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长在等待李翠萍做菜的时候,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以为李翠萍肯定是那种把所有材料都扔在锅里一起烹饪的农村妇女。
却没想到李翠萍端出来的居然是小巧的几盘炒菜。
这几盘菜的卖相很不错,小组长稍微放下心,伸手夹了一口菜放到嘴里,眼睛便蓦然睁大了。
味道真的很不错,在家常菜里绝对是让人舒心的味道了。
几个人吃吃聊聊,很快吃完了一桌子的菜,组长和组员徒步离开,回到于家谢过于父于母,然后坐上车子。
在临走的时候,于雅忽然追了过来,有些好奇地询问组长:“老师……我想问一下,京大有没有一个姓傅的老师?”
“傅?”组长犹豫了一下,还是给出了回答,“我们的副校长姓傅,不对,他就要晋升做校长了。”
“你怎么知道有一个姓傅的人?”组长有些好奇。
于雅有点儿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额角的头发:“之前我们村有个知青姓傅,然后我和他……”她没有直说,但大家都知道她的意思,“他高考完就被家里人接了回去,然后他和我约好,说他父亲在京大任职,是副校长,到时候让我千万考到京大去,我们两个就能见面了。”
没想到随意出来招揽个学生,都能到副校长儿子下乡的村子,还碰到了副校长儿子在农村的小对象。
组长在心里啧啧感慨了一会儿,然后安慰于雅:“别担心,你的成绩去京大应该没什么大问题,实在不行你就去首都别的学校,比京大也不差多少。而且傅校长为人很正直,作为他的儿子,也肯定是个重诚信的人,别太担心。”
不得不说,组长的这番话让于雅安稳了不少,她对着组长露出一个笑容,连着感谢了好几句,才目送着组长离开。
回家之后,她把这件事和于父于母一说,于父于母都有些头晕目眩,没想到傅文石真的没有骗他们,而是他的父亲已经要升任校长了。
已经决定好了报考志愿的于雅次日和于父一起动身去了县城,把报名表填好。
黄寿也填报了燕京大学,并且在这段时间天天到李翠萍这边帮忙干活,蹭吃蹭喝,他嘴上说着是闲着没事儿帮干妈做点儿事儿,但李翠萍和孟明知还有黄寿都知道,这是因为黄寿就要长久地离开李翠萍了,他有些不舍。
很快到了半个月后,这时大家该报志愿的都报完了,没报志愿的也准备好了明年继续高考,考生们的情绪趋于稳定。
李翠萍大操大办了一场宴席,但在宴席上,却出现了一群不速之客。
李翠萍的娘家人。
按理来说,李翠萍的丈夫死得早,她孤儿寡母无依无靠,娘家人应该帮扶一把,就算是平时不帮忙,在原著里李翠萍瘫痪在场的时候,也应该过来看一看,关心一下心性还没有成熟的孟明知。
只是这么长时间,李翠萍的家里人根本没有出面过。
这次看到孟明知有了出息,京大派人送来了不少钱和吃的,李翠萍的家里人才一股脑地到了宴席现场。
李翠萍家的情况很简单,她的父母还健在,身体没什么大问题,但小毛病不断。
她是家里的二姐,上面有一个大姐,远嫁到了别的村子,已经好几年没有联系了。
在下面有个三妹,三妹嫁给了同村的人,经常回家照顾父母。
至于最受两个老人疼爱的小儿子,是被千娇万宠着长大的,因为游手好闲,现在还没娶媳妇,别人家的父母听说嫁给老李家不仅要照顾老人,还要自己一个人侍弄那么多地,都不愿意让闺女过来做牛做马。
……特别是,李家人还出不起太多嫁妆。
李建本今年已经二十五了,同村这么大的男人,都已经成家了,孩子都能打酱油了,可他现在连媳妇都没讨到。
总是被村里人嘲笑的他把怒火撒到了父母身上,可他的父母就算是拼死拼活,也不可能攒出两百块钱,帮李建本买个媳妇进门啊……特别是李建本花钱又大手大脚的,还经常偷家里的钱出去和朋友喝酒,他父亲想打他,但母亲舍不得,就逐渐造成了现在这个尴尬的局面。
因为两个村子有一定的距离,李翠萍又没什么钱,所以已经十多年了,也就李翠萍的三妹过来过几次,看了看李翠萍。
如今他们一股脑地过来,当然不是为了恭喜孟明知考上大学,或者关心李翠萍一个人带孩子的不容易。
他们看到的是京大的人给孟明知的奖金和那些要好几个人才能搬动的米面肉菜。
孟明知成了状元这事儿还是村里考生的家长告诉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