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看 > 其它小说 > 大秦 >

第 43 章 印刷术

范雎在罐子前罩了个背篓,然后排气。

连公子丹他们都好奇地张望了过来。

这时,“砰”的一声响彻几条街,附近几条街的人都不由得朝声音的方向望来。

“打雷了?”

“听着好像是,但方向为何是质子街那边……”

范雎那边,如同喷泉一样的爆米花冲进了背篓,冲击力还让爆米花溅射了不少。

远处,赵政三人都看呆了,然后“哈哈哈”的就笑了起来,笑得只看见三舌苔。

范雎伸手抓了几颗爆米花,爆得挺饱满,跟炸的棉花一样,喂进嘴里,还有点热

气。

又香又脆,口感十足。

这时其他人也走了过来,看着地上的机器,刚才那巨响就是从这小玩意里面发出来的?

范雎道:“你们也尝尝味道,我觉着甜腻了一些。”

等几人将爆米花塞进嘴里,眼睛一眯,味道真不错。

赵政等三小孩更是开心地往嘴里塞爆米花:“甜一点更好。”

小孩子对甜食特别的情有独钟。

然后奔跑着将溅射到地上的爆米花也捡起来放嘴里,这么好吃的东西,一颗也不能浪费。

玩爆米花,其实主要图的就是一个热闹开心。

地上的爆米花还没有捡完,门外就来不少人张望,他们刚才听着声音就是从这里传来的,到底发生了什么?

赵政翘着小屁股捡起一颗爆米花,看了看外面探知的一群赵人,道:“仙人请雷公来给我们炸爆米花吃。”

随手将大门关上。

一群人都给听懵了。

范雎又弄了一次,这一次弄的米筒,稍微复杂一些,有一个把手需要不断的转动,这任务就教给了公子熊,虽然赵政等摩拳擦掌地想要尝试。

等一节一节米筒从机器里面伸出来,范雎按照大概的一致的长度进行截断,然后摆放在一旁,没一会儿就摆上了好大一堆。

这玩意膨胀得厉害,其实耗费不了多少米。

等公子丹等离开的时候,每人一袋子爆米花,手上还捧着几根米筒。

外面的赵人:“……”

他们都有点看不懂这六国的关系了。

当然也有人哼之以鼻:“看你们能好到什么时候。”

甚至对范雎的行为指指点点。

范雎倒是不觉得什么,范雎来自一个佛祖来了都要被人指指点点的时代,这点舆论算什么。

第一天,褚太平和晋澜都没有来,两人是赵国贵勋子弟,家里总会有一些宾客来往,他们虽然小,但得在。

褚太平有些唉声叹气,因为刚才和一群贵勋家的小孩一起玩的时候,他们正用手遮挡着眼睛,好玩地仰望太阳。

本就是小孩子的游戏,褚太平偏偏说了一句;“别看它东升西落,但即便是日月也有寿尽之时。”

结果一群小孩像看另类一样看着他。

褚太平:“……”

仙人说凡人眼中永恒不灭的恒星,在经历难以想象的岁月之后,也会化作黑洞。

褚太平叹气声更严重了,完了,和这些小孩根本玩不到一路了,他已经十分注意不说在仙人院子里面的那些话了,但有时候他也不能完全提防得住啊。

他一说,别人就像看傻子一样看他,这还怎么一起玩得下去,愁死了。

而晋澜那里也差不多,小孩子对什么都感兴趣,看到灶台上升腾的水雾都要稀奇一番。

结果,晋澜莫名其妙地冒出来了一句:“水有三态,固液气。”

别说小孩了,大人都

奇怪地望着他。

晋澜也一脸莫名其妙,怎么了?

半响后才唉声叹气地看向秦国质子府的方向,他也就一天没去,怎么感觉已经过去了好久好久。

而范雎那里,今天的热闹注定掀翻整个邯郸。

范雎今天不卖纸了,让一群一大早就来排队等待的人怨声载道。

那纸实在太好了,只要使用过一次就再也回不去了,怎么还能坚持去用竹简,实在太不方便了。

正抱怨着呢,结果,范雎说道:“今日卖书,各位若是有兴趣,还是按照现在这个顺序购买。()”

自然引起了不少人不满,他们就是来买纸的,买书去其他地方也可以买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用得着这样排队等这么久。

结果,范雎拿出来的书,却让人一愣。

纸张重叠在一起,好大一叠,用线封住一边,其实就是古时最常见的线装书。

众人面面相觑,秦人称呼这为书?

他们见过的都是竹简成书,有些人或许见过精贵异常的帛书,那玩意都是传家宝,什么人也不肯拿出来展示。

现在一种用纸张封∨()_[(()”在一起的书出现了,看上去怪怪的,但还挺好看。

铺子上挂着统一的价格。

员工公子熊正询问第一个排队的人:“你买不买,不买让下一个。”

范雎看得都要抓脑袋,这员工一点服务意识都没有,也亏得他这小铺子能开下去没被人砸都算是奇迹。

那人嘴巴愤愤不平:“我是来买纸,又不是买书。”

随意地拿起一本翻开,嘴里的话直接被堵住了,身体都哆嗦了一下,在公子熊赶人之前赶紧道:“我买我买。”

只见手上的书上,白字黑字,完完整整《论语》全文,11705个字成了这一本书。

知道11705个字的完整《论语》意味着什么吗?

一本竹简卷起来,拿在手上厚厚的一大叠,也不过能刻300言左右。

也就是说范雎这一本书,相当于竹简的40本书。

而范雎这一本书的价格却远远低于40本竹简的价格,更不用说它不知道比40本竹简轻便了多少倍,随手就能拿在手上,而40本竹简,得用一辆羊车来拉才行。

书籍向来昂贵,即便是功勋家族,也不能毫不心疼地购买很多书,因为竹简制作困难,墨的制作更难,不但需要桐油取烟,还要存够一两年提高其密度,普通人根本买不起,所以更多人偏向与用刀刻竹简,节约了成本但又太费时费力。

这些原因综合在一起,就导致了书籍的价格。

而范雎这一本书虽然价格贵一些,但他相当于四十本啊,整整的四十本,且他从未见过《论语》的完整成书,都是东一篇西一篇,能收集足够的很少。

而现在,哪里需要费时费力的去收集,哪里需要羊车来拉,直接就在他手上了。

甚至生怕买不到,就像纸张一样,每天都不够,他觉得这书制作起来

() 肯定无比困难,数量就肯定更少了,光摆出来的这些,都不知道是秦人花费了多少时月才弄出来的。()

要是范雎知道他的想法,一定会感觉十分奇妙,现在论语已经排好版,只需要&amp;hellip;&amp;hellip;刷墨印一下,刷刷刷地就是一本书。

④本作者肥皂有点滑提醒您最全的《大秦》尽在[],域名[(()

只要纸张够,他这里的书能管够。

而排队购书的人,一个比一个激动,估计从未想过,他们有一天能一次购买“四十本”书。

买到的人拿在手上翻阅,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完整的《论语》真的就这么轻巧地在他们手上。

没买到的人看得瞠目结舌,那书上的内容是不是太多了,多得他们脑子都是嗡嗡地反应不过来。

书,似乎被重新定义。

如果用学富五车来形容一个博学者,如果用范雎的书来衡量,看一辈子估计都看不完五车书上的内容吧。

沸腾,沸腾之声。

而突然,公子熊的声音传开:“没了,下次请早。”

哗!

什么?这么快就没有了?

他们才开始兴奋激动呢,结果直接告诉他们没有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他们就这么几人,人工产纸量向来不足。

无论外面的人再怎么争吵,公子熊也是爱莫能助,没了就没了,他也变不出来。

然后拿起他自己那本,装模做样的看了起来,他觉得他现在都像是一个博学者了。

这书好啊,要是以前他读书的时候看的都是这样的书,他说不得也不会一看到书就头疼。

范雎送给了公子熊他们一人一本这样的书,更重要的是,他们一开始并不知道他们这些天玩泥巴在干什么,但他们现在知道了。

从头到尾,这本书的形成,他们都是一步一步参与的。

甚至这本书上还有一错别字,就是他公子熊……刻……刻错的。

这书要是卖得太好,他估计要“流芳百世”了。

等发现换掉那个字块的时候,都已经印刷好多本了。

读书人一看就知道是错别字,稍微打听,大概就能知道这字出自楚国公子熊之手。

一向大咧咧的公子熊都忍不住脸红。

但无论如何,这书摸在手里看在眼里都让人爱不释手。

看看公子丹公子建设等,都喜欢得找了一个地方读了起来。

今日的院子颇有一些不一样。

唯有赵政,也学着拿了一本书,但小手手一个劲往卖书的布币上摸。

发……发大财了。

这个时候这些人还能看进去书,他赵政就不能。

而外面,那些买到书的人走都走不动,被围成了一圈,估计等他们回到府邸,还有三朋四友上门观书,毕竟对于整个邯郸来说,范雎卖出去的书真没多少。

中途,褚太平和晋澜跑来了一趟,这两小孩在家实在待不住,哪怕是来打望一趟,他们也觉得十分满足。

然后各自呆萌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