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
华北方面的八路军又开始大规模的第二阶段作战,四处拔除日军的炮楼和据点。
似是为了顺应大势,周卫国与邱明商议过后,平镇根据地与虎头山根据地一拍即合,开始四面出兵,同样是剪除莱阳日军在周边大小的据点。
莱阳县的警备旅在周卫国的劝说之下,也没有闲着,一营长刘志辉率领一个营的人马,甚至光复了清源县周边的一些小镇。
日军对莱阳及周边区域的控制再一次遭到冲击。
忍无可忍的近卫文倒是也组织过一些兵力,想要反攻,结果由于内部伪军的临阵倒戈,导致功亏一贵,损兵折将过后,近卫文彻底意识到自己已经暂时丧失了与周卫国等人较量的力量,只得继续收缩兵力,龟缩在莱阳县城。
至此,莱阳及周边地区在平镇根据地,虎头山根据地与清源县的不断进攻之下,被逐步蚕食,双方竟是总的呈现一个平分的局面。
莱阳及周边区域有近半土地落到平镇、虎头山、清源县三方手中。
叫苦不跌的近卫文彻底失去了锐气,只能再一次催促级增援,并向级传递了莱阳及周边,被**与八路军联手进攻,不断被迫退后的糟糕局面。
十月到次年一月。
华北方面的八路军展开了第三阶段的反攻,以反击日军报复性的扫荡。
平镇根据地的独立团与虎头山根据地的八路军,还有清源县的警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旅,对日军的主动进攻也达到了最大化。
以至于不断尝到甜头,接连光复周边大小城镇的汤炳权认为,这小鬼子似乎也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可怕。
到了这一步,汤炳权彻底放开了,清源警备旅大举出动,四面进攻日军兵力捉襟见肘的城镇,并不断光复失地。
这段时间,意气风发的汤炳权有一种错觉,自己似乎成了光复失地的大英雄。
原本的畏首畏尾也彻底放开了,清源警备旅凭借比平镇和虎头山更多的兵力,四处发起对日军城镇的进攻。
整个莱阳地区,一时之间,被周卫国、邱明、汤炳权三人闹的是天翻地覆。
进入二月初,华北方面的大规模作战逐渐偃旗息鼓。
这意味着华北方面的日军压力顿减,甚至有可能抽过手来支援莱阳地区。
周卫国也很快通过敌工部得到消息,近几日有不少陌生面孔的日军军官进入莱阳县城。
伪军方面传来的消息是,似乎是华北方面的日军。
山雨欲来风满楼。
心情有些沉重的周卫国意识到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
日军不可能放任莱阳周边糟糕的情形继续下去,在华北方面的动荡逐渐平息之后,开始将兵力向莱阳及周边倾斜,看来鬼子是准备肃清莱阳周边的对手,重新整治治安了。
收到消息之后周卫国没做停留,立马将消息传递给了汤炳权和邱明:
华北方面日军已经开始增员莱阳,日军恐怕会在近期发动对我们三方的大反击。
传递过消息之后,周卫国向独立团各部下达了兵力收缩,重新返回平镇根据地的命令。
当然,这其中包括不少这段时间以来发展的兵力,外加大量缴获的装备和物资,都统统地运输到平镇根据地。
这一点周卫国想得很明白,莱阳的日军兵力不足之时,自己这边可以主动发起进攻,兵力分散一些驻扎也无所谓。
可一旦日军增兵,自己本就处于兵力劣势,若是再分兵,反倒会被日军轻易逐个击破。
所以只有将所有兵力重新凝聚在平镇大本营,才能更为稳固地进行坚守。
虎头山那边,擅长游击作战,向来是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八路军,更明白这个道理。
在收到消息之后,邱明当即下令,将各方兵力收缩回虎头山。
一城一池的得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生兵力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