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看 > 游戏竞技 > 麒麟儿 >

206、第 206 章

乐叔乔是个看起来才十二三的男孩子,穿青衣,结总角,十分清秀。大概是从小体弱的关系,母亲王氏很少放他出门,他不像自己的哥哥们,看着就有行伍之气。若只是看他行止,很容易错认成诗书之家的孩子!

也不是乐氏颜控,只是看了看就觉得这个弟弟与众不同。实在是此时臧否人物最重视的就是风貌,这风貌既是指字面意义上的‘外貌’,也是指风度、气质。虽然这样说有些‘意识流’,但一个人给人的感觉很多时候会说明很多东西。

不能说这完全合理,但在这个时代,这是有生存空间的论调。

正思量着这事,旁边母亲王氏倒是先提起了小弟乐叔乔:“...罴奴在徐州时只能随你父帐下一谋士学书,实在可惜,如今定居建邺,好歹安顿!听说李家有家学,延请先生亦是饱读诗书之辈,能不能让罴奴也去?”

罴奴就是乐叔乔的小名。

王氏说了几件在徐州的事,主要是说明乐叔乔非常有天分,不好像他的哥哥们一样荒废了。

乐氏凝神想了想:“此事并不为难,只是我家家学并不出色。若真为小弟着想,不如再寻访一番。”

这不是乐氏拿俏,而是现实如此。王氏觉得李家的家学不错,但乐氏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说到底,李家还是底子太差!家中并无出色学者,而向外请人,不说最好的老师都自己收徒,哪怕是次一等的,也会选择去世家大族啊!

相比之下,如果小弟的天赋不错的话,她觉得可以去一些肯收徒的名士那里试试!眼下虽然士庶之别,犹如天堑,但很多士人秉持着‘有教无类’的思想,只要看中了,哪怕是出身卑贱的弟子也肯教呢!

一旦被这样的老师收入门墙,有老师庇佑,自身的社会地位立刻就能完成一次大的跳跃!

乐氏将自己的想法对母亲说了,而就在母亲王氏考虑时,乐叔乔忽然道:“大姐姐,我想拜许先生为师!”

“许先生?那位许先生?”乐氏有些不解:“难道家中在建邺还认得哪位名士?”

旁边乐仲洋先插了嘴:“是许若冲!如今许若冲之名传入青徐,青徐之地有人评他才压江左——听说他年未弱冠呢!难道是真的?”

许盈在建邺还没有‘才压江左’的名头,但在北边却有了这样的说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消息传递过程中会损失某些信息,比如说他的年纪之类的,至少变得很模糊了!很多人并不知道他的实际年纪,只知道他很年轻。

不提年纪、资历之类,只单纯看透露在外的东西,青徐一带能很快接收到建邺消息的士人,对许盈的评价就空前地高了起来。

乐叔乔认真道:“听说许先生向年收了荆州蔡成仁为弟子,今岁又有河东卫氏子弟拜入门墙,应当是收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