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现在谢艾也没有别的路可选了。只能听从王献之的命令。
谢艾站起来,他郑重的向王献之作揖,出声言道:“艾遵命!”
王献之言道:“这一回,献之会调上百名死士,听凭足下调遣。并且,会修书一封,让足下带走。足下重回凉国,若是凉王还想对足下下手。足下可带着献之的亲笔手书,向当地士族求助。”
谢艾颔首:“多谢卫将军!”
有了王献之的亲笔手书,就可以向当地的士族求助了!有了当地士族的帮助,便能轻易换掉凉王!
与谢艾谈完,王献之写了修书一封,让谢艾带走。
到了夜间,王献之将阿三叫来,对阿三言道:“阿三,许久未见褚公了,不如随我去见见褚公。”
阿三面色冷漠地点头:“遵命。”
今日下朝之后,褚裒见了褚太后,与褚太后谈论了许久。
褚太后不满褚裒支持王献之进位三公的政治方向。
褚太后委屈地告诉褚裒:“阿耶,王七那小子,这些年来,时常与我作对!为何要由他往上爬?让他当太保,琅琊王氏便会独占大权!”
褚裒沉着脸告诉褚太后:“王七这小子,虽然为人无耻,但是心怀大义,他所做之事,皆为了天下苍生。此前,阻挠他进位三公,是不希望琅琊王氏进一步独占大权。可今日,王七当着诸位公卿的面,将心思直言。我信他所言,当今士族子弟当中,肯为百姓考虑之人,少之又少。王七这小子,真是难得。若是天下统一,恢复太平后。这小子还继续赖在太保之位,不肯退下来。届时,自然会有诸多公卿对付他。”
按照王献之所言,王献之完成心愿之后,便会远离庙堂。褚裒觉得,这些话还算是靠谱的,勉强可以相信。所以,褚裒今日愿意支持王献之进位三公。因为,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知道,王献之是真心为民办事的。世家子弟当中,能踏踏实实为百姓办事的人,并不多。王献之这样,真是士族子弟当中的奇葩。
退一步说,哪怕将来王献之反悔,到时候再联合各大世家一起对付王献之,总能把王献之从高位上拉下来。
所以,综合各方面考虑,褚裒愿意给王献之这个机会。
褚太后不甘心地说道:“若是给他了这个机会,将来琅琊王氏独占大权,难以对付。那该如何?”
褚裒摇头:“若是士族团结起来,共同对抗琅琊王氏。琅琊王氏必定招架不住。王七这小子城府深沉,必定早已看穿此事。故而,将来打算远离庙堂,其本意也是为了保护琅琊王氏。”
褚太后没话说了,她抿紧嘴唇。
褚裒摇了摇头,告诉褚太后:“陛下日渐长大,有自己的心思了。太后适当给陛下一些发言的机会,让诸位公卿听听陛下所言。”
提起此事,褚太后委屈地告诉褚裒:“自从陛下结识王七之后,就不与我亲近了!明明我才是他阿娘!他宁可相信王七,宁可帮着王七,也不愿意站在我这边!”
每次在朝堂上,只要内容涉及到王献之。有人要弹劾王献之,小皇帝必定会出声维护王献之。而褚太后此时最气。因为,小皇帝总是会因王献之的事情跟她争论起来!
“王七这小子实在可恶!”褚太后对王献之的感觉,可以用厌恶来形容。因为王献之当着满朝公卿的面,多次顶撞过她,让褚太后难堪。
褚裒皱着眉头说道:“王七这小子固然可恶,但是他所为,皆是为了大局。你又何必与他计较?再过几载,陛下及冠,你该将传国玉玺拿出来,还政于陛下了。朝堂之事,你莫要在意。”
褚太后沉着脸不回应。
褚裒又交代了褚太后一些事情,然后便离开了皇宫。
回到褚家,褚裒有种感觉,今夜王献之回来找他。
于是,褚裒晚上没有休息,一直在看书。
“原来,褚公早已料到今夕献之会到访。特意留灯等候献之。”
听到王献之的声音,褚裒抬起头,望向轩窗外面。
看到王献之出现,褚裒冷眼望着他,语气冷淡地言道:“递帖拜访,正门入为客,贼人不打招呼而来。看来王逸少没有教导过王丞相这个道理。”
听到褚裒对他的称呼是‘王丞相’,王献之一怔,接着笑起来。他绕过屋门,走进屋子里。
“多谢褚公支持献之!”王献之向褚裒作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