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153

大夫的妻子为了方便就近照顾丈夫孩子,很多就直接找教书先生学了识字,然后来医院应聘、培训做护士。还有些是大夫之间的结合,孩子们从小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下意识就也更倾向于学习医术,以后同样做个大夫。

这样一来,曲陵镇医院的病人再多,大夫跟护士数量其实都处于一个过度富余的状态,还会变得越来越富余。

“是时候试着开分院了啊。”姜白芷拿出医院职工名单,在上面勾勾画画,选择派遣出去的人。

选定了成熟稳重、医术最好的二伯做分院院长,还有徒弟中医术排名前二、能熟练使用各种管控药物的胡嘉鸣做副院长,然后再搭上一些普通的大夫,根据他们的情况,将他们亲近的人匹配上,一个分院团队就这么粗略定下了。

然后,姜白芷打开锦华国的地图,为了分院的意义更大,在地址上,她没有选择文赋城——毕竟文赋城内的人到曲陵镇来并不费什么功夫,而是选择了更远的临城禹庆城,还选了一个相对距离曲陵镇最远的镇子做分院地址。

她没想把分院建立在主城里面,这样地价的成本太高了,还容易被主城的官员隔三差五请上门,特别麻烦。

“二伯早就做好‘出征’的准备了,这次虽然堂哥没能一起分配过去,但堂妹有能力做妇产科的主任,可以跟她男人一起过去,有闺女一家跟着,二伯不算孤单。地点定在禹庆城的谷集镇,坐马车到曲陵镇来,大概需要十几天功夫,比起之前做游医不知兄弟儿女去往何方,这种距离,已经算近的了。”

姜白芷做了个分院计划书,至于具体怎么选址、建立、再构成跟这边医院一样的医疗体系,就需要二伯这个当院长的下决策了。

为了让二伯行动更顺利,姜白芷让整天闲着收钱养老带孩子的陈地主出山,跟着二伯走一趟,帮助他建好分院后再回来。

如今禹庆城也挺平静的,姜白芷不担心他们的人身安全问题。

原先禹庆城比较乱,官员不太作为。后来曲陵镇发展迅速,使得镇知守受益,升了官,被调动到禹庆城做城知守,他大儿子也顺利考到了官职,被分去禹庆城一个镇做镇知守。父子上下配合,花了几年时间,把禹庆城整治得还不错。

朝中有人好办事,有郑家父子在,姜白芷选择去禹庆城一个小镇开医院的分院,总归要更顺利些。

就像是三弟姜黄柏,由于是郑家的女婿,早在岳父走马上任的头一个月,就直接跟去了禹庆城,在好多个村子里都雇了人为他养鸡养鸭养猪,然后在禹庆城每个镇都开了卤味店分店。他去禹庆城的时候,那边还乱着,可因为都知道他背后有关系,没有地痞流氓敢欺负到他头上,就只能眼睁睁看他赚钱赚到手软。

姜黄柏本人不怎么贪图享受,只贪图赚钱的过程。赚到了钱,按分成送一部分给姜白芷,然后除了留足够的周转资金,还有准备以后再去别的地方开分店的资金之外,多出来的银钱全给妻子随意花用。

郑家父子能在禹庆城迅速站稳脚跟、建立属于自己的官僚势力,从而完成整治工作,跟姜黄柏赚了很多钱给妻子,随便她支援娘家也有很大关系。

他们两边算是互惠互利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