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6 章

第246章

听到这话,没被选上的人,这才跟着松口气,这些社员们都是认识沈美云的,所以大家都有话直说了。

“沈知青,后面要人了,你一定要和我们说啊。”

“是啊,我家地里面有男人看顾,刚好我可以腾出手来养猪呢。”

沈美云这次招人,基本上以嫂子为主的,不过,也有男性,那是为了到时候出货的时候,可以帮忙抬货,赶货的。

沈美云嗯了一声,送别了这些人后。

她便把新招来的五个人,交给了李大河,“大河,你带他们熟悉下每天的工作,等熟悉后,每天安排一个值夜班的人,负责看顾下养殖场的下半夜。”

这才是她准备宿舍和小厨房的原因。

李大河早已经是带人的一把好手了,七年的养殖场经验,足够他胜任这个工作。

他点了点头,就去带人忙活去了。

小猴则是负责继续清点养殖场,所有的牲口们。

眼见着养殖场这边步入正轨,沈美云也跟着松口气,她又把后面的事情细细的规划出来。

从乡亲们手里购买饲料,这件事要提上日程。

如今是二月底,三月初,等到春夏之季,到时候野草生长,农作物生长,牲口们就不愁吃的了。

但是,他们的养殖场没有,还是要从外面收购。

她列了下收购的来源,第一,从乡亲们手里收购农作物杆,不管是红薯藤,包谷杆,麦秸秆,稻草,这些收回来后,粉碎后作为麸皮糠皮,留着过冬用的。

其次,收购农作物,红薯包谷高粱,这些不止是人可以吃,牲口们也是可以吃的,尤其是怀孕的母猪,是急需要补充营养的,这个也可以加入收购的过程。

第三,收购野菜,野草,野藤蔓,这个的话,沈美云拿着笔在上面画了个圈,这个不能指望他们养殖场的工作人员来做了。

目前为此,一共就七个人,哪里做的完,厂子内大大小小的牲口,都有几千只了。

她思索了下,写下两个字,购买,从生产队社员手里购买,他们每天放工之后,顺便带回来一捆子野草,野菜,他们养殖场就收购了。

至于怎么收购。

这便要来提前把规则制定好了。

是按斤称重,还是按捆子来,这个沈美云其实不太清楚,不过,这算是为生产队社员谋福利的事情。

沈美云找到了老支书,她把这个想法一说后。

老支书当场就精神了几分,“从大家手里收购猪草?”

沈美云嗯了一声,“养殖场人不多,牲口却多,吃食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我打算从咱们生产队来。”

老支书起身,在屋内踱步了片刻,“按斤吧,这样厂子不吃亏,是多少就是多少,如果按捆的话——”

人心这东西是最难保证的,就怕有人把捆子里面装别的东西,那就不

好说了。

他说按斤是防的小人。

沈美云想了想,“但是按斤的话,就要有单独的人来称重了,我需要放一个人过来。()”

这样一个月的工资,她都开到三十了,这样成本反而更高了。

老支书思索了片刻,那算了,还是按捆,双方也能省点事,不过,按捆的话,你要找个人每天收的时候在旁边盯着,免得有人生歪主意。?()_[(()”

说到这。

老支书笑了笑,“沈知青,你要是信得过的话,我就让我家老伴来做这件事,每天固定时间来收猪草,比方说中午一个小时,或者是晚上一个小时,我家老伴过来帮你盯片刻,她是本地人,还算是有些威望,万一真有宵小看着她的面子,也不敢胡乱来。”

他想的更长远,他是希望沈美云开办的养殖场,在前进大队越来越好的,他们大队和养殖场是互相辅助的状态。

不能让社员们做了黑心事,寒了人家沈知青的心,到时候人家不愿意在前进大队开厂了,那才是得不偿失。

沈美云一听,当即便答应了下来,“成,每天中午十一点半到一点半,晚上五点半到七点半,一天四个小时收购,让胡奶奶盯着,我一个月给她十块的工资。”

这个工资不算高,但是也绝对不算是低。

老支书意外了下,“成,那我就厚着脸皮,替我家老伴收下了。”

有了这十块钱,俩孙女在北京的日子也会好过点。

给她们两个人,一人每个月生活费在涨五块钱。

这样孩子在北京,也不至于饿肚子。

沈美云,“那就这样说定了,到时候开始收购的时候,您便让胡奶奶过来帮我盯着下。”

“另外收购的野菜,野藤蔓,价格的话,您觉得定多少合适?”

这些当地的物价,显然老支书比她更清楚。

老支书想了下,“三分钱一捆吧。”

夏季的时候,野菜,野草疯了一样长大,拿着镰刀去割草,一会的时候就能割一捆子了。

每天趁着下班的时候,去割个两三捆,三五捆,基本都不成问题。

沈美云一听,她一愣,“这会不会太低了?”

像是婆婆丁,蕨菜,苦菜,这些想要挖一捆子,一筐子可不容易。

没个一上午可能还装不满一筐子。也就是说有时候忙一上午,也才三分钱。

就是资本家的心都没这么黑啊。

“不低了。”老支书却道,“夏季的时候,满山都是野菜,猪吃的,鸡吃的,到处都是,那是拿镰刀割的,十来分钟给你割一捆子,至于你说的那些婆婆丁,找到位置了,用锄头挖,地里面都有不少,到时候中午放工了,给你送个十几筐子,二十几筐子都不成问题。”

“三分钱一捆不算低了,手脚快的大姐小媳妇们,一天能给你割十几二十几捆来。”

甚至连孩子们都可以来做。

“你这样算算,一天你要得多少

() 钱来买?”

一人按照十捆来算,一天就是三毛钱。

看着不起眼,但是架不住人多啊,生产队的社员们,孩子们,老太太们,他们能动的都会去做的。

有时候,还不止十捆呢。

沈美云,“那就听您的,若是后面野菜不好挖了,在根据时令季节来涨价。”

老支书听到这话,笑的满脸的褶皱子都皱在一起,意味深长的来一句,“沈知青啊,做生意可不能心软。”

做生意心软,做不到大钱。

人家做生意的,恨不得把收购的成本价压到最低,沈美云却相反,生怕社员们吃亏。

沈美云笑了笑,“我也不是做生意的人,我只是做我想做的事情。”

除了赚钱之外,她还有点理想。

只是,这理想在上位者,或者说是生意人眼里,太过天真了一些。

老支书听到这话后,他沉默了下,“沈知青,你是个好人。”

好人就该有好报。

沈美云笑了笑,“不敢当,只是做人做事,无愧于心。”

只求这一点。

老支书心里微微叹口气,难怪人家沈知青能够做到这个地步,看看她的做事准则,回去后还是要好好教育家里的孩子,将来和沈知青学。

敲定了这些细节后。

老支书便召集生产队的社员们开了个会,他再三强调,“这是人家沈知青念旧情,所以才给咱们生产队社员们,一个谋生的出路。”

“大家今后在给养殖场送野菜的时候,一定要讲一个实心,不要滥竽充数去坑害人家沈知青,人家沈知青把咱们当自己人,咱们就不能寒了人家的心,别到时候人家觉得咱们前进大队的社员不好,转头去其他大队收购了,那咱们可是自断后路。“

老支书这一番敲打,大家顿时响起来了警钟。

“老支书,您放心,说什么我们也不会去坑害自己人。”

“就是,这是赚钱的买卖,是娃娃们上学的希望,谁要是把这项门路给弄黄了,那就是我们生产队的仇人。”

得到了想要的效果,老支书这才让大家散会去。

他站在土坯垒的高台上,从他这个位置,刚好能够眺望到养殖场的房子。

老支书凝视了片刻,深刻的面容上带着沧桑和期盼,“养殖场啊,你就是全生产队的希望。”

种地是赚不到钱的,甚至,孩子都读不起书。当然,这个想法是老支书去年才有的,以前他从来不会有这种想法。

他一直认为农民的出路就是黄土地。可是自从供出来两个大学生后,他就不这样想了。

他们家是全生产队条件最好的人家,供两个大学生出来尚且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其他人家呢?

他们供得起吗?

答案是否定的。

很早之前,他就意识到了这件事,但是他不能说,因为这是动摇人民群众的根基。

他不能说,不敢说。

只能在得知沈美云要开养殖场后,拼进全力也要把对方给拉到前进大队来。

这一步,他没走错。

养殖场才建的初期,就已经为他们生产队提供了六个岗位,外加还有这么一笔外快。

除此之外,还没算当初厂房建立之前,公社给大队批了手续后,沈美云还交了一笔买地的钱。

那一块地卖了六百块,而这一笔钱则是被大队作为公费来用。

这都还没算未来的钱,未来养殖场发展起来,提供的岗位会越来越多,而收购的钱也是一样的。

这个都是潜力无限的。

老支书在后来的日子,无数次的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那一个选择,让他们前进大队成为整个胜利公社,整个漠河市。

甚至整个黑省,远近闻名的富裕户。

更是响当当的万元户。

只是这是后话。

*

养殖场的一切步入正轨后,这都进入五月份了,正是野草茂盛,草长莺飞的季节。