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位置上的人是强人,才能真的名副其实!如果只是个摆设,那就真成了摆设了!
说到底,不过是袁继‘既要当□□,又要立牌坊’,为了自己上位解决了羊家的孤儿寡母,之后又要说自己原来是忠臣来的,如今这情形非他所愿——所以要给韦训这个原本的太后娘家人戴高帽,以示恩荣。
而对韦训,这‘恩荣’是真的荣耀,还是烫手山芋,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这种时候,最怕的是他老老实实装鹌鹑也不行,怕袁继心里总疑心那些偏向羊氏的人搞事情,到时候要把他这个打着帝党标签的代表人物给莫须有解决了——韦训自己是太后娘家人,小皇帝羊明当初要和袁党争,也是正经用过他的!
韦训自己也没有拒绝这个,毕竟他是京兆韦氏的人,和太后的关系是明摆着的,再者他也不是汝颍一带势族出身,想要卖好给袁党,还要看人家是不是疑心他是奸细呢!
有这样的前情在,可不是要忧虑后路么!
眼下是内外情况紧张,韦训没有让人抓住把柄,所以袁党的人也不好搞他。不然到时候搞得袁党以外的人精神紧张,原来不打算做什么的,索性投敌了怎么办——韦训也看出了这点,心里也很不安。
只怕袁继慢慢消化了权力,名堂正道做起皇帝来,到时候没有太大的内外矛盾了,就来解决他这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不太看的顺眼、不能相信的人...考虑到他京兆韦氏的门楣也不算低,袁继可能不会把事情做那么绝,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轮到自己性命攸关时,谁能轻忽?
和靖很确定韦训是要搞事的——从这个逻辑来看,袁继也很确定...韦训猜到这点,更不会有侥幸心理了,搞事动力更足。
整个闭环了,完全无解了。
相比起和靖的有所预料的‘理解’,韦训要稍微意外一些...他没想到和靖不挺袁继,这可是汝南和氏呢。他可不会觉得和靖这个时候叫住自己只是他一个人的意思,这种事情必然是背后家族(至少是家族一部分人)决定的!
回家之后,韦训与儿子韦瑾说起了这件事:“汝南和氏虽历来与袁家无太深交集,可好歹是汝南门户,郡望一处,总有相互扶持之意。渡江之后,汝颍门户自成一体,虽内部也有相争,对外之时却是一条心的...如今看来,间隙却是比想象中的大。”
京兆韦氏并没有完全南渡,事实上如果不是有韦太后,京兆韦氏都不会考虑南下!京兆那边不平静归不平静,京兆韦氏结寨自保日子也能过得下去。他们这样的大势族,无论上面谁当权,也是威慑的同时不免拉拢。
汝颍势族当时南下,看中的是拥立之功,看中的是成功之后可以占有大量的政治经济资源!等到汝颍势族吃饱了,京兆韦氏来南边做什么?人家吃肉,他们喝汤?他又不是无处容身的小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