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说起来,那些钱不是给赵有金的,是给法律的,是给外人看的。
随着张莱和姜玉燕的曝光,两个人的公司也被更多的人熟知,趁这个机会,姜玉燕给裁缝店新址开了业,张莱裁缝店正式改名成了张莱定制。
这是全国第一家的高端定制店铺,大受欢迎。
喜事总是一起来到的,先是张莱得了京市服装博览会的金奖,紧接着新店开业,过了不长的时间,港岛那边的专卖店也开业了,过了又没多久,秋冬新款上市,卖的特别好,甚至有的店都卖脱销了。
保守估计,这一年的营业额能
突破四千万的大关。
尽管这些钱算不上太多,可和去年的哪一点销售额相比,已经是质的飞跃了。
这一年,姜玉燕得到了,第一笔大的分红,足有两百多万。只不过这些钱到了姜玉燕手里还没捂热乎了,就去还了贷款。
公司的一切都刚刚起步,需要投入的地方还有很多,等到公司的一切都上了正轨,她的分红一定还会更多的。
姜玉燕在外面开了一个大公司,还上了报纸的事在原主的老家是彻底传开了,所有人都羡慕赵有金的一双儿女都这么出息,女儿成了大老板,儿子在M国读书,以后也会是要有大出息的。
马上就要过年了,赵有金去集市上买年货,回来的时候碰上了也去买年货的村人。
她们的村子并不算太大,所有的村人都是非常熟悉的。
看到赵有金,她们互相打了招呼,就有一个跟赵有金年纪差不多大的中年妇女问道:“有金,你也来赶集啊?”
赵有金骑着自行车,“嗯”了一声。
又有一个三十多岁的妇女问道:“婶子,你可真有福气,玉燕现在是那么大的公司的一个老板,玉龙也在M国读书,以后肯定也是有大作为的。”
她的孩子以后能考上大学就已经很好了,去M国读书她想都不敢想。
所有的人都开始恭维赵有金,其中说姜玉燕有出息的人更多。
原因很简单,姜玉龙的书还没有读出来,姜玉燕就已经是个大公司的老板了,眼下当然是姜玉燕更有出息了。
赵有金听得很不是滋味,开口说道:“玉燕的生意做的大,可都多少年没回来了,心里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我这个亲娘。倒是玉龙,尽管在M国,可每个月都给我打电话。”
她恨不得把姜玉燕的身份告诉所有人,可是她不能,现在听到有人这样夸奖姜玉燕,她的心里十分不舒服。
“有金,你以前不是还说玉燕孝顺吗,读大学的时候就给你寄钱,这孩子忙了,回家的时间当然就少了啊。”
“是啊是啊,玉燕这么忙,我听说她的公司有好几百人呢,管理这么多人不知道多忙呢,玉燕是没有时间看你,你可以去海市照顾她啊,给她做做饭收拾收拾家务什么的,玉燕下班以后也
能吃个热饭。”
“我们做父母的,可不就是盼着孩子好吗,玉燕忙起来没时间回来,做父母的得理解她。”
有平日里跟赵有金不太对付的,就在一旁说道:“有金,你不要说玉燕不孝顺了,她可是每个月都给你寄钱,寄了好几年呢,你家的玉龙能上大学,不多亏了玉燕赚钱吗。玉龙在海市上大学的时候有没有给你寄过钱,这玉燕月月给你寄钱,你反倒是说她心里没你,玉龙的福你还没享到呢,在你心里倒是是好孩子了。有金,这儿女都一样,谁孝顺谁就是好孩子。”
这话堵得赵有金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能闷着头使劲蹬自行车,把一群人甩的远远的。:,,.</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