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帝王业(1)

……

约莫二更天的时候,殿外的天空已是全黑了。

林朗披了件外袍走出太极宫,福公公立刻提着灯笼跟上来,开口道:“皇上,这么晚了您要去哪个宫里?奴才去请御辇来。”

林朗摆手拒绝,“阿福,跟朕随便散散步。”

福公公低着头没再说话,提着灯笼迈着小碎步跟在林朗身边。

林朗穿过一片亭台水榭,走到了一座红木立柱的宫殿附近,发现偏殿的位置亮着灯。林朗侧身说了句:“是谁现在还未歇息。”

福公公躬身回答:“禀皇上,这是太子殿下的书房,殿下向来用功,一向都要读书到三更天的。”

太子殿下。

林朗惊讶片刻,终于回想起来这个皇帝其实是有太子的。

那孩子现今不过八九岁,当年皇后生产的时候难产而死,疯疯癫癫的皇帝演了一出痴情做派,给皇后办了一场超规格的豪华葬礼,又把刚出生的孩子立为太子,哭得一塌糊涂。结果皇后死后还没过三个月,皇帝很快又流连往返于后宫,把这孩子抛之脑后了。

太子担了个“皇储”的名头,却从来不受重视,在几年后死于疫病,甚至游戏开局都没他什么事儿,只有空空一个牌位而已。

不是主角,不是反派,甚至连个配角都算不上,生来就是炮灰命。

林朗看着那通明灯火,莫名有些心酸,摆手对福公公说:“走,进去看看。”

福公公应声称是,紧跑两步到殿门口喊醒了坐在台阶上打瞌睡的小太监。

小太监揉揉眼睛看见是福公公先吓了一跳,紧接着看见福公公身后的林朗,更是狠狠哆嗦了一下,趴在地上磕头不动。

林朗:“……”

看来这皇帝确实不常来看太子,瞧这把身边人吓成了啥样。永乐公主的随从就从不会如此。

福公公敲了两下门,说:“太子殿下,皇上来看您了。”

林朗赶紧摆摆手,自己走上前推开了殿门。他走进去往里一看,只见内殿书桌旁,一名男孩正站起身肃立。男孩子生得如璞玉一般,头上戴了攒珠锦冠,身上穿着大红锦袍,长相与永乐公主有几分相像,只是全无永乐那般恣意潇洒姿态,而是一副谨慎小心的模样。

“明珠给父皇请安。”太子深深躬身,行了个标准的礼。

林朗走过去扶起明珠太子的胳膊,注意到明珠的动作略微僵硬了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下。林朗的视线扫过明珠的双手,忽地一凝——明珠的右手只有四指。

许是察觉到林朗的视线,明珠不着痕迹地将手往衣袖里缩了缩,眼神显得有些黯然。

林朗沉默地看着明珠片刻,这位本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殿下,还处于天真烂漫的孩子年纪,却生了副敏感自卑的性子。许是因为天生残疾,也许是因为皇帝从未给过太子安全感。

林朗面上露出微笑,牵了明珠的右手,在明珠略显惊讶的目光中拉着小太子走到书桌旁。

林朗从桌子上拿起书略微翻了翻,口中说着:“明珠最近在读些什么?”

明珠有些紧张,恭敬地回答:“儿臣在读当朝左丞相著的《策论集》,里面收录了近五百年来大辰国名臣的谏言策论,儿臣觉得他们写得很好。”

林朗觉得很惊奇。虽然古代的皇子都比较早熟,但是八九岁就能读策论行谏言,也算得上是好学的天才了。

林朗刚要夸奖几句,目光一错,看见书桌案纸底下压着什么东西,正露出翻折的一角。他便放下手中《策论集》,将那东西抽了出来,却是一本薄书,翻得书页都有些褶皱了,相比之下《策论集》就跟新的一样。

明珠瞬间憋红了脸,一下子跪在地上,抿着唇喊着“父皇”,喊了两声却是没了下文,只是发抖。

林朗将薄书翻过来看了一眼,明白了。

那本书叫《六国记》,讲的是六个虚构国家发生的趣事,说白了就是娱乐休闲读物。林朗看着跪在地上的明珠,想起来自己小时候偷偷把小说藏在作业底下,等家长一推门进来就合上,装作认真写作业的样子。

林朗笑了两声。

明珠却将头低得更深。

“好看吗?”林朗问。

“求父皇恕罪,儿臣……儿臣再也不敢了。”明珠声音打着颤。

瞧瞧这皇帝平时给人留的都是啥印象,把亲儿子吓成这样。

林朗将明珠从地上扶起来,抱到座椅上按下。福公公早已有眼力地另搬了个椅子过来放在林朗身边。

林朗看着面色惶恐的明珠,将《六国记》往桌上一放,眨眨眼,轻声说:“想不想看更好看的?”

眼角泛红的明珠正忐忑着,听到林朗这话不由得一怔,一时没反应过来。

林朗拉过纸笔,蘸了些墨,在纸上唰唰几笔,画出三块儿版图来。

他依次点了点,“这三个国家分别是魏、蜀、吴,他们各占一块儿地盘,相互制约,三分天下。”

明珠立刻被地图吸引过去,好奇地看了看,脸上的紧张情绪缓解了很多。明珠仔细看了会儿,开口说:“确实是三足鼎立之势。”

林朗笑着说:“起初可不是这样的,当年各方势力混战,黄巾军起义,可讲的太多了,但那样未免没意思,我们就先讲一讲这边,当个引子吧。”

说罢,他在蜀国的位置上一圈,“蜀国的开国君主名为刘备,他和手底下的两位大将军关羽、张飞是结义兄弟。”

明珠称奇道:“君王怎么会和臣子是结义兄弟呢?”

林朗说:“当年刘备起兵时,他还不是君主,是先有了桃园豪杰三结义,才有了后来的蜀国建国,关羽和张飞是同他一起打天下的人,不求同日生只求同日死的结义兄弟。”

明珠更是好奇:“刘备也亲自上场打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