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刘彻去见了皇帝。
刘启提起那日的事时,依然很失望,“难怪你在信中叮嘱让直接赐婚不要说去母留子的事,阿娇竟是善妒至此,问她能不能待国储如亲子,想也不想拒绝了,性子烈成这样,连表面功夫都不肯做一做。”
刘彻本是不想再提这件事,但见父皇对阿娇有误解,便神色淡淡道,“阿娇行事端正,光明磊落,她做不到待如亲子,但也不会苛待迫害一个孩子,她来做太子妃,子嗣反而更安全,叮嘱您不要提去母留子的事,是因为她没法接受去母留子这件事本身,您和祖母都看错她了。”
刘启对儿子毫无顾忌的指摘有些生气,但又找不出反驳的话语来,阿娇在品性上确实没什么可诟病的。
刘启这样想,却也不想反悔,转而道,“春日正典后,先给你加冠,顺便想给你祖母贺一次寿,你祖母说也趁机给你几个弟弟选一下王妃,至于太子妃,你身边也该有个人了。”
刘启说着看了儿子一眼,试探问,“你若硬要娶阿娇,为父想想办法?”
刘彻岂会看不出父皇是试探,但实在没必要,他入长安城前本是让十七在洛阳准备了神迹,只要神迹现,祥瑞出,再与阿娇扯上关系,郅都区区太守受不起这天降的恩德,婚约必然要解除,他再借机请封赐婚,没什么办不到的,但昨夜他在书房坐了半宿,今晨天明,已经不打算再纠缠此事了。
如若他看上的人不是阿娇,或者阿娇没有为汉庭奔波劳累,便是强娶她入宫又有何妨,但她是阿娇,他总记得她拿着秧苗站在田地里的样子,为练武吃尽苦头,为民生奔波劳累,还有送来给他的那些百工技艺,一笔一划都是才华,心血,也是心意。
她为汉庭几乎付出了所有的心力,他没法给她她想要的,便无法枉顾她的意愿,强迫她入宫,如若将她锁在深宫,她那样烈的性子,很快便会枯萎罢。
刘彻瞳眸里没有一丝情绪,“不必了。”
刘启看儿子未有意动,心中满意,又道,“田家、戚家、窦家、都有不错的女君,喜欢的话从里面挑,不喜欢要是看上什么民间女子,也可以同皇后说,子嗣是大事,早点定下罢。”这一年来刘启身体常有病痛,自觉时日无多,便越发体会出有一个能干出色的太子,是如何省力安心的事,选继承人是沙里淘金,也需要时间悉心培养,世事无常,越早有子嗣,越稳妥。
刘彻也是这么想的,点头应了,“一切听父皇母后安排便是。”
刘启见儿子没有为美色冲昏头,心情大悦,“那你去见见你祖母罢,也不要与她生分了,她也是为你好。”
刘彻应了一声,心中不置可否,待回宫听说阿娇及笄礼定在七月底,又不可控制地想起那时她躺在他臂弯里,他说想给她做簪者,她答应好。
书房的案几下,右手边的暗格里放着一个盒子,里面除了那串送去并州她没收的红豆手串,用金玉镶起来的飞虎兽外,还有一支新做的礼簪。
羊脂白玉晶莹玉润,簪头一朵芙蓉花,镶嵌着千金难买的流光石,月下莹辉焕彩,本想在她的及笄礼上,插在她发间,当做他们的定情礼。
刘彻拿出来看了一会儿,微闭了闭眼收回了漂浮的思绪,放回去,接着处理政务。
以往最长六日,洛三便会来禀告公主府的消息,眼下也停了,刘彻按捺住不去想她与郅都的事,就这样过了十多日,去昭阳宫给母后请安时,听宫婢们议论说太后身体不适,不能去参加陶七公主的簪礼,转而请了卫家老夫人,心情便有些烦闷了。
阿娇嫁的人是郅都,太后恨不得啖其肉,京中权贵也多欲其死,太后不去,其他人只有落井下石暗中解气的份,簪礼那日必然门庭冷落。
簪礼前一日清晨卫绾和王臧来商议冠礼的进程,离开后刘彻喝完药,直接去了大理寺,入夜了才回的长年殿,沐浴完在床榻上躺了好一会儿,还是坐起来让南平进来,吩咐说,“明日一早便放出消息去,我替陶七公主簪礼。”
自太子回京后,堂邑侯府和公主府的消息也不往长年殿送了,只这几日自家主上又是深夜出宫,又是拿着旧物失神,现在还说要去给陶七公主簪礼,南平人精一个,也拿不准将来会如何了,“这,真要去么?”
刘彻示意他不必多言,“去办事。”
因着太后不来,再加上许多夫人女君陆续让人过来告罪,不是有事就是身体不舒服,甚至有的出城去了亲戚家,点点就剩些熟人友人,阿娇索性把及笄礼的地点挪到了自己的公主府。
刘嫖怪阿娇任性,“你祖母本就对你有意见了,你不在含章宫,拂了她的脸面,她更要不高兴了。”
“怎么做祖母都不高兴,不如找个方便自己的。”既然不亲近了,阿娇也不想花心思维护什么体面,不喜欢了就是不喜欢,做表面功夫也不会改变什么,不如就在公主府,一家人简简单单用个饭就好。
刘嫖都不知道该说她什么好,“你八月想回并州的事可别再提了,你祖母嫌你事多,对你更不满意,近来又有程姬生的几个公主在跟前尽孝,越发看不上你了,你可长点心罢,闹成现在这样,母亲也帮不了你。”
作者有话要说:断更有瘾头,小老虎也没写,写的比较少,先更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