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是这样,具体到开办书院这件事,豪强们又很相信许盈,换个人来绝对达不到相同的效果——经过之前的事,再加上最近打交道,豪强们一边不喜欢许盈,一边却也相信了他真的是那种立志为普通百姓谋福祉的官员。
这种官员在此时很少,甚至成为了某种‘亚文化’。这种情况下,大家看这种官员,表面上有各种美誉,实际内心是要笑的。有的人觉得他们虚伪,有的人则是觉得他们愚蠢!
这就和许盈上辈子时有人说自己的理想是‘拯救世界,拯救全人类’一样,如果是开玩笑说说,大家笑过也就算了。但如果是认真说,那就未免会引来侧目,觉得此人太过虚伪了。
许盈如此,落到很多人眼里,只当他是天之骄子,从小就是世家大族出身的贵公子,又天资惊人、人物风采动天下,如此的顺风顺水,让他成为了一个典型的理想主义者!他是真的打算活成书上圣君子模样了,而让人觉得可气的是,他还真有可能做到!
这厮真好命——大家一边这样腹诽,一边也对许盈生出了这个年月难得的信任。
长城县的豪强们和许盈相处的一般般是真的,讨厌他的人也大有人在,但在这种有利于百姓、有利于教化的事情上相信许盈也是真的!
虞恕觉得这种奇怪的心态,可能柴氏为首的本地豪强们自己也没有意识到。
准备工作进行的如火如荼时,许盈又找来了余范,和他说明了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打算在书院中推行三舍制和寄宿制——三舍
制是宋代太学才有的先进经验,将学生分为了外舍生、内舍生、上舍生,根据平常的表现和成绩给学生积分,积分够了才能从外舍生升入内舍生、内舍生升入上舍生。
结合如今的社会情况,凡是考入长城县书院的,均不收学费,而且提供食宿!这是外舍生的基本待遇!而由外舍生成为内舍生则待遇升级,另给膏火钱,补贴学生读书时用的烛火之费、冬天取暖之费、笔墨纸砚钱等等。
至于上舍生就更令人艳羡了,除了有膏火钱,他们还有‘奖学金’!膏火钱本身并不能全面覆盖学生学习时种种开销,但有了奖学金就不同了。一个学生真能做到读书不给家里增加一点儿负担,而且如果足够节俭的话,反过来还能补贴家里。
另外,上舍生逢年过节还能发东西,吃的、穿的、用的都有!
至于寄宿制,这在此时倒是不少见,大家求学不易,交通也不发达,如果不是族学这种,大都是寄宿的——至于许盈提寄宿制,更多是为了未来旁听生做准备。
如果书院办的成功,估计很快就会成为附近有名的学府,到时候吸引力是毋庸置疑的。而书院本身的正式学生有限,就可以吸纳旁听生!旁听生除了是书院的预备生,提供人才储备外,也可以成为财源。
旁听生不包食宿,到时候就只能在书院附近想办法租房和解决吃饭问题。而许盈在改建做书院的大宅时就将那附近的一圈地皮买下来不少,那里本来就是长城县的富人区,豪强人家估计也不会和许盈抢生意,许盈大可以在地皮上修一些专门用来出租的房屋,并且提供饭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