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室里,编剧组拿出了五份剧本,梁鸿飞跟杨导以及他们拍摄组的主创们展开头脑风暴,效果却并不理想,五份剧本里有两部是玄幻剧,直接被否掉了,玄幻剧当下的成本高不说,而且很难再国内取得高票房,这些年圈内的影视公司没少往里投钱,最终却都是败走麦城,口碑也没捞到,票房也是亏得血本无归。
一份是青春剧,这个倒是值得商榷,青春剧的市场一向不错,毕竟每年都会有毕业生,只要不是拍得太烂,小赚一波还是能做到的,不过票房要想大爆基本也不可能,类型太受限制。
“那就只剩下这两部还有操作空间了?”梁鸿飞现在也是华语影视圈有一号的大导演,气场早已不是当初拿着一份剧本孤零零的来拉投资的学生了,一双眼睛打量着对面的编剧组,编剧组一些小年轻编剧,额头上汗都下来了。
在华语影视圈有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编剧的剧组里貌似就只是为了背锅存在的,剧本在初审的时候,历经千辛万苦一遍遍的修改,好不容易改完了,剧组主创们都满意了,然后就是送审,送审要是没过,不好意思,继续改,一直改到领导们满意了为止。
这就完了吗?不,这仅仅只是开始,到了拍摄的时候,导演觉得不满意了怎么办?临时改剧本!主演觉得台词不行了怎么办?还是改剧本,甚至就连一些带资进组的小演员也都可以随意篡改剧本。
就更别说投资方临时想要往剧组里塞人了,剧组里演员都是有背景的,不能换怎么办?临时往剧本里加人,而且为了不耽误拍摄进程,这个速度必须快,这样的要求指望编剧们把临时加的人物完全融入剧情主线,肯定是不可能的,编剧又不是神。
于是许多电影里就出现了一些看似跟剧情有点关系,但是实际上剧情里有没有都一样推动的角色,这类角色大多都是资方临时塞人的结果。
这也就罢了,编剧嘛干的不就是这些活吗?可,偏偏电影拍出来,观众们不满意,最终都把锅甩在了编剧身上,冤不冤啊?他们就是拿多少钱办多少事儿,不,应该是拿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那啥的心。
就连黄磊在“向往的生活”也说过,他临时给编剧改剧本,最后编剧还获得了最佳剧本的提名,发短信来感谢他,看似好像黄磊很厉害,好演员有能力编剧的活也能干,其实恰恰说明了前期对剧本的不重视。
要是一早就有主创们参与剧本的打磨,会到拍摄的时候才发现这样的问题吗?
编剧就是华夏影视圈鄙视链的对低端,拿奖出风头那是演员导演的事情,剧情不讨喜那就是编剧的锅,也不想想,一份剧本出来从投资方到导演、主创,哪一个没责任,之所以那么写,肯定是为了满足某些要求。
对于这种现状,李沐也无法解决,虽然他已经足够重视编剧组,给最好的待遇、最大程度的尊重,不过这种鄙视链的存在不是他能够轻易扭转的。
而且说实话,对于手头剩余的两份剧本,李沐也不是很满意。
“这份谍战剧说实话,本子不错,不过拍摄起来限制也很多,而且票房也不会太理想,还是先存起来吧。”李沐对编剧组组长刘小天道。
刘小天有些遗憾的点点头,这份剧本是他带头历时一年半打磨出来的,剧情方面绝对优秀,可惜就是题材受限,也不知道后续有没有启用的机会。
“那就只剩下这份现实题材的剧本了。”施然看向李沐,她知道老板既然这么说了,肯定是看上了另外一份剧本。
另一边的杨导在看剧本,却是越看越皱眉:“李总,说实话,这份剧本在上面,只怕很难过审啊。”
李沐点点头,在华夏反应现实题材的电影要想过审都很困难,因为说浅了观众们会觉得虚假,肯定不会买账,而说得深了上面又不乐意,当然,也并不是所谓的愚民论调,说白了还是因为当下的网络环境造成的。
华夏的网络就像是一堆干柴,只要有一点点明火就会被点燃,但是凡事贴近现实的东西往往都有两面性,这类事情其实是要理性去看待的,只是在网络上你跟网友们谈理性?别闹了好嘛。
所以主管部门为了省事儿往往会选择一刀切,只要不给你拍摄许可证不就行了?说白了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并不存在利益关系。
“先不考虑这个,咱们今天直谈剧本,杨导觉得怎么样?”李沐摆摆手示意道。
杨导沉默了几秒钟,似乎是在组织语言:“剧本很不错,而且是真实事件改编的,很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