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山青花欲燃,沉静如画的黛绿山景,因这抹忽现的妃红,似鲜嫩颜料晕染水中,春意盎然地流动起来后,不过片刻,这淡如飞烟的轻红,又隐入了重重青翠林桠中,不可再见,春山归于青碧的沉寂,只闻鸟语声声,空旷缈远。

手执画笔的薛寂,怔怔出神一阵,才发现自己,竟因远处忽现忽消的一点妃色,而莫名恍神许久。心绪难解的微微空茫中,薛寂静默须臾后,低头看向自己的画作,欲继续执笔作画,却发现,无从下笔。

原已绘就大半的青山绿水,此刻看来,死气沉沉,古板无比,似是缺了什么。

……缺了什么?缺了那似烟如霞的一抹轻红吗?

山亭中的薛寂,手握着画笔,静思不动时,玩得微微出汗的慕容瑛,跑了过来,边看向阿舅的画作,边好奇问道:“阿舅,为什么你总爱画些山山水水,从不画人呢?”

因心茫不解而无法继续作画的薛寂,放下画笔答道:“画不出来。”

“画不出来,可以临摹啊”,慕容瑛道,“我昨天得了一幅好好看的美人图,等回去后,拿给阿舅照着画就是了。那幅画可好看了,我之前,还没有见过那么好看的美人图呢……”

小男孩清亮的絮絮说话声中,天色渐渐微阴,薛寂见似将落雨,遂携众人下山返程。但,未等入京,雨就落了下来,且不是他所以为的霏霏细雨,而是越下越大,只能暂停归程,先找地方避雨容身。

侍从报说前方有一染坊可供避雨时,薛寂起先还未放在心上,等车马在染坊前方停下,薛寂下车望见这座染坊全景,不由在落雨下,微微怔住脚步。

“阿舅,怎么了?”不解的慕容瑛,朝薛寂仰首看去。

“……没什么……进去吧。”

簌簌雨落,溅起水花朵朵,茫茫萦绕的雾汽,为颜色纷呈的染坊,披拂上一重缥缈迷离的纱衣,向里走着的薛寂,心中也浮起些缥茫虚缈之感,像是时隔经年,重又走进了一个曾经的梦里。

这座染坊,他在九岁之时来过。那一年,也是这样一个春日,他在归程中,忽遇大雨,不得不就近暂避此处。

甫一走进这座染坊,年幼的他,就有些心神迷恍。明明是初至此地,却似是重回故地。他怔怔地向里走着,在雨棚下垂挂的道道染布中,绕走过一道又一道丁香月白、浅碧桃红,最终停在一道雨过天青色的染纱前,驻足静望,好像其后有人,只要他抬手拂开垂纱,就能看见。

鬼使神差地,九岁的他,一路迷迷恍恍地走到了那里,并真的心神恍惚地抬手拂纱看去。可,纱后无人,空空荡荡,只有一株小小的碧绿草叶,纤弱地生长在青石边,于风中颤颤摇晃不停。

恍若大梦如醒,年幼的他,人在那一刻醒了,可此后,却在夜梦中,反复梦见那时场景。

从那时起,他开始常常做一梦,梦中之事,总是一样,他因避雨,来到这座染坊,听见雨中,有歌声渺渺传来,依依轻唱:“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他循着歌声,绕走过一道道颜色各异的染纱,走至那道青纱前,抬手拂看,欲寻那帘后歌唱之人,可却总是不见人影,拂帘的那一刻,歌声消隐,满目空茫,天地孤寂。

梦中事,总是一样,唯一变化的,是梦中的他,随现实里,一年年地长大。现实中,他年已十五,梦中的他,也已十五,十五岁的他,在那场怪梦中,依然会来到那座染坊,行走在一道道随风飘摇的垂纱中,就像……他此刻一样。

铺天盖地的风雨声中,向染坊内走着的薛寂,忽听有隐约歌声传来,登时心头一震。一时间,他都有些分不清自己是在现实还是梦中,脚下走着现实与梦中同样走过的路线,绕走过一道又一道的染布轻纱,望见了那道高高悬着的雨过天青色垂纱,只觉一切似真非真、似幻非幻。

他没有近前拂开垂纱,怔怔站停在那里,听那轻柔歌声,一声声清唱,正如梦中,“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