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第十八章(三合一)(捉虫)

魏繁星怎么也没想到,陈女士口中的大孙子,竟然是这只看起来威风凛凛的银虎斑缅因猫。

纪时已经上楼回诊室接待病人,魏繁星扭头看了眼楼梯,顺手把刚领的工作服放在一旁的桌上。

然后低头看着还蹲在她面前的大猫,有些好奇,又有些犹豫。

这么老大一只猫咪,挺好看挺威风的,但是它看起来不是特别友好啊,她能靠近吗,会挨它猫爪吗?

魏繁星挺犹豫的,纪总见它爸摸都没摸它一下就走了,歪歪头,似乎觉得有点奇怪,瞄了声,又扭头看旁边这人。

没见过的小姐姐。

它又喵呜一声,张了张嘴巴,伸舌头舔了一下胡须,抬起爪子擦擦脸。

魏繁星看着它一连串的动作,心都快被萌化了,难怪门口挂的牌子是写“萌兽”,而不是“猛兽”。

“你、你好呀……”她试探着做出伸手的姿势,看看猫给不给她摸。

纪总从小就养在回春堂,见过很多人,绝大多数人都对它心怀善意,就算不喜欢猫或者猫毛过敏,也没有说对它拳打脚踢之类的,最多绕着走就是。

所以纪总很亲人,它觉得,自己遇到的每个人类都是好的,所以它对人类表现出来的也都是善意。

见魏繁星想摸它,它立刻就凑头过去蹭蹭她的手背,眯着眼睛发出一声嗲嗲的喵呜声。

“哇——”

魏繁星眼睛一亮,忍不住低呼出声,另一边手也伸了过来,捧着它毛茸茸的大脑袋rua了好几下。

纪总发出被rua爽了的呼噜声,愈发往她身边凑。

直到两个多小时后,午休时间到,上午的病人都看完了,纪时准备去吃饭,一下楼,就看见纪总正趴在魏繁星旁边的桌子上,把脑袋搁在她肩膀上,一人一猫一起看手机看得起劲。

过路的纪三姑笑呵呵地跟他说了句:“他们俩这样一上午了,繁星给纪总看动物世界。”

纪时:“???”

他走过去,伸手敲敲楼梯,又清清嗓子,然后在魏繁星和纪总看过来时,问道:“你们不去吃饭?”

魏繁星这才发现,时间已经过了中午十二点半,她忙收起手机,有些不好意思地向纪时道谢:“谢谢提醒,我都忘了时间。”

纪时点点头,视线落在一旁的白大褂包装袋上,提醒道:“以后上班时间你最好不要跟纪总靠太近,上楼之后要记得要粘毛器刷一下衣服,防止把猫毛带进诊室,可能有些患者会猫毛过敏。”

魏繁星微微愣了一下,然后连忙点头。

她起身拿起白大褂,要先把衣服放进诊室,纪时招呼了一声纪总,带它去了食堂。

魏繁星从二楼再下来,进食堂的时候,正好看见纪时在给大猫喂鸡腿。

他蹲在食堂门口的廊檐下,旁边就是熬煮中药的煎药室,空气里弥漫着药汤的苦涩,他一边撕鸡腿肉一边跟纪总说话,声音里带着调侃:

“你都多大啦,一岁多了,怎么还不能自己吃鸡腿?非要人家扒给你吃,你怎么这么娇气,跟小姑娘一样?”

纪总嗷呜一声,张嘴吃掉他递到嘴边的鸡腿肉。

魏繁星听了他的话,有些震惊,脱口而出道:“这么嗲的小猫咪,居然不是女孩子吗?”

纪时:“……”

“噗嗤——”

纪时回过神来,扭头看着她,脸上是忍不住的笑,“纪总是个男孩子,不过已经做了绝育手术,你可以当它是姐妹。”

纪总:“喵——”你礼貌吗?!

魏繁星一噎,站在原地什么话都接不上来,她不知道该吐槽自己竟然没看出这是只公猫,还是可怜纪总小小年纪就当了公公。

纪时将扒完皮肉的鸡腿骨放进嘴巴里嚼走关节面的软骨,抬抬下巴示意魏繁星,“进去吃饭。”

魏繁星回过神,干巴巴地应了声:“……哦。”

进去以后她就发现,回春堂吃饭跟在医院食堂是一样的,用餐盘的分餐制,不同之处是这里要自己打菜。

这也有好处,喜欢吃的那道菜可以多舀,舀多少都随意,吃完就行,像纪时,今天纪三姑做了盐焗鸡,他喜欢鸡翅,就拿勺子专门挑鸡翅,陈女士在一旁看了说他这样太过分了,他也不管。

魏繁星看得蛮好奇,她从来不知道纪时还会这样,印象里他永远都是待人接物如沐春风那种,挑食这种事让他看起来有些像小孩。

打完饭,魏繁星跟着纪时走,在他旁边坐下,对面正好就是孟李秋跟纪未柊。

老爷子喝着汤,笑眯眯地问她:“繁星觉得怎么样,能不能习惯?”

她连忙点点头,“挺好的。”

她早上其实有观察了一下人流量,发现病人虽然挺多,但大多数都是找纪未柊和孟李秋的,毕竟老中医更吃香嘛。

纪时这时说了句:“怎么可能不习惯,以前在医院出门诊,一天下来看百八十个那是正常量,现在一天都看不到五十个,劳动强度大大减轻。”

魏繁星下意识地点点头,深以为然。

老爷子闻言笑了声,“所以多出来的时间,你们就要好好学习,互相交流经验啊。”

纪时听了他的话,忍不住贫嘴:“交流什么经验,怎么辨认公猫母猫吗?”

见大家似乎面露疑惑,他立刻补充解释道:“魏繁星连纪总是公猫都认不出,以为它是妹妹。”

大家一愣,随即笑出声来,陈女士还道:“我都说了这是我大孙子,肯定是男孩嘛。”

这不是纪总太嗲,她给忘了么,魏繁星赧然,脸都红了,心里有些埋怨纪时多嘴。

吃完饭,老爷子说要上楼休息,魏繁星这才知道原来食堂的楼上就是员工宿舍,老爷子跟纪家父子都有房间在上面,还有几间是给值班的员工住的。

临上去之前,老爷子交代纪时:“我诊室抽屉里有两个蓝色皮的笔记本,你去拿给繁星看。”

又嘱咐魏繁星好好看,“有不明白的地方就记下来,到时候来问我,或者问你纪师兄,学本事得张嘴多问,可不要抹不开面子。”

他说的纪师兄可不是纪时,而是纪时的父亲纪未柊。

魏繁星连忙点头认真应是,等老爷子上去了,再回头一看纪时,就看见他一脸麻木地在那儿喝汤。

“纪医生,你……”她有点犹豫,不知道他需不需要关心,又或者他只是不想跑这趟,便忙道,“我可以自己去上去拿老师的笔记的。”

纪时扭头看她一眼,语气幽幽:“我在意的是这个吗?”

他在意的明明是,为什么魏繁星平白无故就比他长一辈啊!

喝了一口汤,纪时又有些疑惑,问魏繁星:“你是怎么知道师爷要收徒弟的?”

如果他没记错,回春堂是没有对外发布招聘信息的,原先的打算,是孟李秋问问老伙计,身边有没有在中医大的学生愿意来的,结果没想到竟然会是魏繁星。

“陈姐……”魏繁星的解释才起了个头,就想起之前他很介意自己对陈女士的称呼,忙改口,“呃,陈阿姨是我小姨父病人的女儿,从她那儿知道的消息,就介绍我过来了。”

说着又有些惊讶地看着纪时,“……这么说来,我小姨父的病人岂不就是你的外公或者外婆?”

纪时听了一愣,他不太记得了,好像那时候外公外婆的确有做过针灸,但后来他们卧床,就没有做了,他也不记得给他们治疗过的医生都有谁。

魏繁星这时又接着问道:“那你有去过临水吗?”

她问这个问题的时候,目光清澈又坦然,全然没有试探或者故意为之,纪时对上她的目光,犹豫了一下,点点头。

“是个挺不错的地方。”他温声道。

这就是他对曾经居住过一年半的小城所有的印象。

他已经不记得走过的城市街道,也模糊了外公外婆家门口的方向,却还记得那里的人,朝夕相处的亲人,一起上课的同窗,还有当时勇敢赤忱的魏繁星。

可是她已经不记得自己了。

纪时忍不住想,这才几年啊,到底是她记性不好,还是他当时真的这么不起眼?

他挺想直接问魏繁星的,但又觉得自己要脸,只好作罢。

吃完饭后他给魏繁星拿了笔记,然后就招呼纪总一起去午休,留下魏繁星独自坐在门口的桌边翻阅笔记。

到了下午两点左右,他又出现了,直接往楼梯上走去,纪总蹲在楼梯口看他上去了,这才跑来找魏繁星。

听见猫咪喵呜的叫声,魏繁星回头,笑着揉揉它的头,“你睡醒啦?”

纪总嗯了声,在她脚边趴下来,露出肚皮滚了几下。

这时有一位四十出头的中年女人带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进了医馆,直奔挂号的地方过去。

魏繁星看了一眼就收回目光,继续看手里的笔记。

可是没过一会儿,小林跑过来,弯腰叫她:“魏医生,你今天真的不出诊吗?”

魏繁星刚要点头应是,话到嘴边又顿住,反问道:“是有什么需要我的吗?”

小林点头,“有个病人,一定要看女医生。”

魏繁星觉得奇怪,“你们以前应该也遇到这种病人吧,怎么安排的?”

“这样的病人不多。”小林解释道,“一般是劝她们挂老爷子的号,或者让小纪医生介绍去认识的妇产科医生那里。”

可是现在他们回春堂除了两位刘医生,又有女医生了,可以支棱起来了呀!

魏繁星有些惊讶,探头看了眼柜台那边,问道:“是那位带着小姑娘的女士吗?”

小林点点头,期待地望着她,准备如果她拒绝的话自己该怎么劝。

但魏繁星没有拒绝的意思,点点头,“可以啊,只要她们不介意就好。”

说实话,她以前在医院,待的是神经内科的门诊,不管是儿科还是妇科,其实都不算很精通。

但病人不知道呀,似乎也不介意,小林过去说明情况之后,很快就带着母女二人过来。

“魏医生,病人就交给你啦,是这位小妹妹。”

“你辛苦。”

谢过小林,魏繁星起身,抱着两本笔记带母女俩上楼去诊室,一面走,一面问:“小姑娘多大啦?”

她妈妈帮腔应道:“十四岁了。”

魏繁星刚要哦,就听小姑娘道:“不是,我还没过生日,还是十三岁。”

魏繁星忍不住笑了声,点点头,“十三岁啊,初中了吧,今天是因为不舒服才没去上课么?”

小姑娘摇摇头,又点点头,“我妈非要我来看。”

魏繁星一愣,等到了诊室,才知道小姑娘为什么这么说。

原来是小姑娘的妈妈在帮她洗衣服的时候,发现她的内裤黄黄的,还有点腥味,担心她是不是病了。

“我也知道应该带她去妇产科取个白带什么的查一下,但是妇检那个过程吧,就怕她不肯,干脆就先带来看看中医。”

白带发黄啊,魏繁星一听是这个问题,不由得心里松口气,甚至有些窃喜,她刚才翻笔记,正好看到老爷子记录的一个妇人黄带的医案,病例分析里还提到了《傅青主女科》里对这个病的记述:

“妇人有带下而色黄者,宛如黄茶浓汁,其气腥秽,所谓黄带是也。夫黄带乃任脉之湿热也……法宜补任脉之虚,而清肾火之炎,则庶几矣。方用易黄汤。”

易黄汤魏繁星还记得组成,山药、芡实、黄柏、车前子和白果,前四味要用炒过的,白果要打碎,而且《傅青主女科》里还说这个方子可以治一切白带有问题,但是治黄带效果最佳。

魏繁星仔细辨认过小姑娘的舌苔脉象,发现她属于湿重于热,于是在易黄汤的基础上加了土茯苓和薏苡仁,开了四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