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020

贺知非走在平安县最热闹繁华的街道上, 入目的是矮小的房子、坑坑洼洼的路面、一张张灰扑扑的脸庞。

这个时代的县城,完全没法跟后世的县城相比。不过,县城就是县城, 总体还是要比宁安镇热闹繁华多了。

平安县最热闹、最繁华的街道叫安平街。用后世的话来说,这叫商业街。

虽然街道的路面有些坑坑洼洼, 但是街道两旁林立着不少商铺,有卖衣服的、有卖鞋子的、有卖吃的、有宾馆和招待所,还有卖菜的。这个时候可没有城管,平安县附近农村的老百姓就把家里种的菜或者果子挑到这里来卖。他们卖的菜的价格便宜, 有不少人特意跑到这里来买菜。

因为这里有不少人来卖菜,给这条安平街带来了不少热闹喧闹。现在又是打年货的期间, 不少小贩都在这里摆摊卖东西。

几年前, 安平街道上还没有这么多商铺,只有一、两家供销社。在供销社里买东西需要各种票, 比如说粮票、布票、肉票等。这几年, 政策开放,安平街道上就出现了各种商铺,卖的东西也越来越多, 来这里买东西的人也越来越多。

贺知非在一群穿着破破烂烂或者灰头土脸的人群中,实在是太闪耀了。他原本个子就高,一米八三的个子在人群中鹤立鸡群。还有, 他皮肤白皙、长相俊秀,在人群中实在是太招摇了。

一路上, 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目光。有不少胆子比较大的阿姨们和奶奶们直接对他说:“小伙子, 长得真俊俏!”

贺知非的注意力在街道两旁的服装店上, 一直暗中观察这些服装店卖的衣服, 真的是……土!

贺知是跟在贺知非的身边, 也一路盯着两旁的服装店看。要换做以前,他要是来县城看服装店里的衣服,一定会觉得这些店里的衣服真好看,但是现在他不这么认为了。

看过贺知非画的以后后,再来看县城里服装店里的衣服,贺知是觉得真不好看,一点都没有他二弟画的衣服好看。

“大哥,你觉得这些服装店里卖的衣服,怎么样,好看吗?”

贺知是非常诚实地说道:“以前觉得好看,现在觉得不好看。”说完,他又加了一句,“我发现这么多服装店里卖的衣服,没有一件和你画的衣服一样。”

贺知非见贺知是还留意到这点,笑着说:“大哥,我都跟你们说了,我画的衣服是港城那边的,在我们这里是绝对没有的。现在,大哥你对你做的衣服有信心了吗?”

贺知是点点头:“有信心了,我做出来的衣服比这些服装店里卖的衣服好看。”

瞧着贺知是有了自信,贺知非心中就放心了。他大哥就是太自卑了,做什么都对自己没有信心。他现在要一步步地把他大哥的自信心给建立起来。

“大哥,我们现在找一个地方,以后说不定要在这里摆摊卖衣服。”贺知非他们走了一段路,发现前面有一个广场。

说是广场,其实夸张了,就是一小块空地。在这里,也有不少人摆摊卖东西,还有不少人来这里逛逛看看,场面挺热闹的。

如今正是寒假,不少孩子在这里玩闹。再加上,又是打年货的时节,男女老少都来这里逛一逛、瞧一瞧。

贺知非发现在这里有很多挑货郎。所谓的挑货郎,就是挑着两个货柜,柜子上面有玻璃面的,方便给客人看到卖的是什么东西。柜子里卖的是各种小东西,比如说头花、头绳、头箍、发夹、手镯、戒指、项链、镜子、胭脂等。

挑货郎是四处走卖,他们挑着两个柜子,天南地北地走,一面走,一面叫卖。上辈子,贺知非很小的时候在他外公家,曾经见到挑货郎,当时他外公买了一面镜子送给了他外婆,他外婆当时笑得非常开心。

“二弟,这里人多,我们就在这里摆卖吧。”

“这里是不错,不过这里的摊位是不是固定了,还是说谁都可以在这里摆卖?”贺知非想了想说,“我去问一下,问问这里是不是可以随意摆摊。”

贺知非找了一个卖糖葫芦的大爷咨询了下,当然在问之前,他买了两串糖葫芦。

大爷见贺知非买了他两串糖葫芦,就非常热情地给他们介绍里这里的情况。大爷说这里是可以随意摆摊的,谁来得早,抢占到一个地方就能摆摊卖东西。

听到大爷这么说,贺知非和贺知是心里就放心了。

“大爷,您是县城里的人吗?”贺知非打算在县城里租房子,但是现在这个时代并没有房屋中介,他不知道该上哪里去咨询有没有房屋出租的。

他和卖糖葫芦的大爷聊了几句,瞧着大爷热情,对平安县好像有些了解,就准备问问大爷。

“我就是平安县的人。”大爷的声音洪亮,指着西边的方向说道,“我家就住在那块,住了一辈子了。”

贺知非心想他的运气真不错,随便找了一个大爷问,就找到一个住在平安县一辈子的老人。

“大爷,我想跟你打听一件事情。”

“我跟你说我对平安县的事情最清楚,你找我打听是找对人了。”大爷并不是在吹牛,他在平安县住了几十年,又在平安县四处卖糖葫芦,听说了不少事情。“你想打听什么事情?”

贺知非问道:“大爷,你知道哪里能租到房子吗,我想在县城里租房子。”

贺知是听贺知非说要在县城里租房子,非常吃惊地看着他,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在县城里租房子,还有之前并没有听他说过这件事情?

“你要在县城里租房子?”大爷惊讶地看向贺知非,“小伙子你在县城里租房子做什么?”

“大爷,我是平安高中的学生,马上就要上高三了,我想租一间房子住。”贺知非笑着说,“我们学校的宿舍,一间宿舍住十个人,真的是太吵了,不能让人安静地读书学习,我就想在学校外面租一间房子能安静地读书学习。”

“小伙子,你是平安高中的学生?”

“是的。”贺知非想到他带了学生证,从他军绿色的帆布包里,拿出他的学生证,“大爷,你看这是我的学生证。”

大爷能识一些字,他看了看贺知非的学生证,看到上面的确写着平安高中的学生证明,立马就相信了贺知非的话。

“小伙子,你姓贺,我姓何,还真是有缘啊。”

“何大爷,那您知道能在哪里租到房子吗?”

“你问我是问对人了。”何大爷笑呵呵地说,“就在我家屋后面就有一个空房子,是一个两层小楼,还有一个小院子。”

“何大爷,您能带我们去看看吗?”贺知非一听有两层小楼,还有个小院子就心动了。他们家人多,租一间平房的话,估计不够住。有两层小楼的话,他们一家人就能住下了。

“当然能,走,我现在就带你们去。”何大爷扛着他的糖葫芦走在前面,带着贺知非他们去他家附近。

在去找房子的路上,贺知非跟着何大爷聊天,得知何大爷家里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何大爷家的两个女儿都嫁人了,小儿子在县城的纺织厂做工。家里的条件还行,最起码能吃得饱、穿得暖和。

何大爷一路上走在夸贺知非,夸他长得好,夸他读书聪明,毕竟平安高中不是谁都能考上的。

听何大爷介绍说这间空房子的主人搬去市里了,一直想要把房子卖了,但是卖一千多块钱没有人愿意买,就一直这么空着,空了几年了。

何大爷和房子的主人认识,房子的主人去市里后,就把这个房子拜托给何大爷看管,说要是有人愿意租,就把这房子给租出去。

贺知非他们先去了何大爷的家,也是两层小楼,楼前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院子,院子里摆放着不少盆栽,还有一个小水池,池子里还养着几条鱼。

何大爷请贺知非他们在他家坐一会儿,给他们两个倒了两杯茶。

“我们这块挺好的,你们来的时候也看到前面有一条河,在河里洗菜、洗衣服什么的也很方便。”何大爷越看越喜欢贺知非,“河边的空地,也可以挖成菜地,种种菜。”

来的时候,贺知非把这附近仔细地给打量了一番。这里的环境挺不错,有不少树,还有一片小竹林。这个时候,县城里是还没有弄绿化的。这些树和竹子都是原来就有的。

这一排都是两层小楼的房子,而且都带院子。房子都是青砖黛瓦,虽然有些破旧,但是却别有一番风味。

在何大爷家坐了一会儿后,就去了大爷家屋后要租的空房子。

两层小楼,加起来有六个房间,足够他们一家人住了。原主人搬去市里,这间屋里的东西没有带走,家具什么的都挺齐全的,这样贺知非他们只需要带一些衣服和被子过来就可以了,不需要去买床或者柜子。

这间屋子背后靠着一片小竹林,打开窗就能看到。贺知非心想住在这里,吃笋就方便了。

贺知是跟在贺知非身后,不敢相信他们一家人以后就要住在这么好的房子里。

这间房子要比贺知非他们家土屋好太多了,住在这里要比住在土屋里舒服快活。

贺知是走到贺知非的身边,非常小声地说道:“二娃子,这房子这么好,租房子的钱肯定很贵,我们哪来这么多钱啊。”

贺知非朝贺知是安抚地笑了笑:“大哥,没事。”

“小非啊,你觉得这房子,怎么样,喜不喜欢?”何大爷说道,“这房间因为两年多没有住人,所以屋子里一股霉味,墙上的漆也掉了不少,其他的东西都是好好的,你们一家人住在这里都没有问题。”

“何大爷,这房子我很喜欢,我就不跟您绕弯子,就直话直说了,您这朋友的房子怎么租啊,一个月多少租金啊?”这房子的房型也很好,坐南朝北,南北通透。等有了钱,到时候就把这房子给买下来。

“小非爽快,这房子我朋友开的价格是两块钱一个月,但是我喜欢你这小伙子,我一块钱租给你,你看怎么样?”何大爷能看出来贺知非他们家穷,虽然贺知非的衣服没有打补丁,但是衣服却非常老旧。再加上,贺知是身上的衣服打了不少补丁。

他瞧着贺知非是平安高中的学生,以后说不定能考上大学,到时候就不得了,所以想卖个好给贺知非。

一块钱一个月的租金在贺知非的接受范围内,他二话没说地就答应了:“何大爷,您这朋友的房子,我租了。”主要是他手里有二十块钱,不然他也不敢租这个房子。

贺知非的动作很快,前面看中房子,后面就跟何大爷签了“契约”。这个时候没有租房的合同,只能自己拟一个“契约”,然后双方按个手印就行了。

他想着趁手里有点钱,直接先付了六个月的房租。何大爷见他这么爽快,决定下午和他老伴帮他们屋子打扫干净。再给,他们的屋子添置一些小东西。

何大爷非常热情地把贺知非兄弟俩留在他家里吃中饭。盛情难却,贺知非兄弟俩只好恭敬不如从命地留下来吃中饭。

中午的时候,何大爷的老伴回来,一见到贺知非就夸个不停,还问贺知非有没有谈对象,要给他介绍对象。

得知贺知非在平安高中读书,何奶奶更喜欢他了,一直拉着他的手,夸他长得好看又优秀,像是城里的大户人家的公子,这夸得贺知非都有些脸红了。

何奶奶跟何大爷都是热情大方的人,中饭烧了好几个菜,有鱼、有肉地招待贺知非兄弟俩。

吃完聊天的时候,何大爷跟何奶奶发现贺知非很会说话,心里越发喜欢贺知非这个孩子。

因为下午还要去一趟吴道元家里,贺知非他们吃完中饭后没有久坐就离开了。

临走的时候,何奶奶抓了不少吃的东西让贺知非带回家,给他的弟弟和妹妹吃。贺知非再三婉拒,但是没用,他的帆布包直接被何奶奶抢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