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他过来找姜白芷,带来这么一批几乎一致的小玻璃瓶,便证明他已经做成功了。
“可巧,天热之后,要买风油精的人太多了,可我们做好后装在大缸里,每回有人买,再用勺子舀一些放进定制的瓷瓶了,不好保管不说,人家也不方便使用。”姜白芷将玻璃瓶上配套的玻璃带防滑棱的盖子拧开,露出里面瓶子的小口。
有了这样的小瓶,直接将成品风油精注入玻璃瓶里拧好,有人要买,按瓶论价,买卖方便多了。而且这瓶口圆润且很小,只比针头略大些,人家使用的时候,可以拧开瓶盖,直接将瓶口对着需要使用的部位涂抹,不会弄脏手。
“做这样一批玻璃瓶,成本大概要多少?”姜白芷问到这个重要的问题。
李四知道姜白芷是要大批量用的,不敢故意卖好把成本说低,影响姜白芷的定价,便照实说:“我刚开始是用了吹制的法子,不过太难把每个玻璃瓶都控制成一个模样一个大小了,后来去你男人那边逛了逛,看他用模具印花,我才想到,或许我也可以用模具来制作玻璃。”
不过,做玻璃瓶模具的材料比较难搞,木头这种肯定不行,李四还是找铁匠打了一套铸铁的模具,才终于试做成功的。
铁匠埋怨总有人定做奇怪的东西就不提了,反正他收足了手工费。
只是,刚开始靠模具做出一批玻璃瓶,李四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发现这批瓶子太脆了。后来经过好长时间的研究,结合铁匠打铁的工序、自家烧瓷器的工序,整改一下用到玻璃瓶上,给玻璃瓶成型后同样增加了退火、淬火等工序,这才保证了瓶子的质量。
“做瓶子的模具花了一百多两,模具每轮能出一百个瓶子。若不论模具的钱,差不多每天能做三千个瓶子。原材料、火工、人工等工本费用加起来,平均计算的话,每一百个瓶子大概要两百文钱。”
听了李四的话,姜白芷想了想,又问:“你那模具能用多久?”
“没什么损耗,估摸着好好保养,用上十年没问题吧?”
“那就给每个瓶子定价五文钱,我这边风油精很好卖,有了玻璃瓶包装后,还能托人往文赋城那边卖,量多了,你那模具的成本就回来了。”
“成,那就这么定价。你这批打算先要多少?”李四又问。
“你给我先弄一万多个瓶子过来吧。另外,可以再做一种更大些的瓶子,”姜白芷将好奇听着的病人打发走,在纸上画出花露水瓶子的模样,“这种的行不行?大概每个比你手掌的长度略高些,定价可以每个十文左右。”
“这种大瓶子的模具反而好做一点,就是耗得铁稍多,老铁匠说不定收我一样多的钱,每个十文,量多了有得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