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娴笑道:“闲来无事就叠了,让表嫂见笑。”
韩嫣还是觉得挺奇怪的,正好某一天晚上,夫妻夜话时,韩嫣和孟庭聊到了这里。孟庭说:“我问过静娴了,她说是孙尧教她叠纸鹤。孙尧的弟弟孙隽很崇拜静娴,静娴也时常给他们那批学生上课。”
原来是这样,韩嫣恍然大悟。别说,静娴自从进了太学后,改变了不少。从前的静娴可不是这种会每天叠纸鹤装饰闺房的小娘子,而且,静娴近来好似和孙大人走得有些近?
韩嫣这么想着,便探头凑近孟庭。孟庭稍偏头,就看到韩嫣脸上神秘兮兮的表情。
夫妻间心有灵犀,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个表情,就能明白对方想要传递什么。孟庭就这么读出了韩嫣接下来要说的话,他说道:“不论怎样,这是静娴自己的事。我们且旁观就好。”
孟庭说罢就抱着韩嫣换了个姿势,让韩嫣好好窝在他怀里。他温声道:“早些睡吧,有了身孕就不要操心太多了。”
韩嫣:“……哦。”她蹭了蹭孟庭,乖顺道:“好吧。”
……
天气愈发的暖,冬日所遗留下来的所有寒冷都尽数消弭。
街道上的人越来越多,整个京城变得热闹起来。
京城一热闹,各种消息就传播得更快。有许多百姓都在讨论刘静娴,说这个太学第一位女司业知识渊博,脾性如水;说她貌美而得体,口碑不错。
还有百姓家的孩子或亲戚在太学里读书的,也常说起这位唯一的女司业,所言不乏溢美之词。
刘静娴的名声越来越大,除了少数人等不理解女人为何要去教书育人,余下的绝大多数人都对她持赞扬态度。
收获这些,刘静娴说不出的满足充实。
这期间,她也收到了她爹给她的信。
原来,孟庭将刘静娴进了太学后的种种告知了刘家爹。刘家爹心中是欣慰的,前几个月堆积的苦闷焦灼得到极大的舒缓。
更令刘家爹感到高兴的是,刘静娴的名声已经传到青州府了。青州的学子们相继知道,太学里多出一位女司业,做得不比男司业差。
刘家爹颇为自豪和感动,便写了信给刘静娴,鼓励她好好发挥她腹中的书卷。
刘静娴读着爹的信,心中多出些暖意。
没过几天,太学众官员接到了一项差事。
——说是商丘一代发掘出一批史籍,需要将其识别并编纂成现今的文字用语,供史官们记录整理。
这样的差事,原该是归翰林院的。但鉴于此次发掘的史籍量大,翰林院人手不够,祁临帝便将一部分任务量拨给了太学。
太学的官员们许多都是翰林出身,干这种活很好上手。
唯有刘静娴,从没做过识别古文字和修撰工作。对着分配给她的古籍,刘静娴不知从何下手。她努力的捋了捋,却还是觉得无从应对。
刘静娴为此很是困扰。
看着同僚们一个个忙碌的投入其中,刘静娴也不好拉着他们教导自己。她有心想请教孟庭,可是一来孟庭最近忙碌不说,二来,太学也不允许她将这些古籍文物带回孟府。
面对这样的局面,刘静娴难免感到烦忧。她好像有些无路可走了,好不容易才搏出属于自己的天地,难道要止步于此?
刘静娴的忧心忡忡,被孙隽看出来了。
某日下学,孙隽跑到刘静娴的跟前,询问她为何最近看着不大高兴?
刘静娴满腔愁绪无人诉说,此番被孙隽察觉,她无法控制的就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孙隽。
她说:“纵然我饱读诗书,却从未研习过如何识别古文字。无法识别,便无法将其编纂为现今的文字用语。同僚皆忙着,无人得空教我,表哥亦鞭长莫及……”
不想孙隽听了,却是双眼一亮。他道:“没关系啊!还有我哥哥呢!我哥哥也是科举出身一路到殿试的,在翰林院和古籍打了几年的交道。刘司业,您别担心,我今晚就和我哥哥说,让他来指导您!”
“哎,等等……”
刘静娴想说什么,可孙隽忽然就跑走了,刘静娴拦不住他。
唯有视线跟随孙隽,瞧见远处孙尧来接孙隽了。
孙尧正好走到太学的牌匾下,他看见孙隽向他跑来,不由面露笑容。又看见远处的刘静娴,便遥遥向她拱手施礼。
刘静娴顿了顿,这会儿也不能跑到兄弟二人跟前做什么,唯有遥遥回礼。
……
刘静娴本以为,孙隽只是说说的。
没想到,第二天下学时,孙尧竟然真的来了。
彼时,她正在房间里,对着摸不到头脑的史籍发愁。
就听门外脚步声靠近,孙隽清朗的声音传入耳中:“就是这儿了,刘司业就在这里!”
然后,刘静娴就看到孙尧。
他被孙隽拉入房中。
见刘静娴有些微的惊讶,他笑得很温和,第一时间为她解惑:
“擅闯刘司业的房间,抱歉……是这样,昨晚阿隽和在下说了史籍的事,刘司业若是信得过在下,可否将史籍借在下一观?”
刘静娴想了想,说道:“孙大人这边请。”
她将孙尧引到了妥善安放的古籍前。
因这是文物,翻阅的时候要戴上手套,需倍加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