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看 > 其它小说 > 重生1997 >

你得巴结他(看破也说破,大家都好过。...)

他们听三位老人家指挥,帮忙把随身带的行李都拿回老家,年后再拉回来。

他们收拾的时候林妍就去和林母说事情,“娘,今年过年我就不回林家屯了。”

她说不回林家屯,都不说回家,这让林母听得很不是滋味。

林母:“你这一年也没回去,大过年的怎么能不回家?起码得看看你爷爷奶奶。”

林妍:“回头会找时间去看他们的。”

这意思过年就不回去,要跟着姥娘姥爷过去。

林妍之所以要去高家村过年,因为韩爸回来,而韩慕阳总和他吵架。如果她在跟前,她能安抚韩慕阳,让父子二人关系不那么紧张,也能适当缓和一下。

如果韩爸真的对儿子没半点感情,那林妍也不说啥,还会帮着韩慕阳远离他。

关键韩爸对儿子的心思大家也看在眼里,而韩慕阳也想和韩爸亲近,她就不想让他们因为莫名的倔强搞得关系很僵,事后韩慕阳心里又憋着难受。

多少父子明明互相关心,却势同水火,搞得跟仇人一样,非要等父亲弥留之际或者去世以后,儿子才意识到自己是爱着父亲的,也体会到父亲对自己深沉的爱意。

那可太晚了。

不求他们和睦友爱,但求别势同水火吧。

而她对林母是真的放下了,愿意给钱出力,却已经不会再像前世那样有感情渴求,再也不会有什么母女亲密的感觉。

没有问题则罢,一旦遇到问题她是不愿意委屈自己去迁就林母的。

林母还是不同意,“过年咋能不回家,咋能去别人家待着?别给你大舅妈添麻烦,你大舅妈也不高兴。”

林妍笑了笑,前世她一直在家过年,又如何呢,一旦结婚成家就是外人、亲戚,再回家过年,倒是让爹娘紧张得不行,还得赶紧把家堂什么的都取下来。

他们很自然地对成家的女儿转变了态度,可女儿却没有经过那种训练,根本无法接受那种爹娘突然变亲戚,一家人突然把自己当外人的感觉。

反正早晚都是亲戚,不如早点适应。

她道:“我大舅妈不会不高兴的,我大舅妈和二舅妈巴不得我去过年。”

是她带着二哥和三宝越来越好的,是她让二舅的生意越来越好的,就算大舅妈可能有点不高兴的,但是大舅二舅二舅妈二哥三宝都高兴,她的意见就不重要,反正她在姥娘屋里,也不在他们屋里过。

怕别人说闲话?谁怕呢?

只有你混得不好,去亲戚家像打秋风,才会被人说闲话。

如果你混得风生水起,过得风光无比,别人只有羡慕,哪里会说闲话?就算说那也是眼红,谁在乎?

林母却以为她单纯就是想去韩家过年,想在韩爸面前卖乖,这……还没定亲说亲的,这样在一起多丢人,那指定让人说闲话瞧不起。

“你也是大姑娘,有些事儿也得懂,这处对象归处对象,没结婚就是两家人,不能去人家过年。”

林妍:“我说去他家过年了吗?我去我姥娘家呀?你要是不放心,也跟我一起去,我大舅妈不会管你的。”

以前姥爷可能会叽歪,现在他没有话语权,姥娘说了算,他只会好好好,是是是,你们要吃什么好吃的?

林母给林妍气得够呛,这孩子怎么这么轴呢?半点听不进人劝。真以为赚点钱,韩慕阳对她好,就能为所欲为了?

林妍:“行啦,你也不用多说了,我知道自己做什么,也知道该怎么做。你就过好自己的日子,看好林斐,别让我三叔三婶作妖借钱就行。”

林母:“…………”

她被林妍堵得一句话说不出。

林妍等人收拾好,她让三位老人家跟着韩卫新的车,他中午喝了酒,下午睡一觉喝点茶也醒酒了。

她和韩慕阳三宝就坐三轮车了。

她让林母帮忙把这边略收拾一下,然后把门窗都锁好。

看着他们离开,林母就跟还在玩游戏的林斐唠叨:“你看你二姐,越来越气人了。”

林斐头也不抬,还在哐哐放枪,“我二姐多厉害,会赚钱,会做人,我们学校老师没有不喜欢她的,谁都夸她。就因为我是她弟弟,老师们整天盯着我。”

林斐成绩好,学得轻松,虽然语文和英语没有林妍那么好,但是他理科优秀。

现在他早晚自习不逃课不睡觉,但是回家也会看看闲书、玩玩游戏。

他心态稳,学习扎实,成绩就不错。今年期末考试两个理科班排名25名,刚入学的时候还是60来名呢,进步很大。

他们这一届理科生格外优秀,他能有这个排名已经相当不错,老师自然盯着他。

前世他还贪玩偷懒,早上睡懒觉不出操不早读,晚自习还睡个觉什么的,成绩在班上中等。

今世他被家里人守着,被老师盯着,还被林妍拿捏着,有韩慕阳那样一个存在压着,他就没那么吊儿郎当,学得就挺认真的。

上课都不开小差。

就现在他们老师还讲解林妍的作文呢,有同学还全文背诵,不少男生都把林妍学姐当心目中的女神。

林斐想起来就直打冷战,反正他没觉得林妍有多美。

林母说话没重点,又被林斐带偏了,说了一通他学习的事儿,让他少玩游戏。

林斐:“要不我也不回家过年,我一个人在这里过也挺好。”

林母原本还因为林妍生气呢,这一下子直接被林斐气顶了,吆喝着他赶紧关电脑,回店里忙两天也得放假过年了。

回到店里晚上她又逮着林父抱怨,说林妍心里眼里都没自己这个亲娘。

林父却无所谓,他原本和二闺女也不亲,而且他们的习惯都是闺女长大嫁人就是外人,只有儿子媳妇才是自家人。

他想的是人家韩家有表示,自己这边不能不表示,韩爸说到时候给两人在首都买套房子,当他们的新房。

他跟林母商量:“那咱得给点什么?”

林母没好气道:“我们都把那么大个闺女给他们了,还给啥?”

林父:“话也不是那么说的,小韩不是更优秀?怎么的到时候嫁妆也不能太掉份儿。”他寻思着自己还得多赚钱,俩闺女出嫁陪嫁,儿子到时候娶媳妇。

林母:“你操心也太早了。这才什么时候呢?等他们结婚怎么也得大学毕业,那还四五年呢。她自己那么能赚钱,自己攒嫁妆一样。”

林父:“那哪能?她攒的是她的,家里陪嫁还是得给的。”

这两年他把钱都投进店里,年底分的就越多。人家小韩是真够意思,今年上半年分了他两万,下半年又分他两万。

他这是老板待遇呀!可得好好干。

来年还要在大商场买铺面,这钱到时候合伙投进去,铺面就是一人一半,以后也是个资产。

除此之外,张文博那里开分店、这边发货等等,也能分他和鲁岳农一些外快,这是纯赚的。

林父就美滋滋的,盘算着比他自己卖席可赚得多多了。

他前几天还和一起卖席的朋友联系过,他们说生意不好做,现在一年满打满算赚个万儿八千的,根本不够家里开销呢。

他就庆幸幸亏自己早退出来了。

林母见他也不支持自己,生了一会儿闷气,又想起韩卫新夸林妍的话,还有一中老师开家长会的时候说的话,她又不气了,反而骄傲得很。

行吧,让她去陪着两位老人,毕竟一把年纪,单纯靠大哥大嫂也照顾不过来,她跟着在身边也能照顾一二。

再一想她又觉得二闺女真是厉害了,平时看着温温柔柔的,一旦遇到什么事儿就刺儿得很,根本不会随便听人家糊弄。

这样一想也挺好,以后出去也不吃亏。

人家韩家以后给买房子,自家没那个本事,却也不能什么不管,买买家具还是行的。

总也不能让闺女太掉价就是。

因为这个她也不急着回家过年了,和林父一起留在店里帮忙,能多赚点钱就多赚点。

百-度-搜-,最快追,更新最快

又换域名了,原因是被攻击了。旧地址马上关闭,抢先请到点卡目(去掉>),一定要收藏到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