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一二零

120

月余之后,秦相国遭行刺之事,终于尘埃落定。

咸阳学堂外的广场上,不仅贴出了小篆誊抄的告示,更是有专人在旁宣读解释。

行刺之人确实为来韩儒生,虽为韩人,但在秦地犯法,依旧按秦律处置。儒生行刺秦相国、太师,纵使不成,也是大大地羞辱了秦国。

秦王政大怒,本欲驱赶在秦韩国客卿、儒生,以示报复,但秦律昭昭,并无杀人连坐举国上下的条例,即使是秦王也不能违背。因而此事必须依照法律公事公办,方能彰显秦律公正。

在秦的儒生,亦不可撰文陈情,去留随意,好自为之。

如此处罚一出,连在咸阳准备慷慨就义的一些热血人士都彻底熄了火。

都说秦国为“暴秦”,秦王为暴君,可哪怕是秦王政最亲近的先生与长辈遭遇危险,他也坚持了遵循秦律处置。

儒家也是讲究公平正义的,倘若这都不算公正,那什么算?

甚嚣尘上的讨论与争辩,因一张告示彻底偃旗息鼓。

结束了一件事,还有另外一件事。

秦廷尉李斯踏着千钧步伐,缓缓步入驿馆。

走进韩公子非的院落,李斯直奔书房。果不其然,他一跨过门槛,就看到公子非端坐于长案之后,正仔细阅读着手中的书籍。

听到脚步声,韩非抬头。

触及到昔日同窗的面孔,公子非方才放下书卷。

“斯……怎么来了?”公子非问。

“公子今日的上书,在我这儿,”李斯平静回答,“王上命我还给公子。”

韩非的动作一停,而后近乎了然地,缓缓颔首。

“谢谢你。”韩非开口。

李斯猛然深吸一口气。

一路上,他酝酿的万千话语,都因为这句简单的“谢谢你”而被堵在喉咙里。

韩非的上书很简单,是就秦相吕不韦遇刺之事,奉劝秦王留韩而非灭韩。李斯相信他的陈述依旧有理有据、逻辑分明,但只是看到一个开头观点,李斯就没读下去。

上书究竟说了什么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韩非向秦王表明了态度:他不愿事秦。

为什么?

有什么理由吗?

何故如此,就算今日韩非说动了韩王,又能改变结果不成?

数个问题在李斯脑海中盘旋,他很想与韩非争辩个清楚,让韩非把自己的理由一二三摆出来,李斯再一二三逐一反驳回去。

就像是仍然在荀子门下那般,大家相互争论、思辨,一天一夜不停歇,总是会有个人心服口服,彻底承认对方是对的为止。

但朝堂不是学堂。

不论韩非作何想,不论李斯是不是能理解,他都做出了抉择。

所以面对韩非的冷静,李斯彻底无言。

到是韩非慢吞吞地从长案之后站起来。

他动作慢,起身之后缓缓走到李斯面前;他说话也慢,韩非抬起双手,斟酌许久,才尽可能以不打断的方式把想说的话说出来。

“恭喜,”韩非说,“如愿以偿。”

面前的青年公子,生得和气、举止妥帖,因为结巴言语也总是温吞简洁,好似没什么脾气。

可是李斯知道,韩非并不慢。

“什么如愿以偿?”李斯问。

韩非侧了侧头。

他一双眼睛闪了闪,而后仿佛好脾气的干净面孔呈现出几分淡淡笑意:“出师、师之后,斯可来韩。我为之举、举荐,同窗再同僚,多好。”

恍然间,李斯好像回到了还是学生的时候。

少年意气、满腹憧憬。即使李斯为平民,韩非为公子,可同为荀卿门生,仿佛出身与家室不再拥有差距一般。

这是韩非曾经与李斯说过的话。

那时的韩非已经准备回新郑了,告别当夜,李斯登门拜访,韩非就是这么对他说的。

当时他是如何回复的?

李斯的记性不如韩非好,可昔日分别的场景记忆犹新。

“韩国虽大,”李斯摇头,“但也没大到能容下公子与我。”

“通古欲投、投何处?”韩非接道。

“秦能。”

李斯笃定出言,好像他仍然是过往的少年:“秦国用商鞅,贯彻新法。秦王野心,与公子所展宏图不某而合。为何公子不与我一同去往秦国?”

韩非闻言,朗笑出声。

他没变的。

李斯很清楚,回到韩国后,纵然韩王不重用公子非,韩非多少有些抑郁不平,但他依旧是王室公子。

公卿的身份,至少能让韩非在韩好生撰写自己的文章论著,过衣食无忧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