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笑道:“奶真了不起,还能指点两位爹爹呢。”
“嗨, 这算什么, 我只是这么一说,”林觅笑眯眯的道:“要是能取信于民了, 其实要做个银行,也不难!”
“银行?!”始皇耳朵敏锐的不得了, 抢先道:“取信于民。可是如同商君变法时的那个取信于民的方式?!”
雍正瞅了他一眼, 原来他也急啊,呵呵,还以为他不急呢。不过说真的, 刚统一六国,然而,能不能取信于民, 真的不好说。六国刚服秦, 到底心服不心服的,还真的需要时间。需要大力安抚的。若不然, 呵呵……
不是雍正看始皇笑话, 而是光靠着压那一套,是不能长久的。要他说,这收服只是第一步, 后面还有很多的步伐要走, 若是走的不好,就不好说了。
以为统一了就能高枕无忧了?那是做梦,没看到朕到现在还累死累活的吗?!
不, 不是现在,就是先前十三年里,那是半丝都不敢懈怠啊,但凡关于百姓生计的事儿,他都半点不敢含糊的。
“差不多吧,”林觅道:“若不能取信,这开了,难道强迫别人去存钱啊?!”
“所谓的银行是指……”始皇道。
雍正道:“大约与钱庄的形式差不多吧,老人家,可是如此?!”
“差不多吧,但是银行更高级点,它是国家行为,但也算不上国家行为,因为它是另一个独立的系统,”林觅经常冒新词,所以雍正也习惯了,今晚看来要学习的东西还多着呢,因此他很是正色,那边苏培盛早料到一定会恳谈一夜的了,因此便细心的让雍正靠的舒服点儿,好说话。服侍的是真贴心。
当然了,他也竖起耳朵,听上一听。也长长见识儿。
“钱庄是私人的,很难受管控。一旦出事儿,存钱的人,就完了。”林觅道:“而银行呢,就是一个国开的银庄,可以存钱取钱,存钱给存钱的人利息,取钱无费用,靠放低息贷款给手工业者去创业,然后按月还息,或还本的一种行为来经营。自负盈亏。因为它吸纳的钱比较多,国中无钱了,也可以向它贷无息贷款,等税上来了,就可以还了,一个朝廷嘛,难免会有缺钱的时候,一旦没钱了,这银行就能救急了。它可以开很多的账户,国的帐户,私人的帐户,甚至是税收的账户,以及民间的福利账户,说白了,它呢,就是给朝廷管帐的大管家。是一个朝廷的大血脉这种形式。百姓们为它输送,而它则反哺百姓以生存的活力。”
始皇听的换了一种方式,也是左思右想的。
雍正道:“私人钱庄,存取还需要给钱庄钱,但银行不需要,它甚至是不收存钱的费用的,这一点好,这样可以吸取民间很多的财富,如同一文钱看着少,但是胜在量大,比起大户,它其实更有竞争力,化零为整。”
“对,”林觅叹道:“老四不愧是老四啊,一点就通。”
雍正笑道:“银行有独立的系统管控私人钱庄,进行监管,但是容忍他们的存在和商业行为,且给与一定的边界叫他们去吸纳钱银,甚至可以单独对他们进行支取纳用,既监管,又可当成下属部门来调整,是这个意思吧?!”
林觅都惊了,这老四,真是厉害啊。这悟性,真是绝了。
林觅便点头,笑道:“不错,一定要放着一定的竞争,只有国有,这是危险的一种行为,一旦出事,就半点活力也没有了,”
“对,所以要给与一定的范围让别的钱庄去经营,银行困难的时候,甚至可以向他们借款,”雍正道:“如果能办起来,它完全可以成为心脏一样的存在,给各器官输血,而各器官与他供血。能救朝廷一时之急,同时呢,又能监管和调整一切商业行为,更同时呢,还能吸纳钱财,经营的好了,它甚至是可以赚钱的,甚至,它能给与很多小的创业者更多的支持。增添整个的活力……”
连始皇都对雍正刮目相看了。
这个领悟力,连他都自愧不如。
始皇难得的反省了一下,看来,他要学习的地方还多着呢。待扶苏回来,一定要捉他上来,好好也跟着学习学习。好好的与这个雍正争一争,这雍正,真别说,学习和举一反三的能力,是一等一的。这个悟性,真是了不得。
黛玉抚掌道:“如果真的做好了,各方受益,是大善。”
林觅笑道:“是的,是大善。然而,这个干系太大,还是要重重的监管,甚至比建码头,收商税更复杂,老四啊,要开就开的好点,一定要监管到位,要专门的人和部门,天天盘账,月月盘账,季度盘账,年年盘账,甚至还要到各地方去管控不法,这个力度,牵一发而动全身,你可要动的话一定要想好了,一定要做成了才可。”
“这是自然。”雍正本就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一人,不琢磨好了,全部系统化了,他是绝对不会轻率动手的。
对于农事上的革弊之事,他是如此。而现在建码头也是如此。以后银行之类的,他也得想好了,系统化了,一切都到位了,才会动。
不然他根本不会动。
这种事,不能轻率,真的轻率了,反而埋下了大祸根。倒不如一开始就正规化,一定要规范。牢牢的把在朝廷手里,不能失控。
雍正低声道:“若是如此,商业法便要出台了。若不如此,这一块,便无人监管,无法可依。”
林觅知道他这个人,周密的不得了,笑道:“是的,反正你要做这事,我是放心的。尤其是码头那三个地方,若是先开起来试点,倒是不错,至少一些想出海的,可以贷款去创业,就算不是出去做生意,去捕捞,渔业也会成为一个行业的。”
雍正道:“还可以晒盐,若是盐也多了,纳入管控,以后盐价就会下来,百姓也能生活的质量好点儿……”
这爱民之心,林觅爱了,连黛玉都爱了。
始皇也是听了一怔,这老四,说他爱民如子,一点不为过。处处想的都是百姓的生计。
他,的确是个好皇帝。
盐与铁,是国家税的来源之一,他说降就降,可见心里已经有章程了。不是那等子见有商税收,更加肆无忌惮的收进国库,敛财无度的那种人。
而是令人敬佩的那种有了东的收入,会补贴西的那种人。很不错的品格。
“唔,这个还得好好实施,不过在这之先,先派兵去,把海边上的那些寇贼给扫一扫,能招安的招安,不能招安的全杀了……”雍正倒不是一棒子打死,道:“能招安的不管哪里人,是不是大清的人,纳入朝廷征用,交税,守法,就可容忍。正好他们经验也足,正好补上一补这边的摸索,能少摸点黑路……”
“……”始皇嘴角一抽。
连黛玉都与林觅笑了。
只见雍正还在盘着小账呢,嘀咕道:“得,税钱没收成,还要先花钱,虽然国库丰了吧,但也不能乱花,不行,去了江南,还是想法子挣点钱,那些贪了的,吞了钱的,我得收点小辫子,哪怕不大杀四方,也得叫他们吐血出来,江南富庶啊,估计着到了明年开春,手上就有钱打仗了,便用不着用国库的钱……”
连苏培盛都无语了。还说不是去抄家。
虽然大臣们说的夸张吧,但是皇上这是明显的去江南,顺便查查案,抄抄家,虽然不是主要目的,但是这顺便着顺便着,也真是令人吐糟的不行了……
万岁爷哎,全朝廷上下都盼着您别太勤政呢,都不敢指望您真个的只是去江南玩。哎。
林觅乐的不成了,与黛玉笑道:“抄家皇帝四个字,真真儿的!”
黛玉听了便笑,道:“大爹爹们的大臣们,只恐心里天天盘着小九九。只是此去江南,一定要注意安全,不可大意!”
雍正心里高兴儿,笑道:“放心,我可不敢托大,这种事,万不敢自负的。”
说皇帝微服私访,那是真的少有。至少雍正可没这么自负,以为能瞒天过海的,真的能不被人知道的微服呢。天下就没有不透风的墙,若是被人寻到了隙处,被刺死,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情,当年的孙策,就是这样死的。他偏要一个人去打猎,别人自然早盯着他的习惯了,不杀他杀谁?!叫他说,到了一定的地位,就该做一定地位的事情。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是至理。
黛玉便放心了。
这孩子心细,她能想到他既是抄家出了名,必然恨的人也多,江南又向来复杂,难免不保有些人想铤而走险。所以她才有此一说。
林觅笑道:“此去一定要平安啊!”
“平安,”雍正笑道:“有鄂尔泰和张廷玉监国,错不了,我带着老四和老五一并去。以后那三个试点,就交给老五了。”
始皇是听着不吱声啊,哦,原来有四儿子和五儿子。难得听他说起儿子呢。
“你家老四不肯干这个活?!”林觅一听就意会了。
“可不是,嫌外事繁杂,又与外邦来往,不体面,呵呵……”雍正道:“正好给混不吝的老五去干,干错了,也有我替他收拾烂摊子,先试点,总有试错的机会。”
“也是,试错试着试着就对了,有你兜着,错不了,你家老五再不济,能力本事还是有的,”林觅笑道:“正好也叫他见见外面的事,眼界以后才会更大些,不然光在京城憋着,这眼界,狭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