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
“妈妈。”
“好啦好啦,怎么比小时候还腻?”
雨桐悄悄抿抿嘴,小时候我不敢叫你妈妈呀。
林大伯和老娘对视一眼,愈发笃定孩子是外头受了委屈。后果就是,大伯当晚骑摩托上蔡星月和王小东家,把旅行过程刨根问底半小时,再三确认没事儿才肯回来。
第二天,林雨桐一大早就搭舅舅的车去镇上。
因为星期一是荣安镇的集日,十里八村的男女老少都会来赶集,人流量巨大。在挣够学费之前,何秋菊暂时住在蔡家,小伙伴们把每一个种类的光碟放一盘在门口,林雨桐用硬纸板写了大大的“卖碟”两个字,挂在集市入口处,剪头直行八十米即可到达。
蔡星月把他爸防火巡山的扩音器拿来,循环播放“最新最时髦的碟片十块一盘,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隔着二三十米都能听见。
原因无他,想到这么“打广告”的他们是第一家。
果然,小广播才上线没几分钟,就有人循着声音找过来。
“小伙子你们都有些啥碟片?”问话的是个叼烟枪的老大爷,身后还跟了几个同样穿背心大裤衩的大爷。
王小东眼睛一亮,“哎哟大爷可问对人了,去年电视上看的《长征》还记得不?下雨那几天镇上的变压器烧了,全镇停电……”
“当然记得,供电所那几个毛小子也不帮咱修,《长征》最后那六集都没看到,在哪儿会师来着?”
“电视上没演,开党.会不是听过嘛?”
大爷老脸一红,“嘿刘老汉,就你屁话多,这听来的跟电视上演的能一样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没看上是挺可惜的,以后估计也不会再播了,唉……”
“大爷别急,咱们这不是有吗?您看。”指指门口,一堆圆盘在阳光下折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芒。
他从家里抱了电视机和影碟机来,挑出一碟《长征》,画面上出现的就是最后一集。
大爷们瞠目结舌,赶紧问是怎么回事。
王小东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让农村老大爷们体会了一把“我知道怎么回事儿我知道谁会死就是不告诉你急死你”的剧透精髓。
当然,最终结局肯定是买咯。
大爷们虽然没几个钱,可随便背点土豆大米来也能换几十块钱。这几年外头都在传荣安米油养人,不少市里人都闻声而来,村民们只要不懒,种出大米和油菜,绝对不缺几十块钱。
大爷们一人买一盘,回家看完了还能换着看,实现资源共享,虽然只花了十块钱,却看了几十块的“片子”,这买卖傻子才不做呢。
这样的老伙计们来了一拨又一拨,没多久,王小东忙得额头冒汗,“秋菊快看看,卖出去多少了?”
何秋菊头也不抬,“121盘。”她负责记账。
“121,一盘赚八块……”话未说完,何秋菊抬头,面无表情声无起伏机器人似的报出来——“954块。”
这姑娘理科好,尤其心算能力比计算器还快,像这种简单的加法她都不用过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