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霸把走路跌跌撞撞的小侄儿抱起来。小侄女抓住李玄霸的袍角,叽叽喳喳说得开心时,拽着李玄霸衣角的手时不时晃两下。
三人无视身后的嘈杂,开开心心去太后宫中问候。
顺便告状。李玄霸用眼角余光瞥了一眼身后。
原本历史中的唐太宗失去了那么多,晚年亲征高丽的时候还要把玄甲军漆成金甲军,历经千帆仍旧过分活泼跳脱。自家二哥烦心事比唐太宗少,估计这辈子都是这副鬼样子了。
啧!嫌弃。
……
经过“帝知错,帝屡教不改,帝再次被太后教训”的小插曲,李玄霸终于正式走马上任,大刀阔斧把太子的课程全改了。
太子师们没有被解聘。他们看着李玄霸送来的课程表,都不由叹气。
在课程表里,小太子别说闻鸡起舞了,连每堂课都不能超过半个时辰。
李玄霸解释,研究表明,孩童注意力过了三刻钟就难以集中,给他们半个时辰,已经是给了他们拖堂的时间。
除了授课时间减少,李玄霸还将文化课和骑射、才艺课交叉,并大大增加了骑射和才艺课的比重,每旬都有两日休息,美其名曰“出宫体恤民情”。
太子师们有诸多怨言,向皇帝上书晋王对太子的教育太过松懈。
李世民虽然也犹豫李玄霸这样教导太子会不会太松懈,但他是一个只要做决定,除非对方失败,否则在对方还没有做事前不会轻易更改决定的人。既然已经同意全盘接受弟弟的教导太子方针,李世民就把阻力全部扛了下来。
他夸奖了太子师们
的认真负责,道:“朕幼年时比太子学习的时间很少,阿玄更是整日休息,老师们担忧阿玄的身体,从不让他劳累。朕与阿玄过目不忘,自制力远比寻常孩童强大,也难以整日学习。如朕与阿玄这样的神童举世罕见,爱卿对太子且宽容些吧。”
李世民为了阻止太子师们继续上书,毫不犹豫地自揭其短,说起自己因贪玩被老师们责罚的事。
当年他与李玄霸东奔西跑,常常与老师们异地相隔。老师们总会一次性布置许多功课让他们自学。
李世民贪玩,常常压线赶作业,为此没少被训。
他说起自己因疏忽功课被责罚的时候,想起弟弟的吐槽。
唐太宗登基后常感慨,以前戎马生涯疏于读书,当了皇帝之后才开始努力。
“如果没有老师监督,你和唐太宗有什么区别吗!”
“啊?我就是唐太宗,能有什么区别?”
弟弟难得被自己堵得哑口无言,真是有趣极了。
李世民眼含怀念,神情柔和,看得一众老臣心中又酸又软。
想来当年那双少年一定让齐国公他们又爱又气,真遗憾自己没能在陛下少年时便与其结识。
老臣们见陛下这模样,知晓不可能说动李世民劝服李玄霸。
他们讨论之后,去寻找虞世南,希望这位皇帝和晋王唯一还活着的老师,能劝服李世民和李玄霸。
虞世南闭门谢客了一阵子,实在是躲不过,干脆把所有拜访的人都叫来,一次性解决了。
他先什么都未说,只是抬出一个箱子,让太子师们翻看。
虞世南介绍:“这些都是陛下和晋王当年的功课。”
太子师们神情肃穆地翻开一本功课,字迹先不提是否公正优美,字里行间快挤满的奇怪小人实在是太过显眼。
虞世南道:“那是陛下的画。陛下练字很认真,但写完后总会忍不住加点什么。”
太子师们沉默。加点什么?!谁家小孩会在练字时画小人啊!怎么没被打手板心!
虞世南又指着另一本没有画小人的功课:“这是晋王帮陛下写的功课。陛下似乎是沉迷狩猎,又来不及赶功课。”
太子师们忍不住生气了:“代写?!”
虞世南小心翼翼抽出又一本功课:“这是陛下替晋王写的功课。晋王得了本新书,废寝忘食观看,没空写功课。”
他叹了口气,然后又忍不住翘起嘴角:“都被我发现了,功课重写。他们真是从小就很顽皮,屡教不改啊。”
虞世南没去看太子师们的表情,继续介绍其他功课。
高颎等人给李世民、李玄霸罚抄时,罚抄的功课都会集中在虞世南这里,也算书法作业,让李世民和李玄霸叫苦不迭。因此虞世南这里两人所交的作业数量,恐怕是最多的。
“这本是陛下的军略功课。高公当时气得去问孙医师要了好几贴降火药。”
“晋王的纵横功课常让长孙将军又高兴又担忧
。分裂突厥的长孙将军,居然担心晋王阴谋太过移了心性。”()
“更别说薛公,他是给陛下和晋王的功课评价不合格最多的老师。”
?想看木兰竹的《李世民为弟弟心声头疼中》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宇文公已经放弃了教晋王武艺,并常与晋王就重农抑商的国之本策争论过多次。”
“说来宇文公倒是没和陛下为国策争论过,陛下总说谁辩赢了他就听谁,然后补一句‘可以少做相关功课了吗’,气得宇文公给他功课加倍。”
虞世南抚摸着陈旧的字迹:“他们学字与我,字迹也与我完全不相似啊。”
太子师们大约猜到了虞世南想说的话,但虞世南还是直白地将本想让他们自己琢磨的话说了出来。
“如陛下和晋王这样天资聪慧的学生,他们自己就有许多奇思妙想,身为老师只需要引导他们,勉强他们朝着大众所要求的优秀走,只会约束他们的成长;对于天资较差的学生,即使勉强他们又有何用?前者是砍掉繁茂的树枝,后者是揠苗助长。”
虞世南在太子师们依依不舍的目光中将自己的宝贝们收起来。
他笑道:“太子是守成之君,守成之君只需要稳妥便成。他如果如陛下一样是个拥有雄才大略的人,百姓可能就要遭殃了。凡事都还是一张一弛更好啊。我见大德的教导就不错,太子自幼幸福快乐,将来一定不会对他人苛刻。不会害民虐民的守成之君,就足以让大唐避开大隋灭亡的原因了。”
提起大隋,太子师们再无话可说。
隋炀帝倒是一个登基前表现优秀,对群臣们许下海口的“雄才大略”君王。
结果呢?
太子宽仁些,只要不故意虐民,哪怕多修几座宫殿也不可能伤及大唐的根本。
他们知道这个道理,只是自己成为了太子师,总忍不住想教导出一位千古明君,这样自己才能名垂青史啊。
虞世南却收起笑容,冷冷道:“历史中的千古明君很多,他们的老师都很出名吗?高公等人名垂千古,也不是因为他们教导了陛下,而是因为他们本来就是能名垂千古的贤人。你们本末倒置了。”
太子师们离开。
虞世南站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已经致仕修书的他,决定时隔许久再次递书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