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6 章 何妨跟随

——还有,不戴帷帽出门真是太舒服方便了!

虽然帷帽不是全无优点,至少可以防尘防沙,但“高门富贵人家的女性出门要遮住脸()”这条潜规则,无疑只是束缚,而不是权力。

类似还有,女人要穿繁复华丽的能体现女性特点和展现美的‘女装’,要笑不露齿,要端雅淑静,要恭顺柔婉……?()”

男人们高高在上,掌握着社会经济军事生活的方方面面。若这些真的是“好”,值得坚持,为什么他们自己不用,只时刻规训着女人如此?

回到房中,江洛脱掉斗篷,又下意识向上摸发髻。

——今天梳的发髻简单方便,只戴一根簪子扎一块头巾根本不重,她终于不用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拆头发了!

江洛忙让拿镜子来。

午后强烈而明亮的日光,让她的容颜在水银镜中纤毫毕现。

让她能比凌晨灯火下更明确地看清自己。

镜中,她将头发全部向上梳成一个四方髻(今世男子常梳的发髻,因不允许寻常女性如此装扮,故简称为‘男子发髻’)。

向上的、顺畅的、毫无曲折的线条显得她整个人精神非常,即便只摆出平日大方微笑的神色,也似无端比寻常更有气势。

——她好帅!

因发髻全部在头顶,这发式行、站、坐、卧皆宜。午睡也不担心乱了头发,起来还要重新梳理。

寻常女性居家懒怠梳妆,只在脑后挽一个纂儿,似乎已经很简便,可午睡小憩也只能侧躺,这还不能确保睡醒之后鬓角不会乱。

太舒服了,江洛又不禁发散,她现在只有“少卿”的虚封,无官袍不上朝,等把职位坐实,再赴别家宴请时,是不是也可以梳男子发髻,不再戴那劳什子“诰命凤冠”了?

说起来,她是不是该先去打两个“男子冠”戴戴?

只看今日鸿胪寺众人接受她坐衙的速度,只要她戴上冠,不必三五个月,只消一两日,旁人便能习惯了。

这般数年、数十年,“男子冠”还会只是“男子冠”吗?

昭昭午睡正香,江洛便也小睡片刻,醒来先摸发髻一丝不乱,不必重新拆梳,十分满意。

黛玉今日开始上学,英莲寻常不会在晚饭之外的时间来正院。

在继续翻译与继续看从鸿胪寺借来的书之间犹豫了不到两秒,江洛走到书房,关上门,拿起《原本几l何》。

现在什么都没有翻译这本书重要。

做好,未必能再加封加赏。

但不做好,就永远没有再向上的机会。

她沉浸在数学里,直到林如海回家,才短暂分给他一刻钟,问:“你帮我打两个冠戴戴吧?”

他觉得她应该戴什么样的发冠?

林如海略一思索,便应下夫人。

夫人在案前翻译,他在临窗榻上画发冠的样式。

晚饭前,黛玉放学过来,进门先把乱跑的妹妹抱了个满怀。

() 她向东看书房门开着,便抱妹妹进去,笑问:“太太第一日坐衙,觉得怎么样?”()

极好!

?想看巫朝尘的《[红楼]林夫人躺赢日常》吗?请记住[]的域名[(()

江洛正看林如海给她画的发冠样式。

黛玉进来,她便伸手举得高高的,也给黛玉看:“你要不要也打两个戴?”

黛玉先扫一眼画的什么,又忙看太太的装扮,颇为心动:“去骑马时我便想了,若日日都梳这般发髻,一日至少能省出三刻空闲!做男人可真方便……”

她把昭昭给爹爹,便坐在太太身边,将图样拿在手里细看,笑道:“这是专给太太画的,不合我戴,我不抢了。爹爹也给我画两个吧?给英莲姐姐也打一份,以后昭昭也戴。”

林如海一手握住小女儿的两只手,不叫她抢图纸,愉快应下大女儿:“晚饭后给你们画。”

先画好的这一份,立刻交出外边打造,两三日便能完成,一定能赶上江洛下一次去坐衙。

短短半个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昭昭用勺子进步飞快,吃一顿饭只会甩出去两三次了,余下都能稳稳放进嘴里。

林黛玉便说:“再过两个月,昭昭就能一起吃饭了吧?”

妹妹总是自己用饭,好孤单。

虽然妹妹可能并不觉得,也还不知道什么是“孤单”。

江洛笑:“再过半年吧,那时她能吃一点我们的饭了。不然纵坐在一处,也只能看着。”

她趁便问黛玉:“今年荣国府没送来接你去的帖子,他家又出了那样的事……可若你想去,我便派人告诉荣国公夫人,送你去。”

“子杀父”“父告子”的丑事是在宁国公府。当然,现在已经没有宁国公府了,只有地处荣国公府东侧,已经交还朝廷的一所大宅邸。

贾珍已赶在年前被剐完,宁荣两府又并非一家,只是同族……所以从新年来看,荣国公府的风评似乎没受太大牵连?

当然,也有可能是别人不会在她面前说荣国府的不是。她和黛玉关系好,京里人人知道。

可只要荣国府还没到“臭名昭著”的地步,黛玉一个孩子,正月里去看望外祖母都无妨。

林黛玉思索了一晚上,笑道:“我还是想去看看。”

“那就去!”江洛拽纸写帖子。

-

两日后,时隔一年,林黛玉和甄英莲在荣国府门前下车。

御赐敕造荣国府依旧挺立,只是来的路上不见了“敕造宁国府”的匾额。

与往年也不同的是,这次她们来,琏二嫂子与姊妹们竟都在二门处相迎。

“琏二嫂子!迎春姐姐、探春妹妹、惜春妹妹!”林黛玉忙行过去,挽了王熙凤的手,笑说,“怎么在这寒风里等着?老太太呢?”

“老太太就在里面,也早等着呢!”王熙凤略过黛玉妹妹的第一个问题,又问候甄姑娘,“英莲妹妹!”

她心里真是感慨万千:

贾家还算煊赫的时候,林家已早早和家里远了,只任黛玉妹妹来看老太太。

() 如今贾家丑名远扬,连史家、王家都想躲着,在这里借住了四五年的薛家娘俩更是连年礼都不送了,林家却还是和以前一样,不近也不远,还愿意让黛玉妹妹英莲妹妹继续过来……

什么叫真情难得呢。

“园子虽然没锁,可如今天冷,行走不便,妹妹们都搬回这边住了。”王熙凤先说明着,“宝兄弟早搬去前院了,便是过来请安,也一到晚饭后就走呢。”她指着东厢房说,“这里收拾出来,给惜春妹妹住了——”

她低声说:“如今惜春妹妹是二老爷和二太太的女儿了。”

林黛玉会意点头。

贾敬、贾珍、贾蓉祖孙三个做的丑事,只可惜带累了干干净净的惜春妹妹。贾珍已死,惜春妹妹没了亲父亲兄,由嫂子和侄子做主,前程又着实黯淡……过继成二舅舅二舅母的女儿总归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