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的楼道入口挂起了高考倒计时。
从暑假开始,高三已经进行第一轮复习,整个年级的气氛特别紧张。
高二打了基础,高三强化。这期间老师尤其要讲究策略。
理科重点班当然要保持难度,争取每个人都有在最后一道大题拿分的能力。
重点班的每个学生在21中自然是成绩顶尖。可放眼与全市、全省乃至全国,这点成绩只能算中等。
成绩优秀的人,越难以进步。
基础不好的同学20分、30分往上涨,10班里面涨了50分的也有。可在理科班,成绩想要稳定的上涨5分都很困难。
当然,并非班里学生到达了能力极限,他们只是到了一个临界点。只要突破这个临界点,分数就会爆发式的增长,可这需要老师与学生花很大的力气努力。
知识早在高二已经教完了。高三年级复习陈君心也拉得很快,知识点点到为止。
他的重点教做题策略,每天刷题,同一知识点各种难度层次各种类型的题目,让学生熟悉千变万化的题路,每道题尽可能多练几种解题思路与方法。
基本上所有的高三数学老师,甚至其他科目老师,都在做同样的工作。但能达到怎样的程度,学生能在题海战术中理解多少,那就因人而异了。
1班的学生都反映,上陈君心的数学课是一种享受,可做陈君心的作业和卷子是一种折磨。还没有统一的考试,可他们有种感觉他们进步了。因为很多曾经无法解答的难题,渐渐变得不难了。
理科重点班的教学策略就很不适应10班。
必须要承认,人的智力、理解力、学习能力是有差距的,这些并非靠努力就能填补回来。
数学上,陈君心要求学生将高难度题目战略性放弃。剩下的时间不多,不让他们在做不到的事情上浪费时间,这就是陈君心的策略。
常用常考的知识点掌握踏实,灵活运用,确保这部分送分题不丢分、少丢分。真做到了数学就有70分、80分,足够保证他们能升学。加上其他科目发力,考上大学并非难事。
“有更高目标的同学,随时欢迎来问问题,我给你们讲。”陈君心道。
一个班级上课,哪怕只有不到30人,那也会是要照顾大多数人的能力水平。
有那个冲劲的人还挺多,以左俊为首的几人,他们目标就定在本科。
“陈老师,我这成绩……有希望上一本吗?”左俊忐忑地问。
努力一年,他发觉自己不仅不是笨蛋,成绩还过得去。至少他在数学上是真的挺好的,平均考试能固定在100分左右,文科重点班平均也就这水平。
开学之初的模拟考试,他发挥特别好,总分上了二本线,距离一本又20分的差距。
他感觉有希望,却又不太信任自己此次能有这回考试的发挥。
努力是会努力,可怎么跟父母说?他怕给父母过多的期待。
“确实有希望,你现在的成绩再努力努力,涨20分也并不困难。”陈君心平视着左俊很真诚的鼓励。
左俊的成长令他也感到意外。初见对他拔刀相向的小混蛋,在社会实践后最努力也最积极。
他的成绩,尤其是数学成绩跟他的身高一般有了爆炸性增长。
20分,只要平均每科再涨四分就够,左俊该多一些信心。
其他几位抱着本科愿望的学生,他们的潜力也很大。
在学习上确实存在智商的天花板,但很多人还远远没有触碰到那层天花板。他们只是不够努力,只是自我放弃。
当初他选择搞社会实践,选择为会考班再努力一把,很多人不看好甚至直言反对。
还好,自己能坚持尝试。
若以后还遇到会考班的情况,他依旧会作出同样的选择。
*
进入高三阶段,学生们忙,老师也忙。
两个姐姐看弟弟如此辛苦,隔三差五就来家里给弟弟做饭熬汤,帮他补充营养。
他们的体贴照顾并没有因为陈君心长大、各自成家而减少。
陈君心不希望姐姐们辛苦,只说了一回,就被两个姐姐怼回来。
“就算你七老八十也是我们的弟弟。姐姐心疼弟弟有什么问题?”
“想让我们不管,那你找个老婆呀?”
这话题就扯到婚恋问题上,陈君心只能想法子回避。
两个姐姐都作出一番成就,可也希望弟弟成家。至少他晚回来的时候,有人给他留了饭。
忙的时候,弟媳妇照顾弟弟,弟弟清闲的时候就帮她。相互扶持,互相关心,成立一个温馨甜美的小家庭。
可弟弟一头扑在教学上,似乎没有考虑这个问题。
“你跟我说实话,是不是还忘不了那个钟翠莹?”陈家二姐问。
不然怎么分手这么久,都还没有新的动静。
“你要是喜欢她,就把她追回来呀。我看这姑娘这两年也精神利落不少,改变挺大的。”
陈家大姐心里还有些疙瘩,主要是不待见钟家男人。可只要弟弟喜欢,那她可以忍。
“姐,你们别瞎想了。我现在就想着好好带完第一届高三,没有其他想法。”陈君心摇头。
再说,他对恋爱婚姻是真的没有半点兴趣。
*
这边陈家姐姐提了钟翠莹,没过几天,钟家哥哥们一大早突然找上门。
他们的联系电话依旧在黑名单里,联系不到陈君心。为了找人,他们竟然直接来学校。
陈君心还在上课,他们一来就打断正常教学,陈君心呼叫保安,差点惊动警察。
钟家五个兄弟被闹得灰头土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