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子点头:“博望苑这个管事太机灵,我不放心。你俩认识张汤的长子、张安世的长兄张贺吗?”
公孙敬声:“我听说过,他认识。你想叫他接管博望苑?他好像才十九岁。稳妥吗?”
“博望苑其
实没有多少事。等做纸的匠人去了秦岭,
博望苑的事就更少了。除了打扫房屋,
做油,就是养牲畜种瓜果蔬菜,偶尔给我送一些。”
公孙敬声仔细想想,瓜果蔬菜有张顺子盯着,牲畜有匈奴人照顾,张贺只要看着这些奴仆认真做事就行了。
“那现在这个管事呢?还给陛下?”
小太子摇头:“一个小人,不必还来还去。中午韩韩故意在恭房附近多磨蹭一会,有人告诉他小吏每次给我送鸡鱼肉蛋的时候都多拿一些,然后半道上拿走一部分交给其家人。他也是有次跟着驯象师出去放象的时候发现的。”
昭平君顿时忍不住骂:“好大的狗胆!”
小太子:“其实不算太过。韩韩算过,只够他自家用的。”
昭平君不这样认为:“你是太子啊。”
公孙敬声:“那你知道每年有多少人因为贪赃枉法被处决吗?姨丈还是皇帝呢。”
昭平君顿时无言。
公孙敬声:“换成张贺就能避免了吗?”
小太子点头:“御史大夫的长子什么好东西没见过?再说了,我这不正找你们打听他品行如何。”
昭平君仔细想想:“他也怪,比他弟心眼多,好像不如他弟聪慧。兴许张汤管得严,我以前——”说到此他有点羞愧。
公孙敬声:“不如你会吃会玩?”
昭平君点头。
小太子:“以前有没有害过人?年少时敢背叛友人,以后自然敢背叛我。”
昭平君摇头:“没听说过。”
“我听说比张汤会做人。”公孙敬声道。
小太子不再犹豫:“那就他了。”
公孙敬声忽然想起一件事:“不行!”
昭平君和小太子齐刷刷转向他。
日前公孙敬声从同窗那里听到几件事,虽然他还没来得及找人求证,可无风不起浪。
“听同窗说好几个公卿对张汤的一些做法颇为不满。”
小太子还以为什么事:“对他不满的何止公卿。他当廷尉的时候手段狠厉,被他盯上的人的家人几乎都对他恨之入骨。可我也不能因为黎民百姓恨他就不用他。公卿里头嫉妒恨舅舅的人也不少。我能因为他们恨舅舅就疏远舅舅吗?”
昭平君诧异:“还有人恨大将军?我祖母一度担心大将军找机会收拾我们家,报当年险些丧命之仇。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将军像是忘了隆虑侯府。去年冠军侯受降回来,我祖母都忍不住夸大将军和冠军侯。虽然没有明着称赞,但意思是那个意思。”
公孙敬声:“这事我也听同窗说过,有人认为舅舅有今日因为姨母是皇后,德不配位。”
昭平君惊得微微张口。
小太子想笑:“不遭人妒是庸才。再说了,孤是太子,公卿敢明着给我添堵?除非他们敢弄死我。否则万分不满也不敢叫我知道。”
公卿也不敢动小太子。公孙敬声想到这点,陛下唯一的儿子,他若有个闪失,陛下
还不得叫满朝官吏陪葬。
“倒是我想多了。”
小太子:“谨慎是好事。不过你不该担心我,
应当担心你们自己。”
公孙敬声不懂,
他有什么可担心的。
“纸和胡麻油。”小太子提醒。
公孙敬声恍然大悟。
棉花便宜他同窗亲戚看不上,纸和胡麻油贵,就算都推到小太子身上,他和公孙敬声只收个寄卖费,同窗亲戚也不信。
太学博士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
公孙家很多亲戚总存款不过百两金。他和昭平君年前就能分到百两金,这要叫他们算出来,还不得嫉妒恨死他俩。
亲戚同窗不敢动太子殿下的纸和胡麻油,还不敢动他们吗。
想到这些,公孙敬声禁不住叹气。
昭平君没懂:“纸和胡麻油怎么了?”
小太子注意到车慢下来,撩开车帘,看到西安门,“叫敬声表兄跟你说,我到了。”
公孙敬声拉着昭平君下去,换韩子仁和吴琢上来。
小太子令驭手去椒房殿。韩子仁和吴琢搬着酒坛随小太子过去,随后他俩去殿外等着。
卫子夫皱眉:“你买这么多酒做什么?”
“不是买的。”
卫子夫仔细一看,酒坛上光秃秃的,连个“酒”字也没有,“自己酿的。”
“母后和父皇一样都喜欢先入为主。”小太子扯开酒坛,令大宫女去庖厨找些菜或炊饼,再拿一副碗勺。
卫子夫坐下:“油?”
小太子点点头,见母后这么不确定,顿时知道父皇一个字没提:“母后,父皇近日来过吗?”
“来过一次。”卫子夫向来聪慧,“陛下何时知道的?”
小太子眼珠一转,开始拱火:“昭表兄成亲前几日。”
卫子夫算算时间:“难怪他那几日心情极好,甚至有心思关心我忙不忙,你有没有来找过我。果然他每次反常都有事。无一次例外。”说着一顿,“你还敢问?”
“母后有所不知。这油是博望苑的匠人用胡麻饼上的胡麻做的。一日只得几坛。孩儿本想先给父皇四坛,再给母后四坛。父皇非要十坛。孩儿只能先紧着他。”小太子一脸无奈。
卫子夫不疑有他:“陛下怎么还跟以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