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吕文媗并没有理会,因为她清楚,这里虽然平和,但是她一旦理会,那些流民依然还是会围上来,便是刘备派来的两个侍卫跟在后头,只怕也挡不住。

吕文媗说道“会算账识字的有吗”

流民们顿时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又是城里的士族过来收奴仆了,大多数人都失望,因为他们挑的不是认识字会算账的,就是挑孩子,还要长得好看。

没有几个人应声。

吕文媗心中微沉,也是,这个年代只有士族才有书籍的年代,庶族要读书认识字,是极其困难的,一万人里头,也就出十个例外。

只要是士族,并不至于沦落到成为流民的地步,当然,吕文媗那是例外,毕竟她父母双亡,家已经散了。

吕文媗正想放弃找个账房,只管找几个伶俐一些的,暂时培养一下。她早就有所准备,然后让跟来的侍卫带过来一些干粮,然后每户分发了下去。

她扫视周围,最后目光停留在干粮落在老母和妻子身上的年轻人。

这不能说什么,但是在时间效率下,这样挑中的人差错会无减少,给老母是孝心,有孝心的人,人性是可控的,而给妻子,在这个女人如衣服的卑贱年代,这种男人至少是本性不坏的。

至于给小儿,吕文媗就不考虑了,因为不管好人坏人,对自己的后代总是会重视一些,这样选人难免不如前两者准确。

吕文媗有些失望,这近乎六百人里面,她找不到一个给自己的夫人的,多是给幼儿或者自己吃了。

但她也有些安慰,给老父老母的也是不少,只是都推却了,除了爱儿之心,也是因为年轻人能有个活路,这样一家子还有希望活下去。

吕文媗走到一老妇和一个年轻还带着点稚气的魁梧少年身边,这一对显得格外与众不同一些。

吕文媗五识敏锐,她一眼就看出来,老妇吃干粮的姿势很是端正,而且也是慢条斯理,没有任何的声音,这是士族教养出来的吃法。

而这个魁梧少年,眼神清明,眼里也只有对老妇的关心和担忧。

两人看到吕文媗过来,老妇就停了下来,然后带着孙子准备行礼。

吕文媗止住了,温声问这个少年道“你叫什么名字”

魁梧少年看到吕文媗一怔,他微微避开了吕文媗的眼神,说道“东城鲁肃拜谢。”

东城人,是下邳附近的县城,难怪了,这对祖孙能够走得到下邳来。

“观夫人和鲁肃礼仪,二位可是士族出身”

鲁老夫人不卑不亢,说道:“孙儿正直孝期,老身陪孙儿去拜会老师,回来路上遭了劫,好不容易逃得性命,奈何老身拖累,孙儿与老身只能暂留小沛。”

虽什么都没说清楚,但也能猜测一二,只怕士族鲁家不太平,孤儿寡母的士族家主,总是会引人觊觎的。否则,老夫人不会在孝期就急着带孙儿去拜师,而且在到处都是乱象的徐州,年迈的老夫人还是亲自上门,这般诚意恳切,怕是这个老师可以帮助到鲁肃。

只是出了这种情况,怕是拜师不顺畅,让这一老一少宁愿做流民也不回去

吕文媗想了想,说道:“不知二位有何打算”

少年欲言又止,却被老夫人按住了,之前吕文媗问及识字算账的人,少年鲁肃就想上前,他只是想立刻让祖母好过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