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第65章

这笔帖,其实就是笔帖式,在督催所工作,其实就是文书人员,誊抄文书,或者翻译文字,大多都是翻译满汉文字。这种人在都察院一抓一大把,没甚么新鲜的,官阶也不高,只是小吏,根本说不上话。

云禩与李锺侨进了督催所,督催所顾名思义,每个人都很忙碌,人来人往,恨不能出重影儿,唯独一个人十足悠闲,坐在案前正在誊抄文书。

那人看起来十分年轻,大抵二十来岁的模样,手头放着一叠炒豆子,一边誊抄文书,一边往嘴里扔炒豆子。

李锺侨走过去,道:“郭大哥。”

男子抬起头来,面容平平无奇,但平白生了一双狐狸眼,让他整个人看起来仿佛有一种蛊惑力,眼神顾盼生辉,就算生气,也像是脉脉含情,唇角上钩,天生的笑唇,就算是不笑的时候,也带着一股似笑非笑的感觉。

男子道:“这不是李家小弟么?怎么今儿个翰林院很闲,到我这里来逛了?”

云禩看得出来,那二人好似很熟悉似的。

李锺侨引荐道:“八爷,这位便是下官要找的郭笔帖,乃是左都御史郭大人的弟弟,唤作郭璎。”

云禩这下子明白了,原来这郭璎,是郭琇的弟弟。

郭璎起身来拜见云禩,他本就生着一双狐狸眼,看起来精明的厉害,如今眼眸微动,更是给人一种精于算计的感觉,和李锺侨这样老实巴交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郭璎了然笑道:“八爷此行,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罢?”

云禩道:“不瞒郭兄,的确如此。”

李锺侨道:“还请郭大哥帮忙引荐,八爷找左都御史郭大人有要事。”

郭璎挑眉:“甚么要事?”

“要事……”李锺侨一听,这才恍然大悟,是了,甚么要事呢?转头对云禩道:“八爷,您找郭大人甚么要事儿?”

郭璎突然笑起来,道:“小弟,你竟不知八爷找我大哥甚么要事儿,你就帮八爷引荐?”

李锺侨很实诚的道:“八爷所做事情,一定有八爷的道理。”

云禩这叫一个感动,李锺侨实诚的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郭璎道:“也罢了,我便不问了,毕竟我一个小小的笔帖式,也不想管这些杂七杂八的事儿。”

云禩道:“不知郭兄可有法门,让我见到郭大人?”

郭璎点点头道:“法门自然是有的,且除了我之外,没人再知晓这个法门。”

李锺侨催促道:“郭大哥,您快说,别卖关子了。”

郭璎道:“其实也很简单,我大哥常年住在衙门里,十天半个月也不出门,出一次门便是进宫去弹劾某人,所以八爷想要等到我大哥,实属不易,但巧了,其实每个月的初八,我大哥都会去一个地方。”

云禩道:“甚么地方?”

“去吃。”郭璎道。

“吃?”李锺侨纳闷的睁大眼睛。

的确,郭璎虽然是铁面御史郭三本,但他有一个最大的爱好,就是好吃,每个月初八都是郭琇休沐的日子,一个月就放松这么一次,便会离开衙门去吃。

郭璎道:“大哥喜欢一个小摊子,每个月都会去那个小摊子吃食,若是八爷想见大哥,明儿个正好初八,不如请八爷去小摊子与大哥偶遇,岂不是成了?”

原是如此。

云禩眯了眯眼目,他留了一个心眼儿,笑道:“敢问郭兄,郭大人最喜欢哪口吃食?”

郭璎道:“实不相瞒,我与大哥乃是即墨人,这京城虽好,抵不过思乡之情,自然是最喜欢即墨的吃食,那小摊子也是来北京城谋生的老乡开的。”

即墨?那不就是青岛了?

云禩挑唇一笑,道:“郭兄,还要劳烦你帮个忙。”

……

初八。

都察院衙门早早开了门,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从里面走出来,离开了衙门。

此人正是人送外号郭三本的左都御史郭琇。

郭琇离开衙门,随便逛了逛,果然往平日里去的小摊子去了。

小店铺十分不起眼,还在胡同里,这条胡同住的都是老百姓,也没有甚么达官贵人,地段便不好,所以小摊子的生意自然也不好。

郭琇走进来,熟门熟路的坐下来,定眼一看,道:“三弟你今儿个也来了?”

郭琇口中的三弟,可不就是郭璎么?郭璎排行老三,上面还有一个哥哥,也就是郭琇的二弟,名唤郭瑚。

郭璎笑道:“真巧,没想到在这里碰到大哥,大哥不介意咱们拼桌儿罢?”

郭琇如何会在意?两个人坐在一桌,郭琇刚要点菜,郭璎拦住他道:“大哥,今儿个无需点菜。”

“哦?”郭琇奇怪。

郭璎道:“今日店家临时改了规则,无需点菜,上甚么吃什么,若是不好食只管退掉。”

“还有这样的吃法?”郭璎提起了兴趣,这倒是看得出来,店家十足自信自己的手艺。

毕竟众口难调,有人喜欢吃口重的,有人喜欢吃口淡的,就算是即墨本地人,也有喜欢吃甜的,喜欢吃咸的,而店家竟然如此自信。

“好香!”

不等郭琇多想甚么,一股子霸道的香气扑面而来,有鱼肉的鲜味儿,说起青岛,怎么能少了水产呢?鱼肉是一绝的。

跑堂的将一样香喷喷的菜色端上了桌子——烤鱼!

热腾腾的锅子,下面还点了火,烤鱼在锅子里滋滋有声的炙烤着。整条的烤鱼,鱼皮焦香,是纯粹烤出来的焦香,而非图省事儿下锅炸的,那炙烤的香气浓郁十分。

几颗红色的小辣椒,还与一串串麻椒点缀在烤鱼上,旁边是炸制金黄的黄豆,烤盘的四角,则是摆放着吸饱了烤鱼汤汁的豆花儿。

郭琇一下子便被这霸气的烤鱼震撼住了,提起筷箸,迫不及待的夹起一颗金灿灿的黄豆,送入口中。

咔吧脆,酥而不硬,一点子也不咯牙,黄豆炸的醇香,一股子豆香味快速化开在唇舌之间,不止如此,因着黄豆沾上了咸香微辣的汤汁,咸香的滋味让黄豆本身为微微回甜的甘口越发扩大,这一颗小小的黄豆,竟然吃出了万千滋味儿。

“妙啊!妙!”郭琇大声赞叹,立刻夹起一块鱼肉,鱼皮烤制的焦香,带着韧劲,鱼肉娇嫩,白生生的鱼肉一挑起来,沾满了咸香的酱汁,仿佛是天上的仙子,沾染了人间烟火的气息,令人食欲大开。

郭秀将鱼肉放入口中,鲜就一个字儿!

北京没有甚么丰富的水产,郭琇自从来了北京,就没吃过正经的水产味道,总觉得北京的水产不新鲜,沙子多等等,而如今吃到了这烤鱼,竟然鲜得舌头都要掉了,真真儿是正宗的水产味道。

郭璎见他喜欢,便道:“大哥你可悠着吃,还有呢。”

说话间,第二道菜色也端上来了,竟然是主食,锅贴子。

锅贴看起来平平无奇,因为北京也有锅贴,郭琇没报太大希望,夹起一只锅贴,随便咬了一口,哪知道……

“嗯!”郭琇都说不出话来了,满口的鲜香,这锅贴和北京的不一样,里面竟然是鱼肉的,这是鱼肉馅的锅贴,正宗的味道!

鱼肉鲜嫩细滑,不知道加入了甚么辅料,还弹牙,总之口感一点儿也不软榻,里面嫩,外面的锅贴壳子焦香四溢,外焦里嫩的口感简直不能再好。

郭琇夹了一只锅贴蘸醋食,又夹了一只锅贴往烤鱼的酱汁里一滚,就着咸香微辣的汤汁,入口又鲜又烫又辣,冬日里吃起来正正好儿,特别的暖和。

烤鱼和鱼肉锅贴,都是郭琇的大爱,第三道菜色又上来了。

这第三道也不是菜,而是一碗汤。用一个大盆子装着,量大极了,咚放在桌上。

郭琇定眼一看,惊讶的道:“疙瘩汤?”

这说起即墨,说起青岛,怎么能没有疙瘩汤呢?疙瘩汤简直是一宝!

尤其是海鲜疙瘩汤。

面疙瘩漂在汤头上,鸡蛋、鲜虾、鱿鱼、海参、贝类一个不少,全都熬入浓浓的汤头之中,用勺子一舀,食材丰富极了。

郭琇偏爱疙瘩大一点的疙瘩汤,这碗疙瘩汤正好如此,他舀起一大勺,盛了满满一碗,迫不及待的尝了一口,因为刚刚出炉,险些被烫到了嘴,那鲜味儿一直顺着喉咙往肚子里钻。

嫩滑的疙瘩,简直滑不留口,每一勺都能舀起水产来,又鲜又暖。

别看只有三道菜,但是烤鱼主菜,鱼肉锅贴主食,还有疙瘩汤溜缝儿,烤鱼吃得一半,又上来了一些蔬菜和肉类,可以直接涮在烤鱼的汤汁里,沾染了满满的鲜香,简直便是大满足。

郭琇吃的津津有味,风卷残云,全都给吃个干净,实在撑得不行了,但是不愿意浪费一点点。

等郭琇吃完了,这才想起来,有些惊讶的道:“这小摊子,莫不是换了东家?怎么味道比原本还要好了?”

郭璎一笑,道:“并非换了东家,只是原本的东家今儿个有事儿,便临时出去了,临时找了一个厨子来顶替,所以今儿个吃法也就变了。”

“临时找的厨子?”郭琇十足好奇,道:“临时找来的,都这般厉害?这滋味儿,就跟回到了咱们郭家庄老家一样,我来北京城这么多年,还不曾吃到如此地道的家乡味道!”

郭琇又道:“不知这厨子是甚么人,如此神奇,今日我一定要见一见他才好。”

“哦?”郭璎一笑,狐狸眼顾盼神飞,道:“大哥确定要见一见这厨子?”

“自然!”郭琇道:“能做出如此美味之人,必定是个妙人,这个朋友,老夫是交定了。”

郭璎点头道:“也好,那弟弟这就去请人来。”

郭璎站起身来,进了后厨,很快又走出来,道:“大哥,人来了。”

随着踏踏踏的脚步声,郭琇抬头去看,便看到一个年轻人,不到二十岁的模样,从小摊子的后厨走了出来。

那人一身行头很简单素气,但绝对不是厨子的行头,萦绕着一股天然的尊贵。

那人走出来,笑容很是亲和温柔,又如三月春风一般,道:“听说郭大人吃的尽兴,那我便放心了。”

郭琇“噌!”一声站起身来,险些撞到了桌子,震惊不已的道:“八爷?”

郭琇傻了眼,他从未想过,能在这个小摊子见到皇八子,更没想到,这理膳的妙人,竟然是皇八子!

无错了,那从后厨里走出来的人,那做了烤鱼、鱼肉锅贴和海鲜疙瘩汤之人,可不就是云禩么?

云禩笑眯眯的道:“方才听说郭大人要和我交朋友,可不能说话不算数啊,食言而肥,一辈子没烤鱼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