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抵达陌生乡间的第二日,唐晋是被秦北辰喊醒的。
六点多天已大亮,主人家已经出去干活了,年迈的婆婆领着他们到老屋去,指点他们揭开扣在木桌上的竹制笼罩,里面是给他们留的早饭。
用青菜笋干煮的汤泡饭,还有一碟专门做给小客人的,裹上面粉炸得金黄酥脆的小河鱼。
都是本地出产、现摘现做的纯天然食材,不是多精细的食物,但胜在风味新鲜,让少年们吃得心满意足,对外面的乡间天地生出更多好奇,把昨夜纳凉时的不安心境都去了大半。
唐晋又记起昨晚下定的决心,要保护秦秦,要带秦秦在这里玩得开心。
于是他又给自己鼓了鼓劲,抓紧了秦北辰的手,大声说:“秦秦,我们出去玩吧!”
秦北辰一副很无语的样子,凶道:“都说了上午做作业!”
把这事给忘了,唐晋嘿嘿直笑。
秦北辰和唐晋坐在堂屋里写作业,主人家的婆婆在天井中洗碗,汲井水、泼水的声音是唐晋以前从没听过的,给人一种有别于城市生活的纯朴感,令他们更加鲜明的感受到,他们正处在与S市截然不同的陌生乡间。
清洗碗筷的水在天井的青石砖上泼开,缓慢地蒸发,将夏日清晨并不炎热的气温压得更低,清风徐来,将清水的气息吹进堂屋里,凉爽得很舒适。
秦北辰眯了眯眼睛,像是被风吹舒服的猫。
唐晋对着一道数学题算了半天,算不出来,心里反倒松了口气——终于找到一题不会的了。
唐晋挠着后脑勺,把作业本移到秦北辰眼皮底下,可怜地说:“这道不会做。”
秦北辰低头看看,斩钉截铁道:“不可能不会。不要偷懒。”
唐晋不服气,有点委屈地说:“就是算不出来啊。”
秦北辰拽过他的草稿纸,轻哼一声,把其中一个步骤圈起来,昂着下巴推回去:“丢了个数字。笨猴子。”
唐晋仔细看秦北辰圈起来的那步,发现真的丢了个数字,他再认真演算一遍,填上答案,又把作业本移到秦北辰眼皮底下,乖乖的问:“这样就对了吧?”
秦北辰矜贵地点了一下脑袋。
然后,
他还跟老师似的教训道:“你认真一点。下午再出去玩。”
唐晋拖长了声音哦了一声。
唐晋心想,秦秦真是很好哄啊。
然后继续埋首作业本,在两个人之间有个小本子,是秦北辰随身携带的记事本,比新华字典小一圈,很薄,黑皮封面。
从前往后,记录的是秦北辰觉得有必要弄清楚的问题,从后往前,记录的是秦北辰给自己做的计划。
据唐晋的观察,秦北辰两个月就能用完一本,然后换一本一模一样的新记事本。
现在记事本翻在靠后的一页,本子中央夹了个长尾夹,使它保持摊开的状态,左边那面是秦北辰给唐晋列的暑假作业完成进度,右边那面是秦北辰给自己列的暑假作业完成进度。
里面最麻烦的,是暑假日记。
唐晋期待下午发生一些好玩的事情,否则他不知道能写什么。
主人家的婆婆已经洗完了碗,搬了把竹椅坐在堂屋门口,扇着蒲扇,半闭着眼睛休息。
临来的时候,唐妈妈匆忙告知,说他们要去的地方是唐晋爷爷的堂弟家,又当着两个孩子的面给来接人的男子塞了不少钱。
不管唐晋怎么抗议,唐妈妈最后也只是说:“是很好的亲戚,一定会热情招待你们的,你们就在那里玩两个月吧。”
秦北辰自觉是客人,从头到尾都没说话。
昨日抵达这里,倒也证明唐妈妈所言非虚,主人家确实对他们十分热情。
主人家也姓唐,是个大家庭,唐爷爷的堂弟已经故去,他的妻子就是刚才给唐晋秦北辰洗碗的婆婆,叫__春来婆婆。
他们膝下有两个儿子,按辈分,唐晋都要喊伯伯。两个儿子娶妻生子后都搬出了老屋,分别起了新房子住。
所以现在一家人分居三处,大儿子家、二儿子家和春来婆婆住的老屋,都是带院子的大房子。
两个伯伯说了,随便唐晋和秦北辰想住哪里就住哪里,看他们喜欢。
大儿子和二儿子家都很现代,外表还带有当地建筑风格,内里该有的现代化设施都有,昨晚唐晋和秦北辰住在大儿子家,没有哪里不习惯。
春来婆婆住的老屋就不一样了,是木造的徽派老宅,虽然水电俱全,但还是处处显出古旧
。尤其是春来婆婆独居在此,屋里时常点着檀香,淡淡的檀香渗透了每一个角落,让人的心跳不自觉就平缓下来。
唐晋和秦北辰都挺喜欢这里的,所以选在这里做作业。
临近中午时,二伯母从田里赶回来,到老屋给老少做午饭,吃完午饭,按昨晚说的,她领唐晋和秦北辰去认识新玩伴。
唐晋牵着秦北辰的手,跟在矫健的二伯母身后,踏在石板路上,满眼好奇。
这个村在A省、Z省和S市的交界,青山绿水,是个水墨画般的地方,风景很美。
路上看到的老建筑都是徽派木屋,新房子就风格不一,有像两位伯伯家外表还保持旧派风格的,有建成小洋楼的,还有放飞自我中西结合的,把唐晋看得直乐。
秦北辰想,这大概就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吧。
二伯母带他们走到村中,那里有个晒谷场,场边是个老戏台,一帮孩子们正在闹哄哄地商量着什么,隐约以其中一个稍大的孩子为首。
“邵峰,”二伯母喊那个稍大的孩子名字,“过来。”
二伯母是个雷厉风行的人,她干脆利落地把唐晋和秦北辰托付给叫邵峰的少年,就急忙赶回田里干活了。
大约七八个孩子,站在邵峰身后,和邵峰一起打量着城里来的两个孩子。
邵峰看着对面与自己差不多大的俩小子,心里有点小忧郁,他知道,从这俩小子出现的那一刻起,他邵峰就不是整个村最靓的崽了。
城里来的,会不会脾气很傲,看不起人?
唐晋拉着秦北辰的手,笑着对邵峰说:“我叫唐晋,他是秦北辰,你们在玩什么?带我们一起好不好?”
“好、好啊,”邵峰有点脸热,拍胸脯保证,“你们就跟着我,我带你们玩。”
唐晋弯起眼睛笑:“谢谢你,你真好。”
都是半大不小的孩子,领头的邵峰又被唐晋迅速攻略,于是很快就熟了起来,在邵峰的带领下,一起去田里采桑葚。
这边养蚕的农户不少,有很多桑叶田,正是桑树绿叶茂盛的时节,结了许多甜甜的桑葚,那时还没发展旅游,桑葚也还没成为值钱的水果,大人们懒得摘,只有孩子们热衷,他们有的挎着竹篮,有的随摘随吃,一进桑叶田就
分散开来,各摘各的。
邵峰跟在唐晋和秦北辰身边,给他俩指点什么样子的桑葚更甜,也是怕田里有蛇,城里小孩会怕。
“看上去,像是很迷你的一串葡萄,”唐晋捏着桑葚对秦北辰说。
秦北辰眉头一皱,捏着唐晋的嘴,问邵峰:“他舌头怎么黑了?”
邵峰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