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唯一知己
一下朝,王献之立马被人围住。
王彪之正打算拎着王献之出宫,好好与王献之谈谈。
宦官挤到人群里,出声说道:“陛下请卫将军移步。”
小皇帝要见王献之,王彪之等人自然不能阻拦。
王彪之看了眼王献之,转身离开。
王献之跟随宦官来到司马聃的面前。
司马聃背对着王献之。
王献之没有立马走近,而是朝司马聃的背影行礼:“陛下。”
司马聃转身看向王献之。
看到王献之作揖,司马聃目光复杂地盯着他。
不知不觉,他们都开始长大了。
明明王献之比他还小一岁,可是,王献之却已经司马聃高出了半个头。
小时候的王献之,就像是打磨过后圆润的美玉。如今,王献之的五官发生了变化,那双眉眼,越发精致。这种变化,如同将美玉进一步雕刻,雕刻成神像。美丽夺目,令人不敢直视。
深吸一口气,司马聃缓缓开口,低声问王献之:“方才在大殿之上,王七郎所言,句句肺腑?”
王献之抬眼看向司马聃,他站直身子,淡笑着回答司马聃:“陛下。献之所言,句句肺腑。”
司马聃生气了,他忍不住冲王献之咆哮道:“那你为何当初告诉朕,要陪着朕治理天下!”
吼着,司马聃流下了两行泪水。
司马聃犹记得当初第一次被王献之带出宫,他沉迷于市井街头,逍遥山庄的种种新鲜有趣事物。而后,王献之带着他路过一片坟地。
在那片坟头处,司马聃第一次体会到民间疾苦。第一次体会到揪心是何感受。也是那件事之后,司马聃尝试过饥饿,明白了饥饿是什么感受。只此,司马聃想改变天下。想拯救天下苍生,想让天下恢复太平,想让百姓安居乐业,过上太平的好日子。
是王献之,让司马聃了解人间疾苦,让司马聃见识到人世间悲惨的另一面。
是王献之,鼓励司马聃树立志向,鼓励司马聃往明君的方向发展。
是王献之,改变了晋国。改变了天下。
司马聃不敢想象,若是王献之离开了庙堂,离开了他,那晋国的将来怎么办?他这个皇帝怎么办?
司马聃越想,心里越委屈,哭得越发厉害,
王献之叹了口气,拿出手巾,往前走了几步,递给司马聃。
“陛下,献之出身琅琊王氏。其他世家要的是权力平衡,这些人决不允许琅琊王氏在庙堂上一家独大。”
司马聃接过手巾,一边擦眼泪,一边哽咽地说道:“为何如此……”
司马聃恨极了这种环境。
王献之轻声言道:“昔日天下大乱,给了各大世家机会。士族专兵,皇权衰落。献之曾经想过,要助陛下重振皇权。奈何,献之无能为力。”
曾经,王献之觉得自己可以改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