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别人死活可以不管,但自己性命还是十分爱惜。
赵佶上朝后决定了两件事:第一件:速速对江南方腊用重兵,必须剿灭。
第二件:叫皇城司清查东京内明教教徒,尤其是官宦极其家属是其信徒,将名字报与他知晓。
于是,调兵遣将高俅,训练士兵花荣和清查明教教徒高铭,三个人都忙活了起来。
虽然住在一起,但却经常好几天都碰不到面。
尤其花荣,因为他骁锐军已经确定要出征,正在加紧训练,最近都住在军营内,几乎不回太尉府。
高铭情况也不是很好,忙得脚打后脑勺。
比如,哪个官员叫小老婆弟弟外甥不吃肉,怀疑是明教教徒,结果人家只是佛教徒而已。
又比如某某官员家老婆舅舅表弟爱穿白衣,结果人家只是在服丧。
不过,还是整理了一批确定名单交了上去。
令人欣慰是,这些信徒基本上都不是官员近亲属,多数都是旁支和家里仆人。
但就这样才可怕,尤其仆人,天天跟主人见面,哪天被人利用,主人就脑袋搬家了。
赵佶拿着高铭交上去名单,眉头紧锁,“各位爱卿,你们说说,该怎么处理这些人?”
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东京里有这么多明教教徒。
虽然这些教徒可能并不尊江南方腊为教主,而是有新教主,但也是件麻烦事。
商量如何对付明教,赵佶只叫赵楷、蔡京、高铭和几个六部重要官员在场,算是小范围秘密会议。
杀光是最简单,历史上许多君主都是对这么对待异端,但是本朝讲究仁治,肯定不能这么大开杀戒。
可问题在于,罚轻了,没用,罚重了,小心在东京在地都爆发叛乱。
赵佶向下看了一圈,都不说话是不是?不说话,朕可要点名了,“蔡爱卿,你来说一说吧。”
蔡京道:“臣以为,擒贼先擒王,将京畿周围明教大小教主和大小护法,擒住斩杀,但是对普通信徒则采取安抚对策。”
赵佶微微点头,他也是这样想,不可能惩罚一般信徒,只能对核心骨干动手。
就在此时,却听高铭出口道:“官家,臣以为不能这么简单处理。”
赵佶一愣,随后来了兴趣,“那高爱卿说一说吧。”
其他朝臣也都看向高铭,心想你又能有什么高论?蔡太师说得已经很好,你办法左右逃不出惩罚首脑,安抚信众这个大框架。
高铭便分析道:“明教又称摩尼教,穿入中土已经有几百年,死了不知多少任各地方大大小小教主,但信徒却一直都没少过,一个教主死了,教派内马上就有人顶替上来。
明教已经不是创教初期,需要教主个人能力维护教派生存,经过几百年发展,不管是教义还是教内管理都十分成熟了,应对危机能力,十分强。就比如现在单杀了方腊,用不了多久,信徒中就会出现能力超群人,继续当教主。”
蔡京心里冷笑,难道你说我不懂么?“可你也说了,明教从他前身摩尼教,发展到现在足有几百年历史,岂是那么容易能连根铲除?”
“所以,以微臣之见,三管齐下,第一,逮捕明教骨干,但并不要他们命,而是要加以引导,让他们回归正途。”
“如何加以引导?”蔡京质问道,纸上谈兵谁不会?加以引导四个字,谁都会说,但真做坐起来,却没具体操作措施。
高铭心道,非得我说一句,你反驳一句么,“在京郊找一个道观或者寺庙,将这些逮住骨干安排住进去,让德高望重和尚道士对他们讲经。这个过程,他们不许和外界有任何接触,吃住都在寺内。
不能看明教教义,不能和之前教徒接触,甚至听讲经这些成员之间都不许私下交流。每天接触只有佛道正规典籍。一百个明教徒进去,五十个佛教徒,五十个道教徒出来。”
简单概括,就两个字:洗脑。
四个字:开洗脑班。
蔡京仍旧质疑,“这样就能让他们放弃信仰明教,改信正教?”
高铭点头,“如果太师不信话,可以先开一个为期一个月教学课堂,如果没效果,再杀了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不迟。如果有效果,他们这些骨干信仰了正教,下面教众就好办了。我甚至可以放言,给我一个月时间,我甚至可以让他们相信咱们其实是住在一个圆形球体上,是咱们绕着太阳转,而不是太阳绕着咱们转。”
赵佶觉得高铭说得有点道理,人还在于教化。
“高爱卿,你觉得此事可成?”其实不成也没损失,大不了再拉出去砍了。
“嗯,没问题,摩尼教虽然历史渊源,但是佛道可比他更加有沉淀。在正教典籍下,他们不堪一击。
他们中间肯定有不服气,可以在课堂上跟高僧和高道辩论,我相信最后一定他们被辩得体无完肤。”
佛道经过这么多年发展,理论早已非常成熟,没有任何纰漏,是驳不倒。
蔡京看出来官家心动了,他并不喜欢高铭出风头,便道:“仅仅是这样话,要消耗许多人力物力,供养这些听课骨干就要许多钱。”
“这些钱叫他们自己出,骨干一般都有钱。”高铭道:“另外,对付这群人,臣还有其他建议!”
“直管说。”赵佶态度认真准备听高铭建议。
“既然摩尼教是从波斯传来,这些教徒对创始人本人并不了解,朝廷可以利用这点,再做两件事。
一件是编造创始人本人经历,另一件就是,另外造一本经书,投降民间,对他们教义做出修改。
而更改后教义,自然是利于朝廷,比如宣扬‘顺天护国’。这件事,短时间可能未必见效,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明教在唐时就多次爆发叛乱,不彻底铲除,流毒无穷。”
简单来说,第一件,利用明教原产地波斯和中土信息交流不畅这点,编造创始人摩尼黑料,什么摩尼本人不仅喝酒吃肉还搞别人老婆之类,把他拉下神坛,一个不入流家伙编造东西,自然也不配叫人信服。
而另一件,则可以总结为“篡改教义,编造伪经。”
叫这帮人相信不再黑暗光明二元论造反经书,而是宣扬温和中庸经书,从内核来个李代桃僵,精神上消灭。
蔡京等朝中老臣听了都不禁一愣,高铭,这都能想得出来,究竟谁才是老狐狸啊?
你平时都在琢磨什么玩意?!这种程度黑心手段,张嘴就来啊。
赵佶听了,十分高兴,“高爱卿所言有理。那么这件事由你承办吧。”
高铭就有点为难了,“臣还在承建万博会馆……”
其实万博会馆,他不管也行,钱有了,想法有了,叫人去当地绘制图纸,拿回东京吩咐工匠照着比例做,就行了,高铭现在也只是起个监管作用而已。
赵佶道:“那个你想放一放,主管明教一事。”
高铭应承下来,“是,只是经文方面,臣恐怕需要礼部协助。”编造伪经,得编得像样点。
赵佶看向蔡京,“你叫礼部全权协助你。”
“是。”
朝中诸位大臣都忍不住暗中瞥高铭,心想,你还真是挺忙,好像官家都离不开你了,什么差事都交给你。
不过仔细想想,高铭刚才提议确是比较完美,谁叫他们都没想出来呢。
该交代都交代完了,到赵佶娱乐时间了,就叫大臣们都退下了。
赵佶和儿子郓王赵楷往后殿走,自然聊起了刚才高铭所说对明教政策。
赵佶忍不住带着几分夸奖语气道:“朕以前交给高铭事,他都能做得井井有条,想不到他连如何对付明教这个难题,也能想得这么周到。”
赵楷发现了一点,高铭对他策略能奏效十分自信,就好像他亲眼见过结果一般,或许他在别人试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