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看 > 玄幻魔法 > 动力之王 >

第432章 强烈的反差

陈耕笑着说道:“我在旧金山这边也有产业,正好,咱们一起回去。”

陈耕是这么说的,可谁也不是傻子,怎么就这么巧,陈耕赶在自己等人抵达美国的时候在这边视察他的产业?大家都明白,这不过是陈耕怕自己等人不好意思故意这么说的而已,而曾经在78年跟着陈守华一起去东瀛的耿少杰,想到当时东瀛人对自己的刁难和瞧不起,再对比陈耕的热情,他的眼眶忍不住红了。

不过很快,耿少杰就意识到情况不太对,怎么陈耕带来接自己一行人的这辆加长的凯迪拉克竟然往机场那边跑过去了?赶忙说道:“走错了走错了,陈先生,咱们得去大厅那边排队……”

不用陈耕说话,那位陪着陈耕一起来的大使馆的同志就笑道:“咱们不用排队。”

“不用排队?”

这话一出,不但是耿少杰,所有人都有些懵。

大使馆的同志很享受这些国企老爷们土包子一般的反应,笑的越发开心了:“陈先生有自己的私人飞机,这次咱们搭陈先生的私人飞机回去。”

私人飞机?!

大使馆的同志这话一出口,陈守华、耿少杰等人直接震惊的无法言语。

一封邀请函而已,对于陈耕来说完全是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小事,但一汽的一干领导们不是这么想的……

常务副厂长黄昭銮翻来覆去的打量着这封邀请函,忍不住对厂长刘守华说道:“老刘,看邀请函上的日期,应该就是你给丁海军同志打电话的那几天吧?”

“应该没错,”刘守华想了想,保险起见,他再次看了一遍邀请函上的日期,终于点头:“这个日期就是我给丁海军同志打电话的第三天。”

“第三天,也就是丁海军同志给陈耕先生打了电话的第二天,这封邀请函就发出来了,”黄昭銮口中啧啧两声,感慨的道:“以前总听人说陈耕先生是咱们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有名的爱国华人,我还不太信,可现在看来,人家真是……”

真是什么,黄昭銮没说,不过汉语就是这么奇妙,黄昭銮看似什么都没说,但其实什么都说了,否则怎么在黄昭銮之后,参加今天这个例会的一汽领导班子的其他成员也忍不住跟着感慨起来?

也是!

实话实说,虽然此前大家都听说过陈耕是有名的“爱国华人”,也知道陈耕在国内有投资,和上汽、长安的关系也不错,但在一汽看来,陈耕的这个所谓“爱国华人”更多的还是上面出于招商引资的需要竖立起来的一个靶子,陈耕此人到底如何,只有鬼才知道——那些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家,哪一个不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吸血鬼,怎么可能这么好心?

哪怕老刘第二天就接到了丁海军打回来的电话,说陈耕答应了,随后就会把邀请函发过来,可习惯了国内官场的拖沓和官僚的一汽的一众领导们,其实已经在心里对这件事打上了一个问号:这个“随后”到底是要“随”多“后”?是一个月以后、两个月以后还是半年以后?

你也别说一汽不熟悉国外企业的情况,好歹也是共和国长子,一汽没少跟国外的汽车制造企业打交道,远的不说就说近的,1978年,改革开放的大门刚刚打开,一汽就向东瀛丰田汽车提出能否学习他们的tps管理方式(丰田生产体系),从提出这项请求到丰田汽车发来邀请函,整个过程历时多久?

整整四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