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顾容因病落下那么多功课,他不能不补上;另一方面,顾泰安也不会允许顾容因为这样的事情就不去东宫。
那是皇恩,不论好坏顾容都要受着。
于是中秋后的某一天,顾容又坐马车去了宫里。
兴许是顾之虞之前被顾泰安狠狠敲打过,林怀奕也在家中受了罚,这一回顾容十分安生,顺利听完一上午的讲学。
讲学结束后,太子忽然站起来,让勤学殿所有的同僚留下,说是过段时间西域使臣将至,圣上需要挑选几个能文能武的苗子,届时由他们出来与西域使臣比试。
西域使臣年年来访,与他们比试,是能扬我朝国威的大好事,大家都非常愿意且积极,只有顾容不太情愿,因为他什么事情也做不了。
他这个身体,别说上场比试,就算是西域使臣来了,顾容都不一定有机会见到他们。
然而没有办法,太子很快带着他们一起去了校场。
校场里,太子已经命人摆好了一排长桌,还有一排箭靶。
太子道:“这次的比试分文试和武试,西域善骑射,我们要想赢过他们,定要将骑射摆在首位。当然,诗赋亦不可或缺,这毕竟是我们的长项,希望诸位同窗踊跃表现,扬我大宁国威。”
在场的同僚们忙道不敢。
太子扬声道:“首先是诗赋,谁要先来?”
大家踊跃举手。
太子很快点了顾之虞、林怀奕以及沈黎等人。
基本上大宁朝的少年精英全在这勤学殿里了,或许国子监的监生之中也不乏能人,但能入宫陪太子听学,首先这些人的身份就不一般,若想给予表现机会,肯定要先从他们当中优先考虑。
顾之虞作了一首《风起平阳》,京城又称平阳,描绘了京中入秋后的景色,太子十分满意。
接着是林怀奕,林怀奕稍显逊色,赋了一首咏菊诗。
之后便是沈黎,未曾想沈黎竟直接出口成章,颂了一篇《登景阳楼》,其中有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让太子赞不绝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顾容却觉得很奇怪。
景阳楼是京城的一座名楼,临山傍水,景色十分之优美,顾容曾有幸在年幼时被长兄顾正初带上去玩过。
那时候顾容的身体还不像现在这么差,但彼时的他年纪小,不如现在这般记事。
犹是如此,他也分明记得,景阳楼旁的湖上没有鸟。
那时候他还特意问过顾正初,说景阳楼旁的湖上为什么不见鸟儿凫水。顾正初说是因为那片湖太小,旁边又临市集,人员密集,再加上之前官府为了在湖中繁养一种极具观赏性的鲤鱼,为防止鸟儿吃鱼,他们特意往湖中投放了一些特质的药草。
这些药草会散发出一种只有鸟儿才能闻到的味道,若是被它们误食,就会被毒死。
久而久之,鸟儿便不愿再来了。
但后来湖中的锦鲤泛滥,官府为了治水,又需要定时去湖中捞鱼。
顾容还记得曾看过一本京中游记,上面也记叙了景阳楼湖畔无鸟,以及官府派人捞鱼的奇景,那么沈黎的那句“落霞与孤鹜齐飞”又是从哪儿来的?
果然旁边很快有人提出“景阳楼湖畔似乎没有鸟儿”,但由于声音极轻,被太子忽略了。
“好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太子抚掌大笑,“黎儿!精彩!这篇文章是你刚刚做的吗?”
沈黎的脸很小,下巴尖俏,唇若含丹,他微微掀起眼帘,害羞地道:“并不是,只是前日与家兄一道游览了景阳楼,即兴所作。”
他可能也听到了有人提起景阳楼湖畔无鸟之事,又补充道:“文章中所描述的景色,有些是我杜撰,太子殿下莫要见怪。”
“不会见怪!”太子笑道,“唯有挥笔泼墨天马行空,文章才会精彩,更何况你这篇《登景阳楼》中所描绘之景色,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姜太傅如你这般年岁时的文章造诣,恐也要在你之下!”
沈黎一下子似有些害怕,连忙摆手道:“不敢不敢。”
太子又回过头,对顾容道:“顾容,你既来到这里,是否也该参与进来。孤记得你的才学从前也是颇受姜太傅赞扬,不如现来赋诗一首,亦或者做一篇文章,与沈黎的比比,究竟是谁的精彩?”
其他的人也在旁边道:“是啊顾容,之虞既已当着众人的面赋诗一首,你这当哥哥的该不会输给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