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我们带来的项目,是针对滨莱新区所有农村的。以前嘛,我们也曾经搞过沼气池发电,冬季取暖,供应燃气灶之类的东西。
一村一个沼气池,这样的工程我们是搞过。但是现在基本上,全都歇菜了,对不对?”
跟着王晓松一起来的肖飞虎点点头:“没错,以前的沼气池项目,我们刚开始看技术资料的时候,说实话看上去很美。但是很快就发现这个沼气池的项目是存在问题的。
沼气池产生沼气,靠的是农村居民的日常排污,用人畜粪便来产生沼气。但是这样做存在一个非常不好的缺点,那就是,靠着村民的日常生活,能够提供多少人畜粪便,能够生产多少沼气?这个东西他是没准儿的!
但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对沼气,对能源的需求可是很高的。所以说,沼气池,基本上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没有办法满足农村的正常生活所需的。
后来呢,慢慢的很多人就把沼气炉全都扔到一边,继续用秸秆,用玉米杆来点火做饭。所以啊,当初覆盖了整个滨莱新区三个县的一村一池的项目,已经是名存实亡了。”
听见肖飞虎这么说,崔建国呵呵一笑:“是啊,当初我们的项目呢。那就是一拍脑门就上马了,愿景很美好,但是最终的效果却不怎么样。
不过这一次,我带来了新的项目,新的技术,而且我确定,这些技术可以非常好的弥补之前一村一池项目的不足。”
听见崔建国这么说,王晓松并不感到很开心,毕竟这么多年来。怀揣着各种‘先进技术’找到环保局来要投资,拉项目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如果这个话不是从崔建国嘴里说出来,王晓松很可能都不太愿意听。新技术是好,但是新技术也意味着缺乏实际操作,意味着存在更多的风险。
王晓松不是保守派,但是他同样认为,应当遵循自然规律,循序渐进,而不应该搞运动时的跃进。农村的沼气池项目,当初就是犯了幼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