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在集训队的时候,他们就被打击得不要不要的。
等真的上了赛场之后,他们发现,学神没有最逆天,只有更逆天。
“谢谢。”对于这些真心祝福的队友们,顾清也真诚地表示谢意。
“谢谢就不用了,就指望着你在考试的时候手下留情!”想着当初在集训队顾清做题的变态速度,众人都觉得要怀疑人生了。
“好说好说。”知道对方在开玩笑,顾清也笑着回道。
“其实不用手下留情啊!我们都已经习惯了,得让我们的国际友人好好感受感受。”另一个队员突然之间插嘴道,脸上还挂着坏笑。
其他两个队员一听,对视一眼,当即点头,“对,就这样。”
让国际友人们好好感受一些他们学神跟考神的光环。
顾清闻言,勾唇,“不错的提议。”
随后几人似是想象着有可能的画面,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一旁,听着队员们欢脱的模样,几个领队笑了笑,能笑就好,能笑就代表心态好,心态好就考得好。
而结果也没有让这些领队们失望。
几日后的竞赛场上,面对着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三百多名选手,经过5个小时的实验考试以及5个小时的理论考试,顾清等人全部斩获了金牌。
其中,顾清还获得了个人总分第一、实验成绩第一以及个人理论成绩第一三项特别奖。
在领奖的时候,所有获奖选手看着华夏队的选手眼神复杂极了,尤其是其中的顾清。
在他们的记忆中,留下的是被这个娇小精致的东方女生碾压的“恐惧”。
他们发誓:这辈子都不想要跟这样一个女生同在一个考场了,压力山大。
此时的顾清等人可不知道这些选手的想法,在拿到金牌之后,他们跟着领队以及老师们对着媒体记者的摄像头留下了一张灿烂而美好的照片。
这一张照片随着成绩一起被传回了国内。
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
顾清再一次荣登热搜。
#顾清第二个金牌到手#
随着热搜起来,顾清成为关注焦点的时候,媒体们都上赶着想要采访一下这位被人津津乐道的学神。
等他们再一次蹲守到归国的化学竞赛国家队后,又没有看到顾清的身影。
在记者们问到的时候,剩下的选手笑眯眯道:“顾神啊?她去参加物理竞赛去了啊!”
记者们:“……”
——我不着急,我不失望,我不想哭!
——哇地一声哭出来。
接下来,记者们等啊等。
等顾清再上#顾清第三个金牌到手#的热搜时,记者们还是没有等到顾清。
这一下,记者们真的是等不下去了,随后向自己的领导提出了申请。
他们不蹲守顾清了,他们要到现场堵顾清。
他们就不信了,还采访不到顾清了?
于是,几日后,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前,不少通过关系获得入比赛现场资格的国内记者扛着摄像机,前往千里以外的s国v市。
在国际奥数竞赛的开幕式上,记者们终于逮到了顾清。
“顾同学,在这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比赛之前,你已经拿了三枚国际奥赛的金牌,对于这一次奥数金牌,你有信心吗?”一见到顾清,记者们就迫不及待地发问了。
“嗯。”顾清意外地围着自己的记者们,回道。
国内的记者这次来的挺多?
“对于成绩你有什么样的预期?”
“第一。”
“没有想过其他可能性吗?”
“没有。”
“若是有意外呢?”
“没有。”
“那祝你取得胜利。”
“谢谢。”
说完这一句之后,顾清扭头就跟自己的队伍汇合去了。
留下记者们面面相觑。
这位学神有点……惜字如金啊!
不过,这回答,够狂够傲够自信。
发不发回国内?
当然是——发。
虽然不是同一个时区,但是国内的网友还是在睡觉前刷到了这一段的采访内容。
当看完后,关注的网友们表示。
——“嗷嗷嗷~好傲娇的顾神啊!”
——“够自信,我喜欢。”
——“要是一般人这么说,我肯定要骂她,哪里来的自信,但是顾神的话,我只想说,继续献上我的膝盖。”
——“顾神:就是这么的自信。”
——“抱走我家顾神,在这种高清镜头前素颜都是这么的美腻。”
——“这才注意到顾神的盛世美颜,太强悍了,都忽视她的外表了。”
——“……”
同样的,网上大部分还是一窝蜂的夸赞,偶尔的酸言在大众面前都可以忽略不计了。
而这一个基础则是建立在顾清已经以第一名的绝对优势横扫三个国际奥赛金牌的基础上。
在这样的基础上,顾清真的没什么可以让人黑的地方了。
同时,在评论过后,一波网友们却是继续去采访的首发新闻网站去催促去了。
前几次他们没有看到竞赛的现场直播,这一次,他们……想要看!!!
**
两日后,g市时间9点整,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正式开始。
奥数的试卷由6道题目组成,每题7分,满分42分,赛事分为两日进行,每日参赛者都有4.5个小时来答卷。
此时顾清拿到的就是第一份卷子。
在拿到卷子的时候,顾清就认真地看起了题目,然后开始解析了起来。
一旁的几个同队队友早已经习惯了,拿着卷子就开始做了起来。
场外,几个记者看着这一幕,一边拍着,一边忍不住小声地议论了起来。
“其他人都开始做了,这顾清怎么还不动手吗?”
“是不是不会?”
就在两人着急的时候,一个记者注意到顾清视线的变化,忍不住道:“她好像在看完全部的题目,她想分析完再答?”
主要还是因为对方声名赫赫,这个记者不认为她会做不出来。
闻言,有记者忍不住吞了吞自己的口水,“这……不会吧?就3题都要4个多小时,说明题目难度很大,她一同分析三道题,难道就不怕思绪错乱了吗?”
一旁的一个记者也忍不住跟着说了一句,“若是真的话,那还真的是太……变态了!”
谁不是高考过来的?他想到了他们读书期间被数学这一科支配的恐惧。
然后再对比这个可能性,他能想到就这两个字了。
变态!
就在记者们为自己的想法觉得震惊的时候,顾清终于放下了手中的卷子,拿起了一旁的笔。
看着的记者们心都提了起来。
要开始做了吗?
果然,下一刻,顾清已经拿着笔刷刷地写了起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度过。
记者的摄像机也基本上都对着顾清这些队员,偶尔才移到其他地方拍一拍。
而所有记者都能注意到,顾清拿起笔之后就没有放下过,笔写的位置也越来越往下。
突然之间,就有记者注意到。
顾清停笔了!
遇到困难了,还是……做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