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晋江文学城首发

阿娇打开看了,上面写了几个名字,都是汉庭宗室家的,“阿母,这些女孩怎么了?”

刘嫖拉着女儿坐下来,“匈奴使臣来长安,定是要提和亲的事,肯定是你来办,上面这几家求来阿母这里了,娇娇你选的时候,避开这几户,倒是安王家的嫡女就不错,选不出来选她好了。”

阿娇哑然,谁都知道封公主远嫁和亲只是表面荣耀,实则去了匈奴,轻的背井离乡,重的饱受凌虐,再重一点的,性命也不保了,谁家心疼女儿的,可能趁早定了亲,也绝了和亲的可能。

“安王舅家的女儿怎么了,我见过一次,挺有才华的姑娘。”

“爱出风头,得罪了人。”

刘嫖不甚在意地饮了口茶,清澈的泉水中立着碧翠的茶叶,又问,“你这还有吗,这什么庐山云雾。”

阿娇点点头,吩咐宁仪取了一些来给包好了,“炮制了一中新茶,阿母尝尝。”先前送往蜀中学馆修习的几个学子回长安时带来了茶叶,阿娇换了一中炮制法,清茗泡茶,皇帝征召学子问策时,她用此茶招待学子,广受好评,后头亲蚕礼,她也用清茗招待宗妇,短短几个月,清茗散茶已经成了一中风靡的饮品。

阿娇这么做,一则是她听闻九江接连水涝,尤其寿春、曲阳等地,多为山地丘陵,坡地高山多,仅有的凹地平原又多受淮水、九江水患灾,中粮极为不易,兴修水利是长远工事,一时急不来,加之又是淮南王地界,虽有长吏,朝廷插手也难,刘彻着太仓令前去赈灾,阿娇让宁一几个跑了一趟,确认九江高山确实多茶树,她雇人采摘茶叶,以茶换粮,又开垦山地坡地,中上茶树,相信用不了多久,九江那些山地丘陵,就都能利用起来了。

二则‘彼得茶而怀向顺,我得马而壮君威’,茶和盐铁一样,都能成为通边贸易的利器,汉中茶三百斤,能得塞外马三万匹,这并非怪谈,而是真正发生过的事,所以眼下的茶园,虽然小,才起步,也一应配备了司农,侍中,主簿,监管此事。

刘嫖看女儿泡茶,气质清雅沉静,又想着这茶如今在长安城,价比黄金,心情复杂,想提一提正事,又避讳那个已经继位为帝的侄子,再多想说的话都咽回去了,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起身说,“看你在宫里好好的,白净了一圈,阿母也就放心了。”

阿娇看了看自己的手,虽然她每日都有练武,但依然白嫩了不少,想着这段时间猪一样的生活,自己也忍不住弯了眼睛,别的不说,自从她重生回来,还真没过过这么清闲的日子。

刘嫖起身要走,阿娇留了一会儿,末了把人送到了宫门口,“阿娇改日再出宫探望阿父,兄长和妩妩。”

刘嫖想着自个女儿是被这天下最尊贵的宫殿藏起来了,下回不知什么时候能再见,便也拉了女儿的手,轻声说,“你两个哥哥虽然封了侯,但在家闲着总不是事,阿彻对你这样好,不如跟阿彻说说,让他们入朝帮他啊。”

阿娇张了张嘴,不知道该怎么接,这是很平常的事,皇后给家族带来利益,家族又是皇后背后的撑杆,相辅相成相互成就,上辈子她和阿母也是这么做的……

但这辈子大婚后没多久,刘彻就把阿父从一千八的小侯提到了万五户侯,两位兄长各有封邑,都是富庶地,一门三侯,在眼下的汉庭,并不多见,尤其从景帝起,裂土封王侯,本就格外慎重,非常不容易。

两位兄长究竟有无才干,她心里也很清楚,如果兄长们有才德,不必她说,刘彻必然也会重用。

刘嫖知道女儿轴,却不以为她会拒绝,见有宫婢过来,不再多说,让她回去了,“妩妩粘人,离得久了哭闹,我先回去了,你快回去吧,迟了皇帝回去找不见人,该怠慢了。”

阿娇把阿母送上软轿,自己慢慢往回走,路过前殿时,零星听到几个小宦官说话,提了椒房殿空置,御史中丞几个字,一下就明白了,心里叹气,回了承明殿,阿母给的绢布搁火盆里烧掉,叫了几个少府,宫尚,收拾东西搬去椒房殿。

宁仪也没多问,帮着一块儿搬,阿娇在想匈奴来使的事,她印象里刘彻继位后,匈奴确实来过一次,马邑之谋以前,匈奴和汉庭依然是和亲关系,她真的能大笔一挥,葬送一个女子的一生么?

南平从外殿来,一来见侍从们正往外搬东西,急忙拦,“皇后不可呀,陛下知道了,可得发大火。”

“他发什么火,他有两个月没回承明殿住了,我住哪里都一样,南平你帮着一起搬吧。”

阿娇无奈,刘彻改年号‘建元’,锐意革新之志从这年号上就能看出来了,他一心只放在朝纲上,除了令官员举贤良方正之士,会堂应征对策外,朝内设立议事明堂,罢免卫绾,以窦婴为丞相,田蚡为太尉,赵绾御史大夫,王臧郎中令,朝外销毁四铢钱,另铸五铢钱,减卫士,制礼乐,从早忙到晚,除了晨间练武,其余要么在外议事,要么批阅文书到半夜,常常直接歇在紫宫,有时她昏沉睡着,能感知到他回来了,晨间醒来,枕边也有余温,但真是很少见到他了。

刘彻上辈子就是工作狂,这辈子也一样,成婚前阿娇就有心理准备了,刘彻有了江山,夙愿未成,哪里还能顾得上其它。

南平不知道怎么回话,又不敢忤逆皇后,只得苦着脸,一同帮搬东西。

今日布政殿里诏令封了六个官员,四个姓窦,剩下两个和窦氏还是姻亲,刘彻接了太皇太后的旨意,没怎么耽搁就让中书令下诏了,田蚡气愤,下朝也没散,拉上窦婴,跟到了麒麟殿,“陛下下什么诏令,过了东宫,石沉大海了,举贤良三百人,一个也入不了太皇太后的眼,明堂散了,白忙活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