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106

没等她找姜白芷要主意呢,村长那边就传来一个消息。

这事,说来跟姜白芷其实也有那么点关系。

先前第一波外地人到曲陵镇来,未免这些人跟本地居民产生不可化解的矛盾,姜白芷跟知守提出建议,说可以推动外地人跟当地人通婚。

后来也证实这个措施很有用。不少镇上的姑娘,都挑中了一些优秀的外地人,成亲之后,两边关系果然融洽了不少。

这之后又来了一批五十多人的流浪客,可镇上待嫁女有限,这次只成了三对,镇上就再找不到适龄的未婚女子了。

结果这九月份的时候,又来了一批人,这批人足足有百来个,看着比之前的那些要凶悍些,倒不像是坏人,只是看着都像是武力值比较高的,长得很壮实。这些人都比较服气领头的那个二十五六岁的汉子,在他的带领下,百来个人的言行举止,竟是有种军中令行禁止的风范,颇让人佩服。

知守亲自跟这些人交谈过,了解到其中很多人是当年参过军,然后顺利退役的。被众人推崇的那个男子,还曾在军中官至骑督,难怪自有一身威严的气度。

这一批人,大多都是好汉子,可镇上着实是难以再容纳一百多个外人了。知守愁了半天,想了又想,不知道怎地,突然又想到了姜白芷。

姜家当年就是外来的,但他们没有在镇上定居,而是说通了胡杨柳村的村长,在村里落了脚。

如今镇上已经尽量和谐地容纳了一百六七十个外来户,周边的村子,怎么着也得帮忙分摊一些吧?

<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r />

只是村庄相对都很排外,比镇上的居民要难说服。当年姜家能顺利融入胡杨柳村,是由于姜父的医术,在如今算得上是出神入化的地步了。像这样有本领的人,去哪都会受欢迎。

至于这批外来者,若想融入那些排外的村子,除了有一技之长的,其他人恐怕都只能通过结亲这一方式。

知守摸摸特意留着的短胡茬,心想,姜白芷想的那主意可真是太棒了。

心中有了主意,他见这批人,亦是以青壮年汉子为主,便问那曾做过骑督的男子,“我们镇之前接纳外来者,是鼓励允许两边通婚的。你们这批人来的晚,镇上基本已经没有合适的待嫁女了,若是你们有在此地成家的意愿,可往周边村子走走。自多年战事后,各地都是嫁女难,我们镇周边的村子也一样,有许多到了十八、十九、甚至二十多岁的姑娘,都还没能定个人家。”

“哥,你如今都二十六了,既然决定带我在这南边生活,不若就在这里找个合适的姑娘,成家落户吧。”一个脸色略苍白的女子劝说道。

原来这骑督是带着亲妹子流浪的,看这姑娘身体虚弱,若不是这批人都挺强悍,恐怕也不能带着个弱女子远距离迁徙。

“玉兰,哥的事,哥自己心里有数,你别多操心,仔细养着身子就行了。”

骑督先是让妹子回马车里歇息,然后想了想,问:“此地可有擅为女子调理身体的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