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025

贺知非跟着大爷他们去了那个小木屋,他发现小木屋旁边放了不少东西,缺口的锅碗瓢盆和瓶瓶罐罐、瘸了腿的椅子或者桌子、废旧的报纸和书籍、铁丝和铁片,还有一些破破烂烂的录音机和电风扇。

“这些都是我们老两口捡到的,觉得还能用的东西,你看看你要哪个。”这小伙子长得这么俊,手里也有钱,不去供销社买东西,怎么跑到他这里买东西,真是奇怪。

“大爷,那我慢慢看了。”

“看吧。”大爷坐在一旁,一边抽着旱烟,一边注意着贺知非的动作。

老奶奶看了一眼后,就没有再看了,回到垃圾堆前,继续翻找能用的东西。

“大爷,您捆好的这一堆书,我能打开看看吗?”贺知非第一个目标就是看书。

“可以,你打开吧。”大爷心想原来是来买书的啊。他捡到的书,是要比书店里卖得便宜。

贺知非解开绳子,一本本地认真查看,发现有不少教科书,从小学到初中的教科书,当然这些书都有些破破烂烂。还有不少杂志,比如说《故事会》、《读者文摘》、《知音》、《今古传奇》等,这些杂志不是破破烂烂,就是缺页。

翻到后面,贺知非发现了宝藏,有几本纸页泛黄的古书和孤本。这几本古书,有的是民国时期,有的是清末的。在这里面居然有一本《石头记》,但是却破破烂烂,好多字都看不清楚了。不过,这对贺知非来说无异于是一本宝书。除了《石头记》,还有一本是医书。准确来说是一本中医手札,里面记载都是病例,以及开的药方。

这本医书手札里,有记载着日期,是清末民初时的。贺知非上辈子虽然是一名外科医生,但是他外公精通中医,在外公的影响下,他对中医也有些了解。他稍微看了下这本手札,被里面记载的药方惊到了,因为这里面写下来的药方都非常厉害。

贺知非仔细地看了几列病例和药方后,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他猜想这位记载药方和病例的大夫,一定是当年非常有名的大夫。

这本手札虽然很是破破烂烂,但是里面的内容大部分没有破损,只有小部分丢失了。

贺知非发现两本孤本,一本是《马经》,一本是《永乐大典》。

这两本孤本非常破,不仅纸张损坏了,而且里面记载的内容都是残缺不堪的。

看到这两本孤本,贺知非激动地手在微微发抖。深呼吸好几次,他才让自己冷静下来,小心翼翼地翻开《永乐大典》。

这本《永乐大典》的书皮是明黄色,但是因为历经沉浮,封面的明黄色变成褐色。“永乐大典”四个字也是缺胳膊少腿,在这四个字下面,应该有记录是多少卷,但是也被破坏,看不清具体是哪一卷。

后世收藏的《永乐大典》也是缺东少西的,并不是完整的。据后世的统计,现存的《永乐大典》只有八百余卷,而且还散落在世界各地。——选自度娘

贺知非不知道他手中这本《永乐大典》是哪一卷内容,小心翼翼地打开后,里面的字不是被水渍弄模糊了,就是缺胳膊少腿。他翻了几页,东拼西凑地看了下内容,大致猜测到这本《永乐大典》记载地是阴阳术的内容。

这本书损坏的太严重,想要修复好不容易。贺知非想着以后去了帝都,就把这本《永乐大典》捐赠给故宫博物院,让故宫里专门修复书画的老师修复这本残缺不堪的《永乐大典》吧。

贺知非没想到会在平安县这么小的县城,找到几本价值连城的古书和孤本。看来,他的运气不错,让他捡漏到《马经》和《永乐大典》。

“大爷,这几本书,您是在哪里收到的啊?”既然有《马经》和《永乐大典》,那肯定还有其他的古书或者孤本。

大爷的记性不错,“这一摞书都是我在县城里收的,你想要就全部卖给你,你给我一毛五分钱就行了。”当时大爷花了一毛钱把这些书收回来的,现在就贵五分钱卖给贺知非。

一毛五分钱!

这个价格惊得贺知非倒抽一口冷气,他现在非常理解当时外公的心情了,这简直……

“好,这些书我全部买了。”这堆书里面,正好有小学到初中的教科书,买回去给小五他们看看。“大爷,您这里还有书吗?”

“暂时没有了,不过你还想要书的话,我可以再去收一些。”

大爷的这句话让贺知非有了主意,“大爷,我跟您商量一件事情,您每天都去收这些旧书,到时候我用一倍的价钱给您买,您觉得怎么样?”

这是个赚钱的买卖,大爷当然非常愿意,“小伙子,说话算话?”

“说话算话。大爷不止书,还有其他的东西……”贺知非跟大爷说了说,让他平时除了去收书,还有瓷器、书画、铁铜器,还有一些坏掉的家电等东西。到时候收回来,他全部以多一倍的价格买回来。

贺知非跟大爷说了他在平安高中读书,以及他家在县城的地址。大爷要是怕他骗人,可以直接去学校或者他家找他。

大爷一听这话,心里登时就放心了,二话不说地就答应帮贺知非收破烂。

跟大爷说好收破烂的事情后,贺知非继续在大爷的这些破烂中找宝贝。

在大爷收回来的一些瓶瓶罐罐中,还真的被他找了几件宝贝。一个明朝时期的花瓶,一个是清雍正时期的碗,还有一个是清康熙年间的烧香的炉子。

虽然这三样东西都残破了,但是还都是宝贝,在过几十年,这三样东西,每一样东西都能卖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贺知非又在大爷一堆破铜烂铁里的破烂中,买了几个坏掉的半导体的收音机、台扇,还有一辆只剩下架子的单杠自行车。

他又在大爷那里找到了不少小零件,七七八八地买了一堆东西。

买的东西太多了,贺知非拿不回去,只好请大爷用推车把他买的这些东西送回家。顺便,让大爷看看他家在哪里。

大爷听到贺知非这么说,心里相信这个小伙子可靠。

在回家的路上,贺知非又跟大爷说了下,以后具体要收什么东西,特别强调要收古老破旧的东西。

“大爷,您到时候收的时候就多嘴问一问人家家里有没有老旧的东西。有的话,您就把这家人的地址记住,到时候您跟我说,我亲自来这家看看。”

大爷听着贺知非的叮嘱,点点头说:“好,到时候我跟你说。”

“大爷,我家就住在这了,到时候您收到东西就直接给我送来。”

大爷见贺知非住在两层小楼里,心里自然是吃惊的,不过想到贺知非长得跟城里孩子一样,也就没有那么惊讶的。

贺知是瞧着贺知非带回来一个老大爷,这个老大爷推着一辆车,车里放了一堆东西。

“二娃子,你这是……”

“大哥,待会再跟你说。”贺知非帮着大爷把推车里的一堆东西给拿了出来,“大爷,您喝口茶再走。”

大爷摆摆手:“不了,我来的之前在家喝过茶了,我现在就回去收破烂,明天早上给你送来。”回来的路上,贺知非跟大爷说了下,他从下午三点开始就不在家,让大爷第二天把前一天收到的东西给送来。

无论贺知非怎么挽留,大爷就是不留下来喝茶,推着他的推车回去了。

“二娃子,刚刚的大爷是谁?”

“收破烂的孙大爷,我在他那里买了些东西。”

贺知是看着院子摆放着一堆破烂,一脸困惑地问道:“二娃子,你买这些东西做什么?”

“大哥,你看它们是破烂,但是在我眼里,它们可是好东西。”贺知非拿起一个坏掉的收音机对贺知是说道,“这个坏掉的收音机,我修一修就能修好,到时候就能拿出去卖。”

“二娃子,你会修收音机啊?”

“会修一点,除了收音机,电风扇和电视机之类的家电,我都会修一点。”贺知非会修家电什么的,也是上辈子自学成才的。他的动手能力本来就强,再加上头脑聪明,稍微琢磨一下就能明白。“这一台台扇,你现在看它破破烂烂,等我把它修好,能卖三四十块钱。”

一听能卖三四十块钱,贺知是惊得张大着嘴巴,感叹道:“二娃子,你太厉害了!”

“这些破烂能变废为宝拿去卖钱。”

贺知是一脸崇拜地看着贺知非:“二娃子,你真的是太厉害,太了不起了!”

“等我洗好澡再弄这些东西,何爷爷那边把水烧好了吗?”去了一趟垃圾场,贺知非觉得他身上更痒了。

“何爷爷正在烧,快要烧好了。”

“行,我回房间收拾衣服,大哥你也收拾衣服,我们兄弟俩一起洗。”

“好。”

回到房间,贺知非把捡漏到几本古书和孤本,小心翼翼地从帆布包里拿出来放在床头柜的抽屉里。

等买一个好一点的皮箱,专门存放这些古书和孤本,毕竟这些都是宝贝,得好好地藏着。

兄弟俩收拾好衣服,就去了何大爷家。

何大爷刚好把一大锅的水烧开了,“我刚刚拎了一桶冷水进去,你们要是觉得烫,就加一点冷水。”

“谢谢何爷爷。”

“客气啥子,水要是冷了,你们就叫一声,我过来给锅里加几把火。”

“好。”

小澡堂子容纳贺知非兄弟俩是绰绰有余的,贺知是让贺知非先下锅里去洗,他暂时坐在锅边上洗。

虽然锅大,但是只能容下一个人,做两个人就有些挤了。

外面零下十几度,但是密封的小澡堂子却非常暖和,甚至有些热。

贺知非泡澡热水里,发出一声舒服的呻|吟:“真舒服,以后咱们家也盖一个这样的小澡堂。”

贺知是点点头:“冬天用来洗澡又暖和又舒服,还不用担心洗澡会被冻感冒。”

兄弟俩泡了一会儿,就给彼此搓背。

何大爷担心水冷了,时不时过来看看。

洗了三四十分钟,贺知非他们终于洗好了。洗完一个热水澡,贺知非感觉他全身上下变得轻盈不少。

何奶奶见他们洗好澡,就把他们留下来了吃了午饭。

吃午饭的时候,何大爷和何奶奶看了看贺知非的成绩单,见他考了五百多分,一直不断地夸奖他。

吃了午饭回家后,贺知非就坐在院子里,一边晒太阳,一边捣鼓他买回来的一堆破烂。

没一会儿,他就修好了一个收音机。

在何爷爷家里借了两节电池试了试,收音机的信号还不错,收到了好几个电台。调到一个台,正在播放《甜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