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 章

苏然很奇怪他为什么要这样问,同学之间的关心,不是很正常吗?

而且,他对她还有恩,对他们全家都有恩,她关心一下自己的恩人兼同学,很正常的事情啊?

怎么会让张小民这么惊讶?

虽然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诧异,但还是老实回答:“因为你是我的好朋友。”

没有直接说只是同学,而是上升到了好朋友。

人家救了她家人,如果她还不把人当好朋友,那也太对不起他的救命之恩了。

张小民眼睛顿时一亮,竟然是好朋友吗?

那是不是说,苏然的心里其实对他还是有点儿好感的?那如果他跟苏然表白,是不是就不会得到拒绝了?

这样想着,他的火顿时就火热了起来。

如果真是是这样的话,他是有希望的。

他看向苏然的眼神火热而又热情。

这个眼神,让苏然微微地皱起了眉头,只觉得哪里不对。

但是她又不知道哪里不对。

苏然两辈子都没有谈过恋爱,对感情的事情向来就很迟钝。

但不管怎样的迟钝,她这心里多少是有点儿惊觉的。

俗话说,没吃过猪肉,难道还没见过猪跑吗?

前世看了那么多的电视剧,喜欢的人会有怎样的眼神,她看得多了。

难道这张小民的心里,真的喜欢她?

顿时就慌张了起来,她心里对张小民可没有爱恋,如果对方向她表白了怎么办?

她又不能回应,两人之间相见,可不就是尴尬吗?

这太尴尬了。

苏然顿时就有了退缩。

她不想再面对张小民。

苏然这刻意回避的表情,又怎么可能逃得过张小民。

他心里的热情,顿时被一盆冷水给浇灭了。

苏然的心里果然没有他吗?

她刚才在逃避他的热情,显然这一切都是他的自作多情罢了。

张小民的心里有些难受。

但随后,他又重燃希望。

苏然不喜欢他没关系,只要他喜欢她就行了。

他不是一开始就知道,苏然心里没有他吗?

如果心里有他,眼神就不会那么清澈。

他早就知道,苏然对谁都态度极好,在学校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

她给同学们补课,她从来就是关爱同学,希望同学们都成绩突出。

既然知道,又有什么好失望的呢。

看来,如今他还不能表白,现在都还没有表白呢,苏然就有了回避的心态,那如果表白了呢?他们只怕连朋友也做不成。

现在苏然把他当好朋友挺好的,说不定以后能够日久生情呢。

他们现在还小,才十七八岁,日子还长着呢。

他相信自己,能够慢慢把苏然的心融化了。

相通了之后,张小民笑道:“我没有想到你会把我当好朋友,我以为你只是把我当普通同学呢。很高兴你能把我当朋友,那为了庆祝我们成为朋友,我能不能请你吃顿饭?”

见他眼神清澈,刚才的一切又似乎是她的错觉。

苏然觉得,自己真的是被太婆她们搞得草木皆兵了,看到谁的目光都觉得是喜欢自己。

心里摇头苦笑,她又不是什么香饽饽。

“你今天过来,我让你尝尝我妈妈的手艺。”苏然没有说答应他的请客,也没有说不答应,今天请他在家里吃饭,不也是请客?

至于和他一起出去吃饭,到时候再说吧。

现在她没有心情。

张小民垂下了眼帘,之后他又重新抬起头,脸上是灿烂的笑容。

“那我要尝尝,肯定很好吃。”他很久没有吃过农家饭了。

他爸爸是从农村出来的,他以前也总会回到农村去,因为那里有他的爷爷奶奶,还有他的大伯二伯他们。

后来爷爷奶奶死了,他们家和大伯二伯他们也都分了家,就很少回乡下去。

也就是偶尔的回去一下,或是过年的时候回乡下去吃顿饭。

再也没有爷奶在的时候那么热闹。

每个家庭,自己家都有事情,又怎么可能会太去关心别人家的事情呢?哪怕是自家的亲戚,那都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

不管亲戚之间感情如何,是好是坏,都不可能亲如一家。

更何况,他妈妈并不喜欢乡下的亲戚。

每次回去的时候,妈妈并不想跟着去,时间长了,也就慢慢淡然。

不过他和爸爸都还是会去乡下看望大伯他们。

不管怎么说,他们亲戚之间的感情,还是不错的。

当年大伯他们为了让爸爸读书,也是出了一番力,虽然最大的功劳是爷爷奶奶。

这也是爸爸偶尔会回乡的原因。

但是毕竟在城里工作很忙,也不可能会经常下乡。

但是大伯那边如果有什么事情要帮,只要能够帮得上,又不违纪,爸爸都会帮忙。

哪怕他妈妈不同意,跟家里吵,爸爸也会酌情处理。

正是因为好久都没有吃了,张小民有些怀疑。

在城里,做饭都没办法土灶大锅,都是煤炉烧饭。

乡下却是那种土灶,有柴火味,烧出来的饭特别的香。

“那我过去给你们烧火。”张小民也不拒绝,很乐意在苏家吃饭。

……

苏太婆看到张小民过来的时候,脸上顿时堆起了笑容。

她对张小民的印象,不是一点点好,而是特别的好。

她觉得,这个张同学和自己的曾孙女是那么的般配。

但是苏然却似乎不是那么的热情。

但这没关系,不还有她们这些老东西在吗?

此时,张小民很勤快地跑到了灶堂后面,对苏奶奶说:“阿婆,我帮你烧火。”

苏奶奶高兴得,笑得牙齿都露了出来,连连说:“不用不用,你不会烧火,不用忙活,在旁边站着就行,陪我们说说话。”

张小民说:“我以前在乡下也烧过火,这土灶我能烧。”

苏太婆说:“你家在乡下吗?”不是说,是城里人吗?怎么又在乡下了?

张小民说:“我爸爸是从农村出来的,后来考上了大学,去了政府部门。我妈妈是城里人,我爸算半个入赘。”

他们家一开始一直都住在外公他们那个房子里,是后来爸爸工作的单位给发了一套公寓,这才有了他们自己的房子。

所以归根到底,他们还是农村人,不能因为住到了城里,就自认为是城里人。

苏太婆听到张小民这么说,心里也就明白了,这也是个从农村出来的孩子。

准确的说,是他爸爸农村出来,自己有了前途,这才在城里扎根。

那张家应该就不会嫌弃他们然然是农村人吧?

毕竟他们然然除了家在农村之外,其他的方面可都不输城里人。

苏太婆心里有了一丝底气,觉得他们家和张家,或许能够结成姻亲也说不定。

反正她看张小民,怎么看怎么满意。

这个曾孙女婿的人选,苏太婆的心里已经定下了。

此时,张小民已经钻进了灶堂里,开始往灶堂递柴火。

苏奶奶一开始还不放心他在那里烧火,如果他不会烧火,不但容易呛了烟,还可能耽搁了做饭。

但她在旁边看了一阵,发现张小民确实没有撒谎,他真的会烧火。

而且烧得比她十二岁的孙子好多了。

东升也爱陪在她身边,孝顺地帮忙烧火,但是东升毕竟还小,他们从来没奢望过他能够帮家人干家务到什么程度。

苏然倒也会帮着家人们干些家务,但是上至太婆,下至耀宗夫妻,就连几个小萝卜头,都不愿意苏然帮忙干活。

把她宠得,只恨天天让她什么活都不干。

今儿个,看到张小民烧得一把好火,心里也跟苏太婆似的,对张小民满意到了极点。

她从灶堂里走了出来,朝苏太婆眨了眨眼睛,那眼神的意思再明白不过,她对张小民那也是十分的满意。

苏太婆:我就说了这个张同学不错,你看多勤快。

苏奶奶:那是,姆妈的眼光向来都好。

张小民可不知道苏太婆她们婆媳两人的眼神对视,他还在那里认真地烧着火。

跟苏奶奶已经交流完眼神,苏太婆对张小民的态度,已经上升到了看待曾孙女婿的心态

“张同学,觉得我们家然然怎样?”苏太婆笑咪咪地问。

张小民没有想其他,脱口而出:“苏然同学自是顶顶好的。”

在他眼里,苏然何止是好啊?她分明就是他心里的女神。

苏太婆笑得合不拢嘴,但也没有再问。

太婆不是那种会给曾孙女下套的人,也不是那种不顾一切,只想着给曾孙女做媒的人。

只要知道这个张小民觉得然然好,那就够了。

至于其他的,让年轻人自己去谈吧。

反正然然还小,不急。

……

这一顿饭,自然是吃得宾尽主欢。

张小民走的时候,苏太婆还一直握着人家的手,一直说:“要常来玩啊。”

苏然的表情很正常,没有欢喜也没有难受,就是对待朋友的那种表情。

其他人还没有想到什么,苏妈妈也只是把张小民当成女儿的同学而已。

苏爸爸却是看着张小民,哪看哪不顺眼,只觉得这小子有可能会拱走他们家的大白菜,心里自然是不顺。

……

苏爸爸的案子,最后终于水落石出。

苏家什么事情也没有。

本来苏家和老宅那边就没有了关系,又怎么可能会因为老宅那边的五类分子就影响到苏爸爸?

自然是什么问题都不可能有。

孙德贵因为公报私仇,被革委会那么抓了起来。

正如张小民说的,有张父把持着革委会,又怎么可能会让冤假错案这样的事情发生?

更何况,这是没有一点站得住脚的理由。

没有人那么傻,放着这样不是理由的冤假错案,把人往死里整。

哪怕现在的运动,经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也还是有人不敢存有一丝侥幸,就刚随意把人整治了。

再怎样,那也是需要把判决书写上原由的。

像孙德贵这样无法无天的人,毕竟还是少。

更何况张父从来就没有想过制造什么冤假错案,他就想着能够让平安县能够风调雨顺,让老百姓能够在这样的运动下还能够过上好日子。

至于冯主任,那就更不用去考虑了。

他哪怕是想要把张父从会长的位子上挤下来,那也需要有一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