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作战,着甲得有强健体魄和体力,挥舞兵器得有强健的腕力、臂力、腰力,所以兵卒的力量和体力,是打胜仗的保证。
李笠决定强化力量、体力训练,办法就是按照相对科学的锻炼方法,实行简单有效的持续锻炼。
练四肢,练背部肌肉,练腰部肌肉,再练体力、心肺。
虽然未必能把人练成大块头的肌肉男,但强健的体魄、有力的双臂、肩膀和腰,就是成为精兵的先决条件。
力量有了保证,再练习技巧,通过对练把力量和技巧结合起来,无论使用的是长矛、刀盾还是弓箭,都能发挥出巨大的威力。
但高强度训练后,兵卒们一定要吃好,否则练不起来。
因为高强度训练的前提,是有充分的伙食(包括肉食、盐)供应,若只有训练强度,没有饮食保障,兵卒们只会被练垮,而不是练成肌肉男。
。。。。。。
中午,食堂,排队打饭的人在各个橱窗面前排成长龙,准备大快朵颐。
他们都已经进行了力量、体力训练,洗了个澡,拎着小木桶就来打饭。
之所以说是用小木桶打饭,是因为食量很大。
二十来岁的小伙,本来就是好胃口的年纪,加上军营里每日的大强度训练,消耗很大,胃口当然更大。
来到橱窗前,把桶一放,瞪大眼睛,看着掌勺大娘用专用饭勺往桶里倒饭,目不转睛,生怕有米粒掉出去。
还得照例在饭上倒一勺美味汤汁,然后再看着掌勺大娘往桶里倒鱼丸。
鱼丸制作时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盐,所以是咸的,一共十个,一个都不能少,也不能有破损。
接着是一个鸡蛋,然后是两块鱼鲊,以及腌制的腌菜一勺。
如此,小木桶装满,转到一旁矩形“餐桌”边,坐在高脚坐具“木凳”上,就可以开动了。
当然,吃惯面食、吃不惯米的人,可以选择一个个硕大的“馒头”,或者各类面食。
角落,一个四人餐桌处,身着戎服的李笠默默坐着,毫不起眼。
他看着眼前的小木桶,又看看四周就坐的小伙,觉得有些尴尬:我又没锻炼、消耗,整一木桶饭菜,可不得吃撑?
浪费粮食可耻,这是军营里的口号,还是李笠亲自拟定的口号,所以他还是拿起筷子,慢慢吃起来。
食堂的大厅很大,如同大棚,所以一起用餐的人很多,李笠时不时张望,见用餐的兵卒一个个吃得津津有味,愈发觉得自己要是剩饭菜就是作孽。
当然,照着兵卒们这种胃口,军营的伙食开销可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足以把一般的州军府给吃垮。
也就只有善于经营产业的李笠,能给徐州军府凑够伙食费,让将士们在保持高强度训练的同时,能够吃饱喝足。
将士们每日训练之余,可以快速恢复体力,确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长肉。
力量训练,其实就是“增肌”,要“增肌”就得确保蛋白质的充分摄入,也就是要吃奶、肉、蛋(动物蛋白),或者豆类、豆制品(植物蛋白)。
这在后世实现起来不算难,但在这时代,很难。
有时候,花钱都买不到充足的肉,甚至连食用油都不好买,不过这难不倒李笠,因为他已经组织人手养鱼、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