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往后面太子妃的寝殿方向去。
两位长辈走在前面,他们三个姑娘走在后面。
黎浔便问秦语冰:“秦家妹妹恕我唐突,你们府上是和太子妃有什么渊源吗?”
要不然这秦夫人也不会有这么大的面子,可以主动提出去拜访太子妃的。
本是和黎渃聊得兴高采烈的秦语冰闻言却登时垮了脸,表情看上去居然很是悲伤。
黎浔和黎渃都吓了一跳。
但随后她就又咧着嘴挤出个笑容来,神情语气却不复如初,一脸的落寞道:“我嫡姐原是和英国公府的四公子订了亲的,可是在大婚前两个月横遭变故,国公爷和四位公子都为国捐躯,死在了北境的战场上。太子妃当时可怜我姐姐,就替国公府出面想解除婚约,让我姐姐再许人家,可是姐姐不肯,后来硬是遁入空门替四公子守节了。本就是世事无常,不怨国公府和太子妃的事,可这些年太子妃却总觉得对不住我们家。我母亲知她身体不好,又知她心中始终记挂着此事,所以每次来东宫都会过去和她请安说话的。”
黎渃从小生活在边城,是见惯了战事的惨烈的,可即便见得再多,听了这样的事心里也依旧是震撼。
不知道该怎么安慰秦语冰,就只是抓着她手,不住的握了又握。
黎浔确实不知道秦家和太子妃之间的渊源,但英国公府杨家的事她却是知道的。
英国公府,太子妃杨氏的母家,大觐朝中一等一的将门,六年前北境战事告急,北戎人和当时封地在北边的荣亲王暗中串通,英国公府率领的杨家军在与北戎人对抗时遭遇叛军偷袭,差点惨败,最后虽然凭着一腔孤勇的正气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是扭转了战局,可英国公和当时一并在北境从军的四位公子也都沙场埋骨,没能活着回来。
也正是感念于杨家保家卫国的功绩,同时也是为了维护英国公府的百年荣耀,皇帝这才下旨将杨家唯一的嫡女杨姝宁许给了太子,成了今时今日的太子妃。
可英国公过世以后,整个英国公府还是大势已去,只留下最后一根独苗,当年仅有八岁的小公子了。
黎浔后来是见过那个孩子的,前世的时候太子妃也没能得善终,太子死讯传回京城的当天夜里她便**于火场之中,葬了半座东宫,追随太子而去。也许是受了刺激,杨家那位时年只有十四岁的小公子在办完了嫡姐的后事之后就北上从军了,黎浔是后来跟随姬珩北征的时候在军中见过的他,那时的他已经承继了父兄衣钵,成长成为了一个铁血杀伐的真正的战士。
平心而论,黎浔对杨家满门都是敬佩的,于是天然的,就对那位素未谋面的太子妃心生好感。
这边秦语冰是个直肠子,没忍住掉了几滴眼泪之后就已经抹了抹眼睛,反过来安慰黎家姐妹:“我姐姐是守着她心中挚爱的那个人呢,其实这样也挺好的,总比非要让她嫁给一个根本就不喜欢的人草草一生要来得好,我也不难过的,真的。”
她是个很会调解自己情绪的人,随后就自己找话题岔开了前面那段不愉快的。
一行人去到太子妃寝宫,在院外等了片刻,宫女进去传了话,果然太子妃立刻就叫了身边女官来请秦夫人,黎浔也得以跟着一起进去了。
一行人先是相继给太子妃行礼,说了吉祥话拜寿。
太子妃的身体确实很不好,即便今天这样的盛装至下,脂粉也遮掩不住脸上的疲惫和憔悴。
她长相是偏明艳的那种,又带了几分英气,只是现在的身体过于孱弱了,宽大的凤袍就仿佛是架在她身上似的,叫人看着便会觉得心疼。
她对秦夫人是真的很好,当即便撑出个笑脸来招手叫秦夫人过去她身边坐。
当时殿内还有另外七八个人陪坐,秦氏问候了太妃几句,也无非是嘱咐她要好好养病,放宽了心才好早日康复。
太子妃是明显带点儿力不从心的应付着,字里行间看得出来是很给秦夫人面子的。
聊了两句,秦夫人就当面引荐了季氏。
季氏赶忙起身,又拉了站在身后的黎浔一起上前行礼,自报家门之后又专门谢过了太子妃赐礼。
长辈在前,黎浔就只需跟着,不必强出头,只是偷偷拿眼角的余光去观察太子妃的反应。
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