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皇后不止没有退下,反而来到殿前跪下。
“要不是担心今日所说之事恐会动摇国本,臣妾也不会违背这一条令,实在是臣妾怕圣上一时听信小人谗言,害了忠良,使我大魏无人可继,这才甘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把这事说出来。”
皇后的话,让大家都震惊不已,到底是什么样的事,才会动摇国本,使大魏无后继之人呢?再结合她的话来看,大家心里都生出一股诡异的感觉,难不成,皇后娘娘是在说……皇上冤枉了二皇子?
这不可能!谁都知道,在这场储位之争中,赢面最大的就是皇后生的虞稷和张贵妃所生的虞秩了。要是虞秩被定罪,那皇位十之**就是虞稷的了。试问紧要关头,谁会这么傻呢?
可偏偏就有这么傻的人,皇后接下来的话,简直要重组在场众人的三观,好一个大义灭亲啊!
“还请圣上明鉴,此次玉常宫纵火案,真正的幕后指使者,是稷儿!他向来行事莽撞,近期听了外面的流言蜚语,一心只认定圣上要立弟弟为太子了,便指使小吴子夜里纵火去烧那玉常宫。可没想到事迹败露,于是他将计就计,干脆将二皇子也拉下水,还伪造了一些证据陷害他。若圣上不信,现在坤德宫里还有一些。”皇后说完后,瘫软在地,失声痛哭,显然说出这些话,已经用尽了她全身的力气。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天和帝猛地站起身,浑身不住发抖,他没想到她竟然真敢这样做!
“皇后,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他牙关紧咬,从牙缝里逼出了这几个字。
皇后道:“臣妾知道,说出这些话,臣妾心里又如何不痛呢?可一切都是因为臣妾教子无方,才使稷儿一而再,再而三地犯下种种罪行,如今竟敢直接在宫中纵火了。若臣妾再不管教,说不定他下一步就要弑君了!”
不等天和帝说话,她又接着说道:“臣妾虽身为人母,可在国家面前,臣妾首先是大魏的皇后。似稷儿这般顽劣不堪,心思险恶的孩子,如何能成为大魏的圣明君主呢?臣妾不能因为一己之私,坏了我大魏百年国运。”
“最后,臣妾恳请圣上念在此事到底无人伤亡的份上,饶了稷儿一命,将他与臣妾一同贬为庶民吧!”
好一个大公无私又慈爱的母亲,好一个将大魏国运凌驾于众人之上的皇后娘娘,群臣看向她的目光充满了不解与敬佩,觉得她的人品贵重,堪比圣贤之母。
“微臣觉得,皇后娘娘无罪,秦王殿下应一人做事一人当!恳请圣上将秦王殿下贬为庶民!”
“恳请圣上将秦王殿下贬为庶民!”
“……”
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在朝堂之上响起,再无一人提出,此案存疑,要请秦王上殿自辩。
这个时代,在大家看来,一个人如果会被自己的母亲出面指认,那必然是因为他所犯之案,已经罪大恶极了。没有哪一个母亲,会冤枉自己的亲生骨肉。
被逼迫的天和帝在一片惊呼中倒了下去,意志逐渐消沉时,他似乎看见了皇后唇边挂了一抹笑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