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明晟和贺兰敏之带来的谷物种子、果实树木的培育,由户部为主导, 工部协助, 万不敢怠慢。而与这些东西一起交给他们的相关记录更是让他们心头火热,仿佛看到了大唐百姓仓廪实、衣食足的盛世未来。
李曌也高兴, 一边下诏将先皇和先并肩王一夸再夸,还时不时敲打史官如实记录此事, 务必要让后世人知晓她阿耶和阿耶舅舅的功绩。一边给工部拨银子, 让他们仿照萧明晟这一次出海的船舰, 打造更加适合远航的大船。兵部也别闲着, 水军多练一点,下一次出海的时候有足够的战斗力加持,才能够保证出海船队的利益。
趁着李曌既激动还挺记仇的时候,萧明晟和贺兰敏之将李曌后宫里的那五个小萝卜头看了一遍。
萧明晟禅位离开的时候, 最大的安定公主李曦月才五岁,如今十一岁,初见日后清丽的模样,性子温温柔柔的,瞧着就不是个掐尖要强的。
李贤比安定公主小了一岁, 堪堪十岁却一副小大人的模样。萧明晟曾听李曌抱怨过, 她这个二儿子是个认死理的,若是他觉得哪里不对了, 他能够跟人死磕到底, 不管那人是什么身份。
……呃, 确实是贤的性子。很聪明, 有时候却很让人抓狂。
李显的性子倒是活泼,可就是活泼过头了,三天两头地闯祸,这是个能够将人的明火点起来的混小子。
还有双胞胎的李旦和李令月,李旦文静,太平娇憨,一如记忆里的模样。
毫无疑问,下一任皇帝的首要人选就出在嫡长女与嫡长子上了。
按照常理,李贤作为嫡长子,本该是太子之位的不二人选。只是,因为李曌以女子之身称帝,她膝下的嫡长女安定公主也不能等同于普通的皇家公主,再出一个皇太女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但安定公主瞧着不像是能做女皇的料,储君之位会落在谁身上,还真不好说。
不过,这已经不是他需要多考虑的了。
他引领大唐走上了一条与记忆中不同的道路,如今还给大唐弄来了高产的作物,他亲手教导出来的李曌高坐皇位之上,接下来的路将由她来指引。
他只需要看着。
看着大唐迈入盛世并一步步盛极,或许大唐终有衰落之时,但萧明晟希望,这个盛世能够持续得久一些,再久一些。
惟愿吾大唐,盛世长安。
*
萧明晟虽然死了见万花故人的心,但他不打算退位后继续留在大明宫里。出海的事情有李曌派人接管了,他索性就与贺兰敏之天南海北地游玩,倒是正应了当初他们给李曌寄信时候的情景。
走走停停,萧明晟与贺兰敏之几乎走遍了大唐的名山大川。当然,整个过程里,在遇到不平事的时候,萧明晟也不吝出手,有点门路的官吏都知道太上皇与并肩王这些年满大唐乱窜,指不定就到谁的地界上。要是出了什么岔子,那就直达天听,被一撸到底的不在少数。
一时间,官官自危,大唐吏治清了又清。
李曌见状,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不过没有放过这个机会,直接又辟了个部门,门下官员专门负责微服巡查各地,由天策府将士陪同护卫,这便成了悬在官员头顶的一把利剑,随时都可能落下。
时如流水,转眼便是神龙三年[公元749年]十二月,鉴于当今女皇是一个热衷换年号的皇帝,确切地说,今年是她执政的第三十五年。
东都洛阳北郊北邙山下,天策府演武场点将台前的广场上,原本分散各地的将领兵士皆聚集于此,十万人马皆是甲胄披挂,或是手持长-枪,或是陌刀在手,威势赫赫。
点将台上,有四人立于台阶之上,俯瞰台下众人。
这四人,有一人身着玄衣纁裳,头戴玄色冕冠,白珠十二旒下是一张跟他真实年龄无法联系到一起的俊美脸庞,谁能够想到眼前这个看上去最多而立之年的俊美郎君已是耄耋之年呢。
此人正是大唐的太上皇,晟安文睿帝萧明晟。
而他的身旁,又是一个年轻俊美的郎君,往日里顾盼生辉的桃花眼中尽是霜寒之色。他身上甲胄披挂,打扮与下方将领相似,但铠甲主玄赤两色,披风上还绣有五彩朝凤的纹路,各种细节自与天策将领不同。一方面是因为他曾是天策府大将军,科举入仕,军功起家,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是上皇亲迎入宫的并肩王贺兰敏之,位同君王。
两人身边半步的位置,身穿明黄太子常服的李贤站在那里。
十年前女皇立储,安定公主李曦月主动退出储位之争。女皇加封了安定长公主封邑,然后立了李贤为太子。
李贤作为女皇与皇夫的嫡长子,继承了他们两人相貌上的优点,当年也是个俊俏郎君。只是,这些年来为了显示自己的成熟稳重,李贤还蓄了须。往日里还好,蓄须也是个美中年,但站在萧明晟和贺兰敏之边上就悲剧了。
不知情的看他们三个站在一起,谁也想不到那两个年轻俊美的郎君其实是李贤的祖父,都以为李贤是他们的兄长。
眼见着萧明晟奔百,贺兰敏之已经百岁出头,他们两个还是三十出头的模样,都觉得这两位陛下是得了仙缘。但如李贤这般亲近的孙辈却是知晓,什么仙缘,不过是注意饮食上的养生外加勤练武艺。
李贤瞧着那些习武之人就是老得慢,而他这两位皇祖父更是其中的翘楚,往日里看着跟年轻郎君没有什么区别,动起手来,吊打十几个年轻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