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8 章

这几年,王献之来去匆匆。每次来京城办完事,便匆忙离去。极少抽出空,与朋友们聚会饮酒。如今,王献之留在宫里与小皇帝饮酒。看来,王献之并不急着离开建康。

顾和也想到了这一点,他起身说道:“明日再来寻他!”

武陵王也起身,两人结伴离开王家。

王献之在宫里陪着司马聃喝酒喝到大半夜,司马聃想听王献之操琴。王献之便操琴。司马聃想看王献之跳舞,王献之便跳舞。司马聃觉得王献之跳得不好看,亲自教王献之跳舞。

“陛下的舞,跳得甚好。不知师从何人?”王献之笑眯眯地望着司马聃。

喝了几百杯酒,司马聃已经有些微醺了,他趴在案几上,告诉王献之:“是尚书令。尚书令下朝后,时常留下来,教朕学习。文章之外,尚书令会教朕跳舞。”

原来是顾和。

王献之颔首,他望着夜空,笑着言道:“许久未见顾公了。”

司马聃伸手拉着王献之的衣袖,说道:“尚书令说,年后他想辞官,前往会稽学无止境学堂授课。朕不想让他离开。”

王献之告诉司马聃:“顾公毕生所学都传授给陛下了,再无其他,可以传授陛下。所以,顾公要离开了。”

司马聃把手收回来,捂着脸说道:“为何贤才,个个离去?”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sp;殷浩辞官离京。

会稽王也不管事了。

就连王羲之,也辞去了会稽内史的官职。

蔡谟虽然还是司徒,但是早就跑去会稽那边当了授课先生。

刘惔身为丹阳尹,却时常不上朝,不知道在忙什么。

谢尚升为骠骑将军后,便跑去会稽搞起了服装设计,现在还要开办服装厂。

司马道生与王献之时常不在京中。

曾经,这些人在建康时,建康是多么的热闹。哪怕身在宫中,没有亲身参与宫外的热闹,司马聃在宫内听到宫外发生的事情时,也能高兴许久。

然而,当这些人渐渐离开建康后。司马聃觉得,建康越来越没意思。

越长大,司马聃越觉得孤单。

难道,这就是帝王之路?

王献之感受到了司马聃的落寞,他伸出手,摸了摸司马聃的头。放轻声音说道:“陛下。诸君虽然离京,却没有停下努力的脚步。每个人,都在适合自己的道路上不断地前进,为晋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努力。”

司马聃把手拿开,眼睛红红地望着王献之,声音委屈地说道:“可是,朕觉得好没趣。”

王献之告诉司马聃:“陛下,帝王之路,本就是独木桥。”

司马聃忍不住了,他小声抽泣起来:“有时候,朕希望自己并非皇帝。而是普通世家子弟。”

王献之叹了口气,柔声说道:“人生没有如果。只能向前看。陛下身为一国之君,身兼重担。晋国的千千万万子民,都依靠陛下。陛下若不坚强,百姓怎么办?”

司马聃将脸埋进臂弯里。

王献之没有再说话。

这一回,王献之在建康呆了三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