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南之病故后,同辈之中,裴家二房的四爷裴闻之做了账房,娶了铺子老板的女儿高氏,留在了县里;
二房的五爷裴庆之也终于考上秀才,托妻子马氏娘家的关系在县衙谋了一个书吏的差事。
这个时候,下一代的裴君和裴司也开始读书了。
当一个家族资源有限的时候,往往要进行资源倾斜,以此来达到最优获益。
裴君、裴司以及当时三房他们最小的叔叔裴定之,获得了家族最大的资源倾斜。
村里人不懂什么“资源倾斜”,但是优先供给最优秀的孩子这个道理,没人不明白。
而当裴家人提起裴君时的骄傲和期待丝毫不逊于当年的裴南之时,村里人便隐隐感觉到,裴家几代人的努力,终于要有结果了……
待到裴君再一次更新了裴家考上童生的年纪之后,村里人早就已经不再说什么“读书无用”的话,甚至等到裴家长房的裴英之因为天赋不佳,勉强考上童生然后回到村中继续教导裴家的孩子时,开始有村民们求裴家老族长,送自家的孩子去读书。
到现在,南望村因为出了一个战神裴君,不再只是一个普通的村子,在整个晋州都极富盛名。
附近几个村子也有家境相对殷实的人家送孩子到裴家族学念书,牛家并不是唯一一家送两个孩子都读书的人家。
裴家的例子就在身边,他们让南望村和周围的百姓知道,王侯将相,并非生来便是王侯将相,寻常百姓家也有可能养出麒麟子。
一代没有结果,就继续努力,下一代,再下一代,总会有鱼跃龙门的那一日,否则,他们世世代代都只能是农户。
裴君并不知道在她离开后的七年,南望村的村民有了翻天覆地的转变,她此时已经进了襄陵县境内,到达县城后也没有进城,归心似箭,乘着夜色,快马加鞭地赶回南望村。
他们一行七人,在凌晨到达南望村村口,整个村子都安静地睡着,归家的游子却是近乡情怯,胸口满是涨意。
“将军?”
裴君应了一声,轻声道:“还得让你们随我辛苦两个时辰,我祖母年岁大了,夜半惊醒见到我,恐怕会睡不着,身体不适,我们在我家院外等到日出吧,你们可以在马车上稍事休息。”
“将军的心情属下们都懂,属下们陪您一起等老夫人醒。”
于是,他们留下两个人在村外守着马车和马,另外四个护卫随裴君悄悄地来到一处院外。
那院子,跟裴君记忆中已经不同,从前低矮的篱笆墙变成如今高高的泥墙,泥墙上插满尖利的碎瓷片,泥墙外,中满了芍药花。
小的时候,裴婵极喜欢艳丽的花儿,裴君就会去野外挖漂亮的野花回来,每一次,裴婵都会抱着她欢喜地说:“阿兄最好了!”
祖母那时还埋怨她:“金贵人才有闲心养花,不能吃不能喝的。”
没想到现在,她的家已经被鲜花包围,裴君嘴角上扬,这大概就是他们这些将士们在前线奋勇杀敌的意义——希望回首之时,鲜花着锦。
天空破晓,露色渐消,南望村第一声鸡鸣响起,便有勤劳的村民起床农作。
裴君家旁边就是三太爷家,院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个精神矍铄的老人拎着篮子走出来,看到几个人的一瞬间,篮子落地,篮子里还有镰刀,刀头朝下便要扎在老人脚边儿。
裴君一急,“三爷爷,您小心些。”
三太爷错脚,跨过镰刀,紧紧抓着裴君的手臂,哽咽不已:“回来了!回来了!”
没多久,他家院里,又跑出几个人,是裴君的叔婶和裴吉——
“真是大郎!”
“大郎回来了!”
“阿兄!”
这时,她身前的门匆匆打开,老太太还光着一只脚,一见到裴君,一把抱住她,大哭:“我的孙儿啊,你可算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