这得一根根来,你们怎么做得到?”
“本店有水力作场嘛,用水力机械批量调直箭杆,省时省力。”
“原来如此...”顾客点点头,下了决心:“我订五千支木箭杆,三日后,能交货否?”
吴二闻言有些为难:“若是往日,没问题,只是如今不巧,小店接了个大订单,怕是要过五日才能交货。”
“大订单?”顾客有些好奇。
“是,公廨的订单,不光小店有,别家也有,虽然造价给钱,但也算是官役,谁敢耽搁?”
顾客又问:“公廨不是有自己的作场么?如何会向你们下订单?”
“这不眼见着就要入冬了,万一北虏来犯,可不是要打仗?再说,南边...”
吴二的声音小了些:“南边京城,重阳节时出了些事情,谁知道会不会乱起来。”
重阳节那天,皇帝遇刺身亡,皇太子病重,这消息已经传开了,所以顾客并不意外。
看样子,徐州公廨在备战,防止齐国趁火打劫,因为需要的箭矢较多,所以向民办作场下订单订箭救急。
不过他不急,等得起:“无妨,五日就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