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晋江【改错字】

皇宫内苑,波诡云谲,圣旨拟定一份放在他这儿,似乎并不是足够安全,尤其他驾鹤西去后。

一国之后的甄选,选谁,选哪个家族做外戚,说轻了是选择一个管后宫的贤内助,说重了是关乎国运,因着外戚、皇后,未来子嗣之争,动摇国本的事,也不是没有。

刘启沉吟片刻,又让卫绾和尚书令、詹事,三人誊抄了一份,交给儿子保管,“你自己收着一份,哪一份都有用,你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你姑母的野心,虽然几年前建章宫刺杀一事后,你姑母收敛了性子,但倘若堂邑侯当真做了岳丈外戚,她收不收得住野心,还尚未可知,如何摆放他们的位置,我相信你能做得很好。”

刘彻心中有数,见父皇面色倦怠,便让他好好休息,不必操心这些。

刘启摆手让他去。

刘彻要将那张重弩一起带走,刘启不给拿,“这张重弩,随我一起藏在皇陵,你走罢。”

他说起生死,一片泰然,又极其喜爱这张重弩,抚摸着弓弦,爱不释手,刘彻心中亦有怅然,也不与他争抢,只是道,“汉庭会越来越强盛,父皇不必忧心。”

临到死,总也有心愿未了,这张重弩,略略让他宽慰,等儿子出去后,刘启才和身侧的老宦官说,“当初商议太子婚事,我却是出了一昏招,差点让阿娇嫁给了旁人,平添出许多事端,到底有些对不起那小子了。”

许寿是跟在皇帝身边的老臣了,忠心耿耿,也见不得皇帝自责,劝道,“若是当初便把陶七公主册为太子妃,她如今深陷后宫,去不得雁门关,又如何能做得出这重弩呢,桑、农、盐、铁,陛下为太子选了一个好太子妃,太子感激还来不及。”

那倒是,遗旨的效用甚至比圣旨还要厉害一些,刘启了却一桩事,倒是心中畅快,困意上来想歇息,临睡又朝老宦官招手,“你这老东西,老了老了,可不要背叛我,提前走漏了消息,不然我做鬼也不放过你。”

近来陛下许多时候好耍赖了,像小孩一样,许寿哭笑不得,表着衷心,“老奴无子无女,陛下早已在长安城为老奴置办了家业奴仆,过清闲的好日子,也受人尊重,将来要是愿意,还可在太子身边伺候,老奴做什么要背叛陛下……”

“陛下放心,方才拟旨之前,前殿清理了个干净,丞相、尚书令、詹事几位大人身边,老臣也注意着些,决计不会坏了陛下大事。”

这是做父亲的临终前唯一想为儿子做的事,他如何忍心看他不达成啊。

刘启得了保证,安心睡去。

许寿等着他睡熟,又替他掖了掖被子,这才示意候在两侧的宫婢们,随他一道轻轻退下。

刘彻拿着圣旨回了太子宫,唇角噙着笑意,细看一遍,听得南平的叩门禀告声,才将圣旨收起来,放到暗格里,有了这张圣旨,金口玉律,阿娇这一生一世,就是他的人了。

南平进来,见自家主上难得面带笑意,不由也笑,“可是公主来信,信里说了好话了,自陛下身体有恙,难得见太子展颜。”

刘彻没答是或不是,南平也没再多问,只是禀告道,“往常太子让我们查着,长公主霸陵邑确实有一座宫殿园林,因在长门,故名长门园,属下亲自去过一回,里头倒是山水园林俱在,就是周边荒凉无人烟,十分清冷,不像是居住游玩的,因着毗邻霸陵,许是长公主祭祀时用来休憩歇脚的地方。”

刘彻听了,半响不语,后又吩咐南平,“把城北的京郊园地契,送去堂邑侯府,便说是我孝敬姑母的礼物。”

“京郊园——”南平吃惊,京郊园虽说名字里只带个园字,却是真正的皇宫行馆了。

太子名下没有多少好东西,就这园子还算好些,南平不肯,“换个别的吧,哪有送礼一送就是园子的,今次送了园子,下回倒不知道要送什么了。”

“这园子送出去,太子与寻常年轻人出游,谈辞赋,论实事,倒没个好地方去了。”

南平劝得苦口婆心,刘彻摆摆手,“让你去便去,东边、北边不是还各有一处,派人修缮一番便是。”

太子决定的事,大概只有陶七公主才能改变一二了,南平苦兮兮地摇头,却也不敢再废话,当真去取了地契屋契,再备下些小礼,亲自送往堂邑侯府。

刘彻看时辰尚早,自己骑马出了城东南,先去霸陵祭祀了一番,回程途中拐了道,路过长门园,勒马停下了。

园里的老管家禀告说是长公主府上的家仆,洛一告知了身份,请他们在外间候着,让太子里间歇息,老管家是个机敏的,当即便找了一个腿脚便利的小厮,快马回长安城,禀告长公主去了。

洛一看见,却并没有阻拦,暗卫们园里园外探查一番,未有异常,都守在了外面,洛三不远不近地跟着。

长公主好奢华,这院子占地几亩,说是宅院,其实更像游玩的园林,回廊九曲,只是疏忽打理,枯荷残蝶,屋舍便是雕檐画栋,高门朱漆,显得越发空旷寂寥。

重生后的阿娇究竟喜不喜欢这样的园子,刘彻不知道,但十二岁以前的阿娇,最喜欢热闹,走哪里都是最耀眼的中心,是万万不可能喜欢住在这种地方的。

她却在这里住了十年。

是被他伤得太深,这一世说什么也不愿意再嫁给他了罢。

洛三在前面引着路,“方才属下与那仆从打听过,这园子二进后头还修缮得精致华丽些,主上想要休息游玩的话,再往里走一走罢。”

刘彻没再进去,在廊前站了许久,出了园门,在松树下立着等,恰有斥候送来江陵的政务,他便让洛一取了刀笔来,坐在园外的石凳上处理。

洛一皱皱眉,问洛三,“主上这什么意思,是喜欢这座园子,还是不喜欢………”

和长公主有关,那就是和陶七公主有关,一旦碰到与公主有关的事,再怪异也不稀奇,洛一道,“你忘了,主上因着思念公主,前头加冠那晚,硬是去了堂邑侯府青竹阁,在公主的屋子里待了一整宿,这园子,说不定也和公主有些关联。”

江陵局势稳定,那地方虽不是主上的封地,如今也在主上的掌握中,只皇帝病重,政务都由太后过问,太子向太后举荐农臣赵过,意将赵过农种之法推往九洲各处,政荐被驳回,又将蜀地文翁学馆的事上奏了朝野,儒生们一力支持,赞誉满朝,也被太后压下了。

这一来一回,祖孙二人面上相处得愉快,都是太子听祖母谆谆教导,朝堂上一片风平浪静,却也静如死水。

不是没有政务,只便是有政务,只要汉庭的天不塌,群臣也暂且压住,不再往上报了。

洛三虽不管政事,这段时间也看出些苗头了,捧着笔墨纸砚出来,嘟囔道,“公主心善,有孝心,这次却是好心办了坏事,治好了太后的眼睛,对汉庭,也不知是好是坏。”

洛一严厉地看他一眼,“洛三,慎言,那是当朝太后。”

他说完,怕兄弟对公主起了怨怼,又解释道,“少时太后对公主多加宠爱,都是有目共睹的,公主若眼睁睁看着太后患眼睛,而不医治,才是大逆不道,让人心齿凉寒。”

洛三也自知失言,“我是替公主不值……”

快要出院门,两人都住了嘴,在石桌上摆放好东西,差不多过了一个时辰,刘彻处理完政务,那头才有急促的马蹄声传来。

先前那小厮,并堂邑侯府的管事一并策马前来,到了跟前,下马就拜,又双手奉上来了一个木盒子。

洛一接过来,打开看,里面装着长门园的地契和房契,还有京郊园的,也一并送还回来了。

“长公主说,谢过太子的心意,长门园赠送与太子游玩,公主身体不便骑马,在后头坐了轿子来,让老仆带话,请太子赎罪。”

刘彻只拿了长门园的地契房契,让他照旧拿着京郊园的回去,“只是临时过来一看,不必姑母费心奔波,这便回长安城了,你且着人赶回去禀报,姑母不必过来。”

那人不敢多话,另找了两个得用的手下,一并骑马往回奔去了。

刘彻将契书给了洛三,吩咐道,“找人,把这园子推了,湖也填了,你找赵过一起办这事,看看城郊的百姓,谁愿意听他的指挥种地,就把土地按户头分给他们,尽快把这件事情办好。”

洛三瞠目,“推了?地分了?”

太子常物尽其用,自己还要圈山建园,哪有这么百倾的土地,就这么没头没尾的分了,不像太子作风,倒像是陶七公主的行事。

刘彻自来了长门园,心上就笼着阴云,叮嘱道,“切记土地要分到百姓手里,谁敢徇私,杀无赦。”

这座园林,自此后,上头种满禾苗稻米,人来人往,热闹,又年年有收割,她知晓了,定也会展颜。

刘彻上了马,又吩咐洛三,“你与小八去信,记得将这件事讲明。”

洛小八现在远在边关,陶七公主的身边,与小八讲明,分明就是要说与公主听了,洛三听得笑起来,应了声是,又朝洛一道,“看吧,就说和陶七公主有关,这也算,遍洒千金,博得佳人一笑了。”

洛三当即写了封信,合并着此去北方斥候点的回复,一并送出去。

信件送到雁门关时,阿娇才从矿山下来,山西这一片最出名的,是煤矿,而在中国古代,煤炭最早的开采使用,就是从西汉开始的,所以阿娇很轻易地就在各座山间,找到了最容易开采的浅表煤层。

开采这种煤矿,甚至不用搭建竖井,矿洞,煤炭能提供更高的温度,相比较于木炭,煤炭的开采成本和运输成本都很低,有了煤矿,铁器的锻造也会更上一个台阶。

但由于煤本身就带有硫、磷等杂质,冶铁过程中会渗入生铁,导致锻铁不纯,热脆冷脆,相比于木炭,煤炭的气孔度小,热稳定差,容易爆裂,如果生煤直接用于冶铁,效果反而不尽如人意,阿娇主要是带着匠人们炼制焦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