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125

当然了,或许是他们自己想办法应付了那些难关。

姜白芷想着,自己跟曲陵镇知守的关系应该能算是友好吧,知守算是个清白的好官。至少在曲陵镇这边,不担心有人恶意去盗取杨二郎的这个技术。

至于更远的地方,只能等杨二郎靠这个手艺,攒起来一些资本之后,再做打算了。

这些复杂的,她暂且没与杨二郎说,只是想到个有趣的点。

“说来也巧,我二哥先前想出个方便织布的织布机,能用将近我二嫂以前三倍的织布速度,一次织三倍的宽度的布匹,这相当于我二嫂以前一个月之一匹布的量,现在是九匹。”

“九匹?!”杨二郎惊了,“怎么这么快?”

下意识地问完,他自个就反应过来,本身织布的速度加快的三倍,然后能织的宽度也加了三倍,可不就变成了九倍的产量了么。

之前光是听姜白芷说,她二哥弄了个能更快织布的新织布机,只是觉得还挺厉害。现在对比着详细的数据,已经不能用厉害来形容,而是该说恐怖了。

“我之前让我二哥做三架那样的织布机,第一架自然是我二嫂的,第二架预备等我大哥成亲时,送给我大嫂。第三架是我想送给你大嫂的,我记得她也会织布。”

“怎么还麻烦你二哥做东西送我大嫂?”杨二郎有些不好意思。

姜白芷笑了笑,没对这件事解释什么,只是就着织布机的事情,继续说:“若是你要搞那什么染布坊,我不如叫我二哥也干脆弄个织布坊,两边靠的近些。他做的新织布机,织布的速度快,价格就可以更低,然后经过染色、再染花样的工序,出来的带花棉布,说不定还是可以保持市面上一样的价格,都有的很多赚。这样,你还怕卖不出去?”

若是同样的价格、或者稍高的价格,能买有印花的棉布,人们的购买欲会很强。市场上普通的棉布,恐怕都不好卖了,最后或许只能低价或者以货抵货,反出给杨二郎再进行印花处理才能卖。

那样有点破坏市场了诶,而且产生的破坏是很迅速的,许多织布坊根本反应不过来,会有大量的人因此亏本……

“不行,印花布本就比纯色的布新鲜花俏,要是价格压得一样,人家纯色布卖不出去,你会得罪太多人了。这样不行,还是要比纯色布至少贵半两,给他们留点余地。”

做生意不能做绝了,自己吃肉,给别人也留点汤吧。

而且刚开始杨二郎能做出来的产量也不高,许多模具都得慢慢做,价格低了,就会一直是供不应求的过度火爆状态,太容易激起别人想模仿的情绪了。

多半两,会让普通家庭犹豫一番,喜好简朴的家庭就不会参与抢购,这样的热度才刚刚好。

听姜白芷这么分析,杨二郎也多了些信心,“不过,你二哥愿意开织布坊吗?”

“啊……”姜白芷迟疑了,“我不知道诶,等我回去问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